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文化

科技評價“梗阻”該怎么疏通

發布時間:2022-07-07 15:14: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科學隨筆】

  作者:李佳瑩、田德錄(分別系科技部科技評估中心助理研究員、研究員)

  以“數論文、數經費、數影響因子”為特征的評價體系,在過去一段時期,對我國的科技發展起到了一定的正向激勵作用。然而其產生的評價導向異化,當下已嚴重破壞了學術生態。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科技評價改革,多次對完善科技評價體系提出相關要求并進行部署。近年來,我國印發《關于深化項目評審、人才評價、機構評估改革的意見》《關于完善科技成果評價機制的指導意見》等文件,明確改革方向,有關部門出臺《關于破除科技評價中“唯論文”不良導向的若干措施(試行)》《關于規范高等學校SCI論文相關指標使用 樹立正確評價導向的若干意見》等配套措施,通過開展清理“唯論文、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簡稱“四唯”)專項行動加快推進改革落實,以質量、績效、貢獻為核心的評價導向已基本成為社會共識。但改革推進過程中,在評價目標設計、評價主體擔當、評價能力和評價環境建設、評價結果應用等方面仍存在“梗阻”。

  仔細分析這些“梗阻”,在評價目標方面,存在統籌協調性不足的問題。當前各主管部門都有自己的評審、評價活動,各地方政府、基層科研單位甚至其所屬部門,也有其相應的科研評價活動,甚至更多,但評價聯動性差,隨意性強,存在交叉重復和效率低下等問題,缺少評價結果的共享。同時,大部分科研人員承擔競爭性項目課題較多,且支持周期較短,評價活動頻繁,不利于產出重大成果。

  對評價主體進行分析也能發現,部分評價主體創新盡責意識不夠。在破除“四唯”等不良導向評價指標方面,各層級存在執行偏差。部分單位將清理工作簡單化,一刀切地不允許出現論文數,部分單位出于操作方便的需要,將高質量等同于國際知名期刊或影響因子,形成新“唯”,科研人員也以此作為其代表性成果的依據,而不是先描述成果本身所解決的科學問題或面向國家需求、產業應用所作出的貢獻。部分評審專家由于思維慣性和怕擔責心理,在同行評議中仍以“四唯”作為評審依據,也間接導致科研人員不敢改變思維方式,仍以相關定量指標作為努力方向。發展迅速的社會化評價機構也存在水平參差不齊、不規范等情況,其發布的部分學科排名、學校排名、醫院排名等評價活動仍以“四唯”為標準,由于其具有一定的社會影響力,直接誤導了科研單位的評價導向。在立“新標”方面,基層科研單位改革步調不一致,部分評價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存在惰性心理和“等靠要”態度,在分類考核評價標準細化、構建多元化分類評價體系上缺乏因地制宜的創新性探索和解決問題的主觀能動性。

  在評價能力和評價環境方面,也存在限制。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多元化科技評價工具、方法開發不足,難以適應科技發展系統化、復雜化、交叉化等特點,對代表作評價的組織方式仍局限于有爭議的“同行評議”,缺少深入的評價理論研究和嘗試。科研誠信監管體系建設不足,也使得同行主觀評價較易受到人情社會、利益群體等外部環境的影響。

  評價結果應用仍不夠合理。帽子、獎勵等評價結果與物質、利益、資源等分配仍存在掛鉤,科研人員特別是青年科研人員仍投入大量精力和時間申請人才稱號、獎勵的情況,不利于其持續或安心做科研。部分高校等單位在人才引進時更關注“帽子”頭銜而不是針對本單位科研方向的發展需求,導致不同地區、不同科研單位間產生對“帽子人才”的惡性競爭現象,部分人才可能向福利待遇高而科研平臺建設水平一般的單位跳槽,造成人才資源的不合理配置和科技資源使用效率低下等問題。

  要完善評價制度等基礎制度改革,逐步解決科技評價工作中的基礎性、根本性問題,需要從宏觀、中觀、微觀三個層面共同構建新型科技評價體系。

  從宏觀角度來說,要完善制度化保障體系建設。在國家層面建立國家科技評價改革推進機制,進行頂層設計和重大科技評價活動的跨部門統籌協調。理清繁多的各類科技評審評價活動的定位和目的,加強評價結果的共享使用。建立項目評審活動的后評估機制,明確人才評價的目的和時效性,健全科研院所體系化布局,統籌規劃目標定位,避免同質化競爭,分類建立基于國家使命導向的科研院所長周期評價制度。形成科技評價結果使用的制度要求,利用科技管理行政體系,建立健全由上至下的監管機制和由下至上的監督反饋機制。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強科研誠信體系和信用監管體系建設,推進建立負責任科研評價體系和全國統一的信用評價體系。

  同時,還要加強中觀多元化組織體系建設。政府部門應組織政策宣傳貫徹培訓,建立科技評價改革落實的跟蹤監測評估機制,針對基層單位在新型科技評價體系構建中的問題進行研判,允許特殊政策,避免“一刀切”。學會、行業協會等科學共同體要研究細化符合本領域科學規律的評價規范指引,高校科研院所等創新主體圍繞“干什么、評什么”“誰用誰評”,探索制定符合自身發展需求的科技評價體系。基層科研單位學術委員會需積極發揮學術評價作用,避免被行政方式代替。加強第三方評估機構建設和評價能力開發,支撐科技評價科學合理公平公正進行。督促媒體配合相關科技評價組織,豐富宣傳形式,引導社會關注,積極推動公眾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

  再者,還要優化微觀規范化操作體系建設。各層級基于評價目的建立科技評價負面清單,明確代表性成果的認定主體、責任、方式、標準,形成同行評議操作流程指南,規范同行評議專家遴選、評價方式、評價程序、評價意見反饋等行為,探索專家庫共享機制。開發不局限于同行評議的評價工具,加強過程評價,探索中長周期評價和穩定支持相結合、團隊評價與個人評價相融合的評價方法,研究對交叉學科、顛覆性技術的評價方式。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 中文字幕Av一区乱码| 精品中文高清欧美| 亚洲高清无码专区视频| 国产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高清无码v视频日本www| 中文字幕久久波多野结衣av| 狠狠精品干练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欧洲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中文最新版地址在线| a级毛片无码兔费真人久久| 无码无套少妇毛多18p| 国产成年无码久久久免费| 婷婷五月六月激情综合色中文字幕| 亚洲综合最新无码专区| a最新无码国产在线视频| 精品国精品无码自拍自在线|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乱子伦|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无码| 亚洲日韩中文在线精品第一| 最近免费中文字幕大全免费| 熟妇人妻VA精品中文字幕| 中文有码vs无码人妻| 亚洲人成国产精品无码|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区五十路| 国产啪亚洲国产精品无码| 91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五月天| 日日摸日日碰夜夜爽无码| 无码少妇一区二区| 无码人妻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国产不卡|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另类小说|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4SE| 高潮潮喷奶水飞溅视频无码| 人妻少妇无码精品视频区 | 最近高清中文在线字幕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 日韩欧美成人免费中文字幕| 中文自拍日本综合| 亚洲国产无套无码av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