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文化

6000份樣本告訴你: 患上抑郁癥,問題或出在腸道

發布時間:2022-03-17 15:04:00來源: 科技日報

  6000份樣本告訴你: 患上抑郁癥,問題或出在腸道

  腸道和大腦,這兩個器官看起來風馬牛不相及。雖然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腸道和中樞神經系統是協同工作的,但由于其背后機制無法說清,因此“腸腦軸”被提出很長時間以來,都被視為“玄學”一般的概念。

  不過近日,來自芬蘭的一份樣本量達6000多人的研究表明:腸道中的某些微生物特征或許與抑郁癥相關,其背后的傳導機制則與基因有關。

  這個研究,似乎又為“腸腦軸”概念增添了新的證據。

  腸道菌群影響健康

  你能想到反復感冒、口臭腹脹、腹瀉便秘、焦慮抑郁甚至出現痤瘡濕疹這些健康問題,可能都與腸道菌群密切相關嗎?

  人類和其他哺乳動物一樣,身體被包括細菌、病毒和真菌在內的數萬億微生物占據,這些微生物大部分棲息在人類的腸道中。

  “人體腸道內的微生物超過99%都是細菌,細菌大約有10萬億個。這些細菌大致可以被分為有益菌、有害菌和中性菌三類。”天津市精神衛生中心心境障礙科主任醫師王立娜介紹。

  “腸道菌群神通廣大,與人類健康息息相關。腸道菌群能調節免疫系統,一旦紊亂,會導致各類代謝疾病,甚至關乎大腦健康和改變宿主基因表達。”王立娜介紹,其中“腸腦軸”的說法近年來已被越來越多的研究所證實。

  “腸腦軸”并非是“一根直腸通大腦”,它們之間的聯系是通過中樞神經系統和胃腸道之間的生化信號交流進行的,是雙向信號溝通網絡。

  腸道菌群與中樞神經系統、神經內分泌系統和神經免疫系統、交感神經系統和副交感神經系統以及腸道神經系統一起,通過激素和神經回路實現信息交流,調節并控制著許多生理和行為現象。

  “腸腦軸”的大網絡還與很多其他疾病的發生有關,例如:腸道微生物可通過對甲狀腺激素和免疫功能的影響,導致多種甲狀腺疾病的發生;同時腸道菌群也是介導肥胖、糖尿病、甚至抑郁癥和帕金森病的重要致病機制;在動物研究中發現,無菌小鼠容易表現出自閉癥樣的社交行為缺陷。

  什么在“主宰”腸道菌群

  有數據表明,體魄強健的人腸道內有益菌的比例達到70%,普通人則是25%,便秘人群僅有15%左右。

  那么是什么“主宰”了腸道菌群的構成?

  “不同的菌群對不同的食物有不一樣的偏好,因此人類短期和長期的飲食變化都影響腸道微生物平衡生態,即日常膳食決定了人類腸道菌群組的組成。”王立娜說。

  例如普氏桿菌喜歡碳水化合物和單糖,擬桿菌屬喜歡某些脂肪,而雙歧桿菌喜歡膳食纖維。因此飲食的改變會導致菌群物種數量的相應變化。“因為菌群之間互相存在競爭,而競爭決定哪一個微生物在其中生存。”王立娜介紹,如果我們每天習慣吃碳水化合物而不怎么吃蔬菜,那么我們體內喜歡這類碳水化合物的菌群就會越來越多,而喜歡膳食纖維的菌群則有可能被餓死。

  以色列魏茨曼研究所科學家在2018年的英國《自然》雜志上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人體腸道菌群的構成主要由飲食和生活方式決定,遺傳因素的影響很小。也就是說,即使沒有血緣關系,住在同一個屋檐下的人腸道菌群構成也會高度相似。

  不過,除了膳食這個主要的外在因素,基因是對腸道菌群影響最大的內在因素,一直以來,關于個體腸道菌群之間的差異是受宿主基因型決定還是受膳食決定一直存在爭議。

  此次芬蘭科研人員的研究結論為“遺傳基因”決定說又增加了新的證據。

  研究團隊調取了芬蘭的大型健康和生活方式研究數據庫里的相關信息。數據庫記錄了6000名參與者的基因構成和腸道微生物狀況,并收集了有關他們的飲食、生活方式、處方藥使用信息等。

