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遺址下一步發掘工作仍將以祭祀區遺跡為重點
中新網成都3月29日電 (記者 岳依桐)三星堆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范區創建工作新聞發布會29日在四川廣漢舉行。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唐飛在會上透露,下一步三星堆遺址的發掘工作仍將以祭祀區遺跡為重點,除了繼續開展祭祀區新發現的建筑遺跡的發掘之外,還將以進一步了解三星堆城址聚落結構為目標,開展月亮灣區域的考古發掘。
會上,唐飛對三星堆新發現6個祭祀坑的發掘工作進展進行通報。
他介紹,目前三星堆的發掘工作主要在3.6平方公里的祭祀區內開展。就新發現6個祭祀坑的發掘工作而言,目前3號、4號祭祀坑已結束野外發掘工作;5號、6號祭祀坑已從野外整體切割回實驗室,正在開展實驗室考古;7號、8號祭祀坑的現場發掘工作正在緊鑼密鼓地開展中,7號坑內的象牙已經提取完畢,正在提取其他文物。8號坑將于本周內完成象牙提取工作,下周開始青銅器和玉器的提取工作。
談及已被整體搬回實驗室的5號祭祀坑,唐飛告訴記者,5號坑內器物層堆積比較特別,器物非常細碎,組合關系非常復雜,想要將所有的金箔片等破碎的器物還原為當時的形態,是數據量巨大、極具挑戰性的一項工作,需要借助科學技術的力量。“接下來,我們將利用環境可控、時間可控、進程可控等各種有利因素對5號坑進行實驗室考古。”
唐飛說,在精細化發掘過程中,將通過三維掃描、高清影像采集、顯微觀察、掃描電鏡、紅外光譜、拉曼光譜、CT掃描等方法,對每一層遺跡、每件出土文物及相關微痕信息的位置及組合關系、發掘清理過程及器物的外觀形貌、顯微結構和材質成分進行全面記錄與分析,系統探索和研究5號坑的形成原因、器物之間的結構關系、各類器物的工藝與用途,為豐富古蜀文明價值內涵及出土文物的活化利用提供更加詳實的信息數據和實物資料。(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