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文化

真情潤紅土 攜手促振興——中央單位對口支援贛南等原中央蘇區紀實

發布時間:2022-06-28 11:00: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光明日報記者 胡曉軍

  編者按

  今年是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戰略實施十周年。十年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關心關懷下,贛南等原中央蘇區經濟社會發展成就喜人—綜合實力顯著增強、產業發展量質齊升、城鄉面貌日新月異、人民生活更加幸福……

  十年里,對口支援贛南等原中央蘇區的中央國家機關及有關單位抓住當地最突出困難、最薄弱環節,從政策、資金、人才、項目等方面,給予全方位支持。本版特推出紀實報道,回顧這段波瀾壯闊的歷程,共同傾聽攜手奮進的足音。

  仲夏時節,車行贛南,滿目蒼翠,山歡水笑。

  “哎呀嘞,鄉村振興見成效,感謝中央單位來支援,家家門前水泥路,清水灌溉萬畝田……”一首興國山歌,唱出了贛南等原中央蘇區十年來所發生的巨變,更唱出了贛南老表對中央單位全力幫扶的深深感念。

  1 “新老表”們來老區

  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是當年中央革命根據地的主體,為中國革命作出了重大貢獻。新中國成立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贛南蘇區煥發活力,但受資源稟賦、交通條件、產業結構等因素制約,經濟發展遠落后于全國平均水平。2012年6月28日,《國務院關于支持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的若干意見》正式出臺,贛南這片紅土圣地開啟了振興發展的征程。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兩次來到江西考察調研,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為江西發展把脈定向、擘畫藍圖,親自謀劃推動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戰略。總書記的親切關懷,為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

  從2012年至今,國務院《關于新時代支持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的意見》、國務院辦公廳《新時代中央國家機關及有關單位對口支援贛南等原中央蘇區工作方案》、國家發改委等《贛州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建設方案》以及支持革命老區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基礎設施建設、紅色旅游發展、生態環境保護修復等4個重點領域實施方案陸續出臺,對口支援政策體系日漸完善。

  十年來,由中組部、國家發改委牽頭,連續五批中央和國家機關及有關單位對口支援干部來到江西,在贛州、吉安、撫州三地開展對口支援工作。作為贛南“新老表”,他們的腳印遍布城鄉村鎮、山水溝坎,與當地百姓結深情、在工作中煉“真金”,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貢獻才智和力量。僅最近兩年,他們就為老區爭取了重要政策87項、重要平臺58個、重大援助項目299個、招商引資項目139個。

  2 鋪展振興新圖景

  來到贛州市安遠縣,只見一條條高標準建設的公路如錦帶般盤桓于群山之間,與山林田野、村莊農舍相映成趣。很難想象,十年前的安遠,還沒有一寸高速公路、一條國道,縣鄉村公路普遍破損殘缺。是交通運輸部的對口支援,讓安遠道路舊貌換新顏。

  長期以來,贛南蘇區基礎設施建設“欠賬”較多。中央單位對口支援干部們積極搭橋梁、系紐帶,為被支援各地爭取了一批資金與項目。在水利部對口支援干部謀劃推動下,贛州市6個重大水利項目納入國家“十四五”水安全規劃,計劃總投資638億元,打破了30多年來贛州沒有國家重大水利項目布局的局面;國家能源局對口支援干部謀劃推動“閩贛異步聯網工程”項目,建成后將有效緩解江西電力短缺問題;中國民航局直接支持6億元民航發展基金,大力推動贛州市在“十四五”期間建成投用第2個機場——瑞金機場,財政部及時下達了首期4.5億元資金……

  對口支援干部們還主動牽線搭橋,全力為贛南蘇區招商引資。國資委對口支援干部積極協調對接,助力江西省唯一的中央企業總部中國稀土集團注冊落戶贛州。國家稅務總局對口支援干部拓寬招商引資渠道,成功引進工業項目21個,簽約金額160多億元;證監會對口支援干部助推7家企業在境內外首發上市……

  一系列利好政策不斷出臺,一個個重大項目持續實施,讓老區活力涌動,煥發青春。

  3 一枝一葉總關情

  “做夢都想不到,能住進這么好的磚瓦房!”站在贛州市寧都縣小布鎮大土樓新村的新居前,村民吳傳壽激動地說,“多虧了農村危舊土坯房改造好政策。”

  開展對口支援以來,中央單位堅持民生為先,推動一批批有深度、有溫度的幫扶舉措密集出臺——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對口支援干部協調國家管網集團,讓200多萬名老區人民用上了管輸天然氣;中組部、國家衛健委推動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廣東省人民醫院與贛州市人民醫院、贛州市立醫院合作創建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并將贛州市所有縣(市、區)綜合醫院全部納入國內一流三甲醫院對口幫扶范圍;國家體育總局幫助崇義縣新建、改造公共體育場館、全民健身活動中心、各類球類場地等179個體育設施,形成縣鄉村三級體育健身設施網絡……

