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bet.cn
home

俄烏沖突背后是嗜血的金融達爾文主義

發布時間: 2022-04-01 15:43:00 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特別關注·俄烏局勢學者談】

  作者:章玉貴(上海外國語大學國際金融貿易學院院長)

  美國是當今世界唯一既有能力單方面發動戰爭,又能夠制造地區沖突乃至戰爭的超級大國。在俄烏沖突中,由美國金融資本、產業資本與軍工復合體等演化而來的嗜血機器,其顯性目標是切割俄羅斯和歐洲之間的經濟臍帶,癱瘓俄羅斯的對外經濟聯系通道,打斷俄羅斯的國際金融命脈,以低成本攫取泛歐市場的超額利潤,并引導全球資本回流美國;深層次的戰略目標則是借此加深各國對美國主導下的經濟金融秩序的依賴,助力美國延長美元霸權周期。美國在烏克蘭危機中的一系列行為表現,呈現給世人的是一幅瘋狂斂財的超級吸血鬼畫像、赤裸裸的金融達爾文主義劫掠。

  不過,當資本需要戰爭來續命時,可能也意味著洗牌時代的到來并不遙遠。

  打開戰爭窗口的吹鼓手

  如果把時間往前推移到1999年3月24日,克林頓政府啟動了對南聯盟長達78天的狂轟濫炸,便可讓世人看到這個占據絕對軍事優勢的超級大國不便明說的戰略企圖——通過向歐洲火藥桶投下重磅炸彈,打壓即將于2000年1月1日正式啟用的歐元。歐元在此后一段時期內跌宕起伏,表明美國至少部分實現了既定戰略目標。

  23年后的今天,歐洲再度爆發激烈沖突,只是沖突雙方變為原本同出一脈的俄羅斯和烏克蘭。盡管兩國沖突背后不乏復雜和特殊的歷史經緯,但戰略意義上的沖突雙方則是俄羅斯和烏克蘭背后的北約;而北約如果失去美國的戰略支撐,將很難對俄羅斯形成真正意義上的威脅。因此,這場發生在地緣政治板塊交界地帶的沖突及其演變,可以分為兩個層面:一是俄烏矛盾激化直至在有形戰場上兵戎相見,二是俄羅斯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在體系上的攤牌。

  事實上,在俄烏沖突爆發前,美國甚至比當事國任何一方都更為關注烏克蘭局勢。特別是戰爭嗅覺極為靈敏、慣于趁亂漁利且雙手沾滿平民鮮血的美國軍工復合體及其代言人,通過其操控的宣傳機器,極力渲染俄羅斯威脅,反復升高恐慌級別,直至鎖定戰爭預期,進而設定沖突爆發的時間窗口,生怕俄烏出現任何握手言和的跡象,活脫脫一副超級吹鼓手形象。

  俄烏最終爆發沖突,亦即美國軍工復合體導演戰爭大戲、大發橫財的開始。3月16日,美國總統拜登簽署總值高達15120億美元的2022財年聯邦預算案,并宣布向烏克蘭提供包括防空系統、反坦克系統和無人機在內的總價8億美元的軍事和人道主義援助支持的詳細清單。在這份長達2700頁的預算案中,美國國防開支高達7820億美元,增幅為5.6%;相比之下,用于解決美國國內問題的預算占比不到一半,只有7300億美元。耐人尋味的是,在與軍工復合體有著千絲萬縷關系的共和黨人的強烈反對之下,最終提交表決的預算案進行了調整,剔除了156億美元的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預算,列支了136億美元的對烏克蘭和其他東歐國家援助,而其中近70億美元用于美國向歐洲增派軍隊和提供武器。

  至于俄烏沖突造成的難民問題不斷發酵,則又成為俄烏沖突吹鼓手們販賣同情心和另類恐懼的極好素材。

   瘋狂斂財的超級吸血鬼畫像

  美國對烏克蘭局勢表現出超乎尋常的關心,動因是多方面的。正如芝加哥大學政治學教授約翰·米爾斯海默日前在英國《經濟學人》網站發文指出的,是美國在不斷挑起沖突,制造俄烏緊張局面,希望俄羅斯遭受恥辱性的失敗。該文還公開呼吁西方應主動承擔對烏克蘭危機的責任。

