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文化

創新不是割蕉加梅,而是與虎添翼

發布時間:2022-08-18 10:40:00來源: 解放日報

  作者:兔美

  “2022上海大劇院版昆曲——重逢《牡丹亭》”唱到《冥誓》一折,杜麗娘驚覺“三年前奴家為你一夢而亡”,自己生死情緣竟然套入首尾相銜的死循環里,舞臺上鼓點驟起,一通通撞向人心口上。看到此處,不由大呼“重逢”版創編《牡丹亭》之妙,臺下卻無人鼓掌叫好——也許是新觀眾不諳賞戲老規矩,也許因為這里的妙處不在演員、聲腔,而在于強烈的戲劇感。那一刻,該劇好似沖破了傳統昆曲的框子,在最現代的城市碼頭立起了戲曲的當代性。

  一部懸疑燒腦大片

  “臨川四夢”里《牡丹亭》是演得最多的,或許也是版本最多的,比如上昆的典藏版《牡丹亭》、張軍昆曲藝術中心在朱家角課植園上演的園林版《牡丹亭》等,每個版本的折數和舞臺呈現、美學特色都各具異彩。倘若像劃分電影類型一樣給它們打上標簽,上昆版取杜麗娘和柳夢梅二人主線精華,是典型的浪漫愛情。青春版納入了以杜父為主的《移鎮》《折寇》等折,有不少武戲。園林版是實景演出,一定要暮色濃了才開啟,人立于臨水的臺子上唱,衣香鬢影映入水中,晃了一池的胭脂舊夢。

  至于“重逢《牡丹亭》”,最為亮眼的則是懸疑和驚悚元素了,它所營造的出人意料的劇情反轉,以及“燒腦”感,甚至好于市面上許多的國產懸疑片。開場《夢梅》中,人物便雙雙登場,唱起經典的“姹紫嫣紅開遍”,舞臺置景卻似亭臺樓閣碎片倒懸在半空,好像能模糊拼出什么,又不成片段,如電影《盜夢空間》里的空間折疊,觀眾被劇情扯著,墜入了杜麗娘或柳夢梅的不知第幾層夢境。而到結尾《回生》中,掘墓開棺后,兩人竟又重回“游園驚夢”,陷入一個首尾相連的循環。又像電影《不眠之夜》里演著三個循環的故事,一時竟分不清到底進了哪個循環。

  梅樹下杜麗娘重生,柳夢梅卻又叫“休落了,休落了,則怕又是一夢,再被落花驚醒”。讓人禁不住多想,也許只是這個時空的杜麗娘活了,還有許多時空里梅樹下的杜麗娘在等待著,循環著夢中夢。而救了杜麗娘的柳夢梅,真的是和杜麗娘同一時空、同一株梅樹下的嗎?還是開頭顛倒荒蕪的花園幻境,其實已暗示他闖入了另一個異度空間?如同電影《彗星來的那一夜》,令人回過神來想一想,不寒而栗。

  如果不是這次改編,觀眾也許不會意識到,演了千百遍的《牡丹亭》竟可能是個令人有點悚然的故事。當杜麗娘魂游地府時,伴奏的已不是固有程式的鑼鼓,而是一段帶有驚悚片味道的西洋樂器配樂。臺上紅衣小鬼倏然躥出,看得后排的人也不禁如柳夢梅般連道“怕也,怕也”。

  在傳統和創新間拔河

  為“重逢《牡丹亭》”設計戲服的服裝設計師賴宣吾曾比喻,在傳統框架中做創新,每個劇組都在“拔河”。他為杜麗娘、柳夢梅設計的戲服看似傳統,但細看那些繡花、配色已然迥異于前,甚至蘇州繡娘還因為劇組需要的殘缺、翻卷的葉片紋樣而感到為難,那是她們從未繡過的東西。

  戲服如此,臺詞、表演、舞美、配樂等莫不如此。舞臺旋轉45°,變成斜著向觀眾席伸出一個尖角,像在模擬古代的戲臺,靜靜迎向傳統的觀眾,而后面又渾然一體地拖曳著當代舞臺設計。臺上豎著巨大的鏡面裝置,把經典的一桌二椅倒映成模糊的抽象線條。編劇羅周在精讀湯顯祖原著基礎上,所增添、創編的戲詞和結構里,也無不是在謹慎地做著傳統與創新的拔河。

  湯顯祖其實頗為在意別人改他的本子。《牡丹亭》成書后很快在劇壇流行,其他戲劇家為了便于當時流行的“吳歌”演繹,對《牡丹亭》加以修改、刪削,這引起了湯顯祖的反對:“昔有人嫌摩詰之冬景芭蕉,割蕉加梅。冬則冬矣,然非王摩詰冬景也。其中駘蕩淫夷,轉在筆墨之外耳。”對此他借王維的“雪中芭蕉”進行了諷刺,俗人覺得芭蕉和冬天不搭,去掉芭蕉,換了梅花,迎合大眾而媚于流行審美,反而失了原本的味道。