  一招招有力措施,使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國家鄉村振興局、農業農村部、中國農業發展銀行聯合出臺《深化定點幫扶合作總體工作方案》,建立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長效機制;國家電投集團協調江西公司捐資成立吉安市快捷解困救助基金;自然資源部精準實施完成贛州市贛縣區660口探采結合井打水施工;在國家糧儲局謀劃推動下,4萬余畝富硒農業產業示范基地為于都縣帶來發展新契機;交通運輸部探索推行城鄉綠色智慧物流新模式,每年有2500余萬公斤農產品走出深山銷往全國;水利部對口支援寧都縣,讓40萬名農村群眾吃上了“放心水”。

  4 積蓄發展新動能

  國家級高新區、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國家生態工業示范園區、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戰略實施以來,一批國字號科技平臺在這里落戶。

  中央單位對口支援干部們著力搭建科研平臺、加強項目合作、培育本地人才,從未來與長遠著眼,推動蘇區振興發展。

  2020年10月,中科院贛江創新研究院在贛州揭牌,從此,江西也有了大院大所直屬機構。中科院、科技部先后派出包括9個院士團隊在內的20余個科研團隊入駐贛江創新研究院,落實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科研經費3.5億元。

  由36位院士專家組成的“贛南蘇區高質量發展院士專家戰略咨詢委員會”,在中國工程院協調下成立,引導支持院士專家為贛州開展項目咨詢,落地科研合作轉化項目;教育部大力支持贛州市設立第一所市屬全日制本科院校——贛南科技學院;人社部為寧都高級技工學校建設提供針對性指導;中國社科院授權吉安市泰和縣使用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文獻中心數據庫;中組部對口支援干部協調贛州市37名處、科級干部到廣州、深圳跟崗學習一年,工作能力顯著提高。

  5 文明新風遍城鄉

  贛州市尋烏縣留車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里,便民服務大廳、黨員之家架起了黨群連心橋,農家書屋、鄉村影院滋養著農民的精氣神。

  十年來,在中央單位對口支援幫助下,贛南等原中央蘇區將紅色文化與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建設深度融合,紅色成為文明實踐最大品牌和最亮底色。

  迎著振興發展的東風,贛南等原中央蘇區一大批革命遺址、偉人舊居、紅軍標語等得到有效保護、修繕開放和科學管理。贛州市236個革命遺址被列入贛南等原中央蘇區革命遺址群修繕工程,獲得中央財政文保專項資金3.54億元。

  在中宣部對口支援干部們的指導下,贛南等原中央蘇區將豐富的紅色資源融入黨的基層陣地建設中,極大豐富了文明實踐活動內容。截至今年5月底,贛州市縣、鄉、村三級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建設實現全覆蓋,建成20個中心實體、310個鄉鎮(街道)實踐所、3999個村(社區)實踐站。

  依托各級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贛南等原中央蘇區開展了“永遠熱愛黨,永遠跟黨走”主題教育、誦讀《紅色家書》、脫貧感恩教育、志愿服務活動等系列活動。信仰的火炬高高擎起,文明新風遍及城鄉。

  “我們深切認識到,老區正在發生的嬗變,正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贛南大地的生動實踐。”第四批中央單位掛職干部聯絡員、中組部二級巡視員張鵬說道。

  贛南等原中央蘇區,發展正當時。老區不老,風景正好!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重口| 乱色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国产盗| 无码人妻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网站| 人妻无码αv中文字幕久久琪琪布| 一本大道东京热无码一区|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中文字在线| 国产在线无码不卡影视影院| 人妻丰满熟妇aⅴ无码| 中国少妇无码专区| 国产精品无码DVD在线观看| 亚洲级αV无码毛片久久精品| 久久亚洲2019中文字幕| 亚洲中文久久精品无码| AV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人妻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乱偷无码AV先锋|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综合234| 今天免费中文字幕视频| 亚洲熟妇中文字幕五十中出|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观看不卡| 国产aⅴ无码专区亚洲av| 色噜噜综合亚洲av中文无码 | 久久国产精品无码HDAV| 无码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永久在线| 无码爆乳护士让我爽| 国产中文字幕在线免费观看 | 免费无码午夜福利片69|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 西西午夜无码大胆啪啪国模| 亚洲精品高清无码视频| 亚洲av无码成h人动漫无遮挡| 无码中文av有码中文a| 无码超乳爆乳中文字幕久久| 日韩欧精品无码视频无删节| 日韩免费无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无码人妻精品无码| A级毛片无码久久精品免费| 日韩A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无码播放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