  戰爭是政治的延續,政治是經濟的集中表現,經濟的背后則是不同利益主體之間的博弈。

  眾所周知,美國盡管依然是當今世界第一經濟大國,但早已不復昔日之盛。1945年,美國的經濟規模相當于資本主義世界的60%、全球經濟總量的45%,擁有的黃金儲備占世界的59%、整個資本主義世界的75%。77年后的今天,美國盡管依然是全球第一大黃金儲備國,但能夠拿得出手的“干貨”越來越少,已是債務纏身的超級經濟體。美國財政部今年2月1日發布的數據顯示,美國國債總額首次突破30萬億美元大關,創歷史新高。而一個半月后的3月15日,美國國債規模達30.3萬億美元,意味著一個半月里就新增了3000億美元國債。

  另一方面,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公布的數據,今年2月份美國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7.9%,通脹率創下1982年以來新高,直接導致美聯儲于3月16日啟動加息周期。至于拜登政府雄心勃勃的1.9萬億美元經濟救助計劃,以及高達2.59萬億美元的“重建美好世界”提案,本質而言都是赤字計劃,將造成顯著的即期和中長期通脹預期和債務負擔。

  概言之,今天的美國政府比任何時候都缺錢和需要錢。在此背景下,開源節流似乎十分必要。世人注意到,拜登政府之所以頂著巨大壓力從阿富汗完全撤軍,正式結束了美國在阿富汗長達20年的軍事存在,除了戰略重心轉移之外,經濟上的一個重要考量是從此甩掉了阿富汗戰爭以來平均每年500億美元的開支包袱。而熟悉美國事務的人都知道,戰爭對美國而言是一筆大生意,這是朝野心照不宣的事。事實上,當美國從正面戰場撤退之后,隨即于去年11月10日與烏克蘭簽署了升級版的《美國-烏克蘭戰略合作伙伴憲章》,全面深化兩國在政治、安全、防務、發展、經濟、能源、教育、文化等領域的合作,將烏克蘭深度綁定在美國的地緣政治戰略棋局中。依據米爾斯海默的分析,美烏的上述動作是引爆烏克蘭危機的導火索之一。

  從俄烏沖突爆發以來美國呈現在世人面前的立體影像來看,既有美國依托機制化霸權體系對俄羅斯經濟金融利益的絞殺,更有金融資本、產業資本與軍工復合體等組成的嗜血機器的瘋狂斂財。所謂機制化霸權,是美國通過左右一系列國際組織、機制和聯盟建立起來的秩序范式。美國憑借對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國際組織的主宰,把持著制定國際金融規則的權力與話語、敲定金融市場價格水平的霸權、有關各種金融工具與頭銜的創意決定。華爾街、環球銀行間金融通信協會(SWIFT)、國際評級機構、獨霸全球的金融專才資格注冊機構等,都是美國主宰世界金融秩序的符號。

  俄烏沖突爆發,最為興奮的當屬美國軍工復合體和金融大鱷。事實上,德國在烏克蘭危機爆發之后,決定購買美國戰機,并宣布將額外撥款1000億歐元特殊預算加速推進國防現代化。預計這筆龐大開支的相當一部分將流入洛克希德·馬丁公司、雷神公司、通用動力公司、波音公司和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等美國軍火巨頭的腰包。

  低成本劫掠的三大殺招

  俄烏沖突爆發后,美國立即啟動了機制化霸權機器來絞殺俄羅斯的經濟金融利益,手段狠毒,招招見血,可謂上不封頂、下無底線。除了直接明目張膽搶劫,扣押俄羅斯機構和個人資產之外,最為致命的是以下三招。

  一是聯手主要盟友對俄羅斯輪番進行經濟金融制裁,癱瘓俄羅斯的對外經濟聯系通道,打斷俄羅斯的國際金融命脈,為低成本合法搶劫俄羅斯資產掃清障礙。

  俄烏沖突爆發之后,美國主導下的西方世界首先祭出的是金融制裁大棒。美國聯合G7成員國將部分俄羅斯銀行排除在SWIFT之外,并凍結俄羅斯央行資產,禁止與其交易;限制俄羅斯使用美元、歐元、英鎊、加元、日元進行商業交易的能力等。俄羅斯被迫關閉國內股票市場,其在海外的資產尤其是上市企業成為全球金融大鱷洗劫的對象。例如,在倫敦上市的俄羅斯聯邦儲蓄銀行3月2日當天被強行平倉,暴跌95%,股價從最高點的21.63美元/股跌到0.045美元/股,單日損失市值1100億美元,只剩2.43億美元。與此同時,來自華爾街的一些神秘金融機構則不受制裁令限制,以凈資產0.02折的極低價格買下了該銀行近40%的股權,所用成本不到1億美元。這意味著一旦制裁令解除,華爾街金融大鱷就可能獲利上千億美元,可謂一本萬利。