  研究人員對數據進行了梳理,尋找一個人的飲食和遺傳如何影響腸道微生物組的線索。研究團隊發現,人類基因組的兩個點位似乎強烈影響腸道中存在哪些微生物:一種含有消化乳糖的基因,另一種則有助于確定血型。而在此前,2月初發表在《自然·遺傳學》上的一項研究通過分析荷蘭7700人的基因組和腸道微生物之間的關系,也顯示了相同的基因位點。

  王立娜表示,不管飲食和基因哪個對腸道菌群的影響力更強大,目前仍然需要更深入地了解宿主—微生物組之間復雜的相互作用。

  “腸腦軸”連接腸道與大腦

  在此項研究中,研究團隊還發現,兩種導致住院患者感染的常見細菌——摩根氏菌和Kiebdiella菌在腸道中的大量存在似乎能引起抑郁。研究團隊對181名后來患上抑郁癥的人進行了一項微生物調查,發現他們腸道中的摩根氏菌顯著增加。

  此項研究在某種細菌水平的升高與抑郁癥之間建立了聯系,似乎“進一步證明”腸道微生物引起的炎癥會影響人的情緒。

  對此王立娜介紹,近年來,微生物—腸—腦軸(MGB)概念的提出,突破了腦疾病“腦內分子”異常學說的限制,根據腸道微生物可檢測、易修飾特性,開發早診斷、早治療等手段,使腦病腸治成為可能。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鄭鵬教授聚焦微生物—腸—腦軸,探索了抑郁癥的潛在機制。相關研究顯示,缺乏腸道微生物的無菌小鼠表現運動增加,焦慮行為減少,5-羥色胺(5-HT)等神經遞質升高,影響突觸可塑性相關基因,社會交互受損,且具有性別特異性。

  來自愛爾蘭科克大學APC微生物組的研究人員針對抑郁癥病因、發生發展和治療的研究發現,腸道菌群不僅控制我們的食物偏好,它還可以控制我們的心情。“該項研究發現,腸道菌群主要通過改變我們的味覺受體、產生改變情緒的毒素和劫持我們的迷走神經控制我們的飲食行為;通過分泌神經遞質血清素和多巴胺讓我們開心,通過影響免疫系統促使機體分泌炎癥因子使我們情緒低落。”王立娜介紹。

  腸道菌群與精神病相關的例子不少見。不久前,《精神病學前沿》報道,兩個抑郁癥患者的病情通過糞菌移植得到緩解。國內一個多中心合作研究,基于311位患者和健康對照,發現了與抑郁癥相關聯的腸道細菌物種、代謝通路和代謝物。

  了解腸道菌群與精神類疾病的關系,是否可以反過來通過調節腸道菌群治療精神類疾病?

  “的確有科研人員進行過類似的研究。”王立娜介紹,2019年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陳京紅博士團隊就帶來了一項有意思的研究,發現通過飲食控制等干預調節腸道菌群,可能有助于緩解焦慮。

  王立娜最后表示,目前腸道菌群與“腸腦軸”的研究還處在萌芽階段,抑郁癥有多種表現型,細菌也可以通過許多種方式與精神障礙產生關聯。此項研究雖然取得了一些突破,但是尚不清楚是否能通過減少或者殺滅腸道中摩根氏菌來緩解抑郁癥。這將是個更大的挑戰。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亚洲成AV人在线播放无码| 午夜视频在线观看www中文| 中文在线最新版天堂8| 日韩精品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在线观看中文字幕| 人妻少妇看A偷人无码精品| 久久无码国产专区精品| 日本成人中文字幕| 免费 无码 国产在线观看观| 亚洲精品无码永久在线观看你懂的|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观看 | 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 日韩av无码中文字幕| 少妇无码太爽了不卡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春色中文字幕久久久| 国产精品无码DVD在线观看| 色综合久久久久无码专区| 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久久中文娱乐网| 佐藤遥希在线播放一二区| 国模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专区影院| 最近2019中文字幕大全第二页| 亚洲一区二区中文| 漂亮人妻被中出中文字幕久久| 无码精品蜜桃一区二区三区WW| AV无码人妻中文字幕| 国产三级无码内射在线看|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16| 一本色道无码道DVD在线观看| 手机在线观看?v无码片| 99久久人妻无码精品系列|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免费视频| 无码少妇一区二区三区浪潮AV| 亚洲Aⅴ无码专区在线观看q|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4SE|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午友在线| 无码午夜成人1000部免费视频 | 亚洲无码精品浪潮| 中文字幕无码高清晰| 久久中文字幕人妻丝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