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文化

“雙減”背景下,中小學教師如何以研促教

發布時間:2022-03-22 14:08: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光明日報記者 周世祥

  “這項研究,就是要引導教師形成數學概念教學范式,實現數學概念從‘學術形態’向‘教育形態’的轉化,讓‘冰冷的美麗’激發出‘火熱的思考’,從而讓學生跳出‘刷題’怪圈。”

  在2021年底教育部公布的第六屆全國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獲獎名單里,廈門一中教師王淼生的著作《概念:數學教學永恒主題》獲得了二等獎。而在他口中“很意外,沒想到”的榮譽,“薄發”背后是常人想不到的“厚積”——在19年任教高三畢業班期間,他發表過300余篇論文,出版3部專著、6部合著,主持或作為核心成員實施了包括3項全國課題在內的16項研究。

  “做研究”不再是大學教授、教育研究者的專利,近年來,尤其是“雙減”后,越來越多中小學教師加入其中,一項項課題、一個個項目、一絲絲靈感,他們在教學科研的舞臺上發揮才干、展現水平,為課內提質增效總結規律、提煉方法、貢獻智慧。

  1.反思教學,激發學生學習探究的興趣

  從“知”到“信”再到行動,究竟哪一個環節才是讓思政課“真有效”的破題關鍵?“雙減”以來,這個問題一直縈繞在華東師范大學第一附屬中學思政課教師陳明青的腦中。每周的思考,她會帶到團隊中交流分享——這是一個由16名來自小學、初中、高中不同學段教師共同組成的、為期三年的學習共同體,共同發現問題、申報課題,一起“攻關”。

  “課題都是來源于實踐,”陳明青表示,加入上海市“雙名工程”的“攻關計劃”團隊后,自己和團隊成員一同研究“高階思維視角下思想政治學科的課堂教學策略”。為什么會想到研究“高階思維”?“思政課上學生學習了很多理論,但我們也發現,學生‘會背’和‘真信’之間存在一段距離。如果只是‘會背’,上課互動和提問的質量不高,就很難引發學生內心真正的觸動。如何彌合這段距離?我們試圖引入高階思維,讓學生學會在比較中分析,在價值沖突中鑒別,在實踐中有所創新創造。”

  辦過講座、開過課、切磋過、也爭吵過……陳明青這樣描述“學習共同體”里的思維碰撞。一次大家在討論中小學思政課講愛國主義該怎么講時,團隊里的初、高中老師共同使用了一個案例——“愛國三問”,那它究竟更適合哪個學段?從反饋來看,初中課堂的效果比高中好。“這件事給我們的啟發是,不能主觀臆斷教高中就一定要‘難于’初中,而是要結合學生的學情,了解學生的認知起點。‘高階’并不一定是年級高、知識點難,而是比學生的認知起點要高,這才是有效的課堂。”

  通過做課題、做項目,對教學有了新的認識和感知,也是云南省會澤縣茚旺高級中學教師趙慶準的感受。以特崗教師身份來到這座滇東北小縣城從教的他,在學校推薦下,加入了一個云南“萬人計劃”教師發起的工作坊,“坊里的前輩們都是教學牛人”。

  在研討中,讓趙慶準印象非常深刻的一個詞是“課程創生”。“以前這個概念聽都沒聽說過,通過搜索資料、找論文閱讀、請教前輩,反思自己的教學實際,我認識到教師不僅僅是課本知識的傳授者,也可以做課堂的創造者與開發者。”

  趙慶準說,“例如前兩天講到圓的方程,我就給學生布置了一個任務,讓他們回去測量一下附近小橋和水面寬度,并引導他們思考:水位如果下降一米或者上升一米,水面寬度會如何變化?如何建立坐標系解決問題?”他表示,通過引入一些有趣的問題情境、鮮活的例證、實踐活動,不僅課堂氣氛活躍了,也激發了學生學習、探究的興趣。

  2.搭建平臺,教師個體經驗走向“大家共享”

  遴選60所“研學課堂”實驗學校,啟動120項“研學課堂”、60項英語閱讀教學研究專項課題申報……“面對‘雙減’的新要求,作業和課堂教學要實現‘雙提質’。”江蘇省鎮江市教育科學研究中心主任譚慶仁介紹,去年10月全市啟動的研學課堂課題申報,正是通過構建基于教學體系重構的課堂教學新樣態——“研學課堂”,對教育目標、教學內容、教學策略、教學評介和學業評估進行必要的整合,以達到改變課堂質態、促成學科育人和提升教師專業素養的教學改革總目標。