  二是設法割斷俄羅斯和歐洲之間的經濟臍帶,由此再度綁定歐洲對美國的經濟依賴。

  制裁令生效以來,俄羅斯公司的全球存托憑證在停牌前暴跌95%以上,全球投資俄羅斯境外上市企業的機構損失巨大,其中多數是歐洲金融機構。而有資格抄底的主要是美英金融資本,特別是華爾街金融大鱷。相關數據顯示,在俄羅斯開展業務的歐洲公司市值近一個月來縮水超過1000億美元。此外,德國政府暫停“北溪-2”天然氣管道項目的審批程序,美英禁止進口俄羅斯石油,恐慌心理加上未來供給預期不穩定,導致國際市場油氣價格飆升,歐洲民眾苦不堪言。進退兩難的德法等國既要尋求結束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又要采取行動緩解高能源價格的沖擊。而美國則趁機推出“旨在加強歐洲能源安全,減少歐洲對俄羅斯石油和天然氣依賴”的聯合行動,表面看來是要為歐洲分憂解愁,實際上是借機以高價向歐洲出口美國液化天然氣。據路透社披露,美國出口商向歐洲輸送的液化天然氣已連續3個月保持創紀錄高位運行,價格升至一年前的10倍以上。以切尼爾能源為代表的美國主要能源企業近期與歐洲多國簽署了大量液化天然氣長期銷售協議,賺得盆滿缽滿。

  三是持續制造國際金融市場緊張,通過加息等手段引導國際資本從歐洲回流美國。

  俄烏沖突爆發后,美國啟動大當量金融制裁,特別是聯手G7成員國凍結俄羅斯央行的3000億美元外匯儲備,導致俄羅斯央行手腳被嚴重束縛,盧布對美元匯率瞬間腰斬,通脹率急劇上升,俄羅斯央行被迫將利率提升到20%。同時,以標準普爾為代表的三大評級機構,繼連續大幅下調俄羅斯公司的信用評級之后,近日與歐盟針對俄羅斯的第四輪制裁措施遙相呼應,干脆取消了對俄羅斯主權債和所有公司的信用評級。此舉等于直接堵死了俄羅斯政府和企業在國際金融市場上的融資通道。偏偏在這個時候,美國以應對通脹為由啟動了加息周期,甚至放風要硬加息并對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進行大幅縮減。

  顯然,在全球市場處于高度不確定狀態的當下,美聯儲此番加息預示著美國對本國經濟體系獲得的內生性增長動力的自信,更是向世界其他強勢經濟體發出一種強烈信號:美國依然主宰著全球經濟與貨幣政策的走向,全球資本將加速流向美國市場,在助推美國金融市場穩定的同時,也將進一步延長美元霸權周期。

(責編: 常邦麗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email
在线高清无码A.| 国产精品va无码一区二区| 免费A级毛片无码无遮挡| 成人无码小视频在线观看|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2| A狠狠久久蜜臀婷色中文网| 亚洲精品97久久中文字幕无码| 国产啪亚洲国产精品无码| 亚洲AV无码久久| av一区二区人妻无码| 亚洲一日韩欧美中文字幕欧美日韩在线精品一区二 |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首JN |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app| 亚洲熟妇无码八AV在线播放| 久草中文在线观看|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8 | 亚洲不卡中文字幕无码| 中文有码vs无码人妻| 最近免费中文字幕大全免费版视频 |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国产|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不卡 | 亚洲国产91精品无码专区| 国产午夜无码精品免费看 | 国产午夜无码精品免费看动漫|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日韩|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手机麻豆|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中文精品| 国产中文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中文騷妇女内射|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无码一区|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去台湾|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区二区 | 亚洲AV永久纯肉无码精品动漫|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精品无码人成视频手机| 国产精品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无码久久一区二区三| 九九久久精品无码专区| 99精品人妻无码专区在线视频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