  然而,湯顯祖的優勢在于文辭優美真切,未必是戲劇結構。《牡丹亭》全本55出,有大量和男女主角愛情無關的劇情,比如《勸農》寫杜父去田間視察農作物長勢,讓人看得一頭霧水。《道覡》里石姑姑出場有大段的獨白,宛如一篇人物小傳。而且,全本篇目太長,有如連續劇本,也難以適應當下的演出形式。

  演《牡丹亭》,不管是刪是改,勢必要重新理一個戲劇結構。“重逢《牡丹亭》”正是在結構上發力,將相隔七出戲的《言懷》《驚夢》中柳、杜二人的夢合二為一,又由此提煉生發出回環結構,既發掘了原作的精妙,也吸引觀眾去重新思考這一古代傳奇。

  跨界組合推動戲曲出圈

  今年,B站上戲曲的出圈十分熱鬧。由上海京劇院知名演員楊揚演唱的游戲《原神》中的插曲《神女劈觀》,讓年輕觀眾驚艷于京劇的優美。繼而,戲曲“國家隊”紛紛下場,翻唱各版本的《神女劈觀》并集體走紅網絡。還有不少戲曲人由此開通B站賬號,做各種游戲聯動,或翻唱古風、流行歌曲。盡管,一曲古韻今聲結合的創作在網絡上所獲點贊甚多,但能否真正吸引年輕觀眾愛上戲曲,也許仍要打個問號。

  借戲腔翻唱流行歌曲去迎合年輕人的趣味,縱然能成一時網紅,或許也無異于“割蕉加梅”之舉。翻唱《神女劈觀》,引來的可能只是對游戲感興趣的玩家,如果想要吸引戲曲真正的潛在觀眾,給戲曲擴圈,還是要從“本”上下功夫,拿出原汁原味的東西來。

  進行立于傳統之上的創新,遠比借流俗招徠粉絲難得多。因為對傳統越是懂,越知道它的精妙之處在于“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越不敢越雷池。但經典也需要重新解讀以延續它在當下的生命力。戲劇界紀念“湯莎四百年”時,有學者感嘆如今繭翁的影響力遠不及莎翁。例如相比版本眾多的《哈姆雷特》,《牡丹亭》的改編仍顯保守,除了劇種移植外,大多只在刪刪減減上做文章,缺乏創意。

  此前,上海當代藝術館曾演過《當德彪西遇上杜麗娘》的“跨界+”劇場。女鋼琴家顧劼亭扮演法國音樂家德彪西,彈奏他的《月光》等10首鋼琴曲,與昆曲演員演唱的《牡丹亭》中的經典段落融合呼應,訴說一個穿越古今、中西的夢中夢。美術館內沒有座椅,觀眾只能站著看演出,但開演首場居然來了1000多人。這種跨界組合的創新嘗試,讓觀眾在中外對比中發現昆曲的美學特質。評彈名家高博文曾說:“時代在發展,觀眾越來越細分化,傳統戲曲需要獲得更多年輕人的喜愛,可以嘗試一些新的多元玩法。”對于昆曲來說,這樣的多元玩法還可以更多。

  立足于傳統之上的創新,不是割蕉加梅,而是與虎添翼。我們應該鼓勵更多這樣的昆曲創編之作的出現,讓它成為在當下發掘傳統戲曲精神、吸引年輕觀眾的一條可行之路。(兔美)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国产精品无码无片在线观看| 久久伊人亚洲AV无码网站| 亚洲av麻豆aⅴ无码电影| 成人午夜亚洲精品无码网站| 亚洲gv天堂无码男同在线观看 | 国产成人无码a区在线视频| 无码粉嫩小泬无套在线观看| 漂亮人妻被中出中文字幕久久|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无码超碰| 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软件| 色综合久久精品中文字幕首页| 无码任你躁久久久久久老妇| 少妇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大桥久未无码吹潮在线观看| 在线欧美天码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 欧美日韩中文国产一区发布|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曰| 无码av免费一区二区三区试看 | 无码人妻精品中文字幕免费| 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a| 最近更新中文字幕第一页| 国产一区二区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三级在线电影 | 亚洲AⅤ永久无码精品AA|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拍拍拍色欲 | 亚洲精品人成无码中文毛片|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野结衣|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免费视频|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9仓本 | 黑人无码精品又粗又大又长 | 亚洲一级Av无码毛片久久精品| 国产精品热久久无码av| 精品日韩亚洲AV无码| 国产精品无码无片在线观看| av无码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网站| 国产成人A亚洲精V品无码|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久久不卡| 最新国产精品无码| 无码av免费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