  “有時發現問題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探究過程。老師教課很多年,如果逐漸‘沒有問題’了,他的專業水準實際上是下降的。如果越教越覺得有差距,覺得不少維度還沒處理好,自然而然會在教學過程中產生科研課題。”陳明青說。

  “近些年我們旗老師們的科研意識比原來強了很多,氛圍也濃了, 他們會自主申報一些自己的小課題,還會參與興安盟、自治區級課題,甚至國際級課題或專項。”內蒙古科右前旗教師發展中心主任楊金輝介紹, 中心不但參與教師立項課題、按程序舉辦開題報告會, 也參與中期的跟進檢查、督促指導,并引導教師把課題做實、做好、 做出成果,還會在結題后幫助教師提煉梳理,形成可供推廣、借鑒的范例。

  楊金輝坦言,“雙減”后,如何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精心設計作業和考試,為教師科研提供了新的思考課題。“我們發展中心的英語教研員 帶著來自全旗多所學校的七八名優秀教師申報了‘初中英語作業設計與實施’自治區級課題,立項后在 積極開展具體研究,目前已經設計出一些樣例作業模板。一位小學數學教師多年摸索總結的‘3-2-1’教學法,通過實驗對比其他同型班教學,教學質量確實有明顯提升,目前已經推廣到全旗6所學校。”

  3.強化保障,讓回歸教學本質的研究多起來

  “中小學教師發表的論文中,探討最多的是各學科教學方法策略問題,其次是德育工作。”吉林省通化市教育科學研究所副所長高語晗對近年參與市級教育科學優秀成果評獎的88篇論文作了統計,發現其中有52篇探討的是各學科教學中常見的實踐性問題。“與課程改革初期更熱衷關注新理念、新方法不同,這可看作是教師參與教學研究的科學理性的一種回歸。”

  “‘教育教學能力’的核心要素是教師實際具有的指導、分析和解決具體教學實踐中各種矛盾問題的能力,而好的教學論文能體現教師分析和解決教育教學實踐問題的能力,也是能科學完整、具體精細地反映其理論素養和實踐智慧的方式。”高語晗認為,近年來各級中小學教師培訓普遍缺乏指導教師規范發表學術成果的內容,“各級教育科研部門應幫助指導基層學校強化規范化管理意識,倡導廣大教師在正規的教育類刊物上發表學術成果,并建立科學的科研成果管理流程,開展規范、有針對性的培訓,讓教師的教育教學保持不斷探索、追求科學真理的‘本真’狀態。”

  “希望能給予有志于科研的中西部基層教師更多經費、專家資源支持,并讓做出成果的老師更有榮譽感、獲得感。”楊金輝說,做教研本身對教師來說是個“長跑”的過程,不能期待短期出結果,需要不斷尋求方法,需要通過討論、交流獲取靈感,需要堅持不懈的勁頭,還需要有理論功底、較高的站位格局、梳理歸納總結的能力。

  《光明日報》( 2022年03月22日 13版)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四虎影视无码永久免费| 久久精品中文无码资源站|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hb无码|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观看 | 日韩丰满少妇无码内射| 中文字幕在线免费| 亚洲精品人成无码中文毛片| 免费无码成人AV在线播放不卡| 最好看的电影2019中文字幕| 人妻中文字幕乱人伦在线| 无码人妻少妇久久中文字幕| 免费人妻无码不卡中文字幕系 |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古装片 | 日韩av无码中文无码电影| 无码中文av有码中文a| 久99久无码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无码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波多野结衣中文字幕久久|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文第一| 国产免费久久久久久无码|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成人| 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播放|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果冻传媒 | 无码AV中文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午夜福利精品无码| 无码精品第一页| 午夜成人无码福利免费视频| 少妇中文无码高清|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蜜桃百度| 精品人妻无码专区中文字幕| 播放亚洲男人永久无码天堂 |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人妻免费视频| 国产午夜精品无码| 国产在线无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无码绿巨人| 国产久热精品无码激情| 久久亚洲AV无码西西人体| 国产亚洲中文日本不卡二区| 久久受www免费人成_看片中文|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有坂深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