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文化

展現大國制造的歷史記憶(華夏博物之旅)

發布時間:2022-10-08 17:17:00來源: 光明網

 

  金屬國徽(1∶1仿制版)、2元人民幣(1960年版)上印制的新中國第一臺普通車床、國家工業遺產——沈陽鑄造廠翻砂車間廠房……走進遼寧省沈陽市鐵西區的中國工業博物館,一股厚重的工業氣息撲面而來,一件件工業大事、一個個創新突破、一位位勞動模范,展現了大國制造的歷史,講述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工業從無到有、由弱變強的發展歷程。

  硬核車間的火紅記憶

  中國工業博物館是展示中國工業歷史文化的綜合性博物館、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國家二級博物館。工業博物館如何講述中國工業歷史?

  博物館占地5.3萬平方米,藏品1.5萬余件,藏品中包括多個“共和國第一”產品和“工業之最”產品。通史館、機床館、鑄造館、鐵西館、汽車館5個館從不同角度展現中國工業歷史的脈絡與細節。

  通史館是了解中國工業歷史脈絡的重要窗口。博物館研究室主任王彤說,中國工業自洋務運動起步,在新中國成立后譜寫了壯麗詩篇,改革開放后建成了門類齊全的工業體系,這些輝煌歷史都反映在通史館一件件展品上。

  沒有機床就沒有工業化。新中國成立之初,全國成立18家機床廠。這18家機床廠的機床產品,中國工業博物館都有收藏并專門設立了機床館。從最初只能進口機床,到能夠仿制機床,再到自主設計、自主制造機床……這段歷史在機床館中被娓娓道來。

  鑄造是將液體金屬澆鑄到鑄造空腔中,待金屬液冷卻凝固后獲得零件或毛坯的方法。中國鑄造業歷史悠久,在青銅時代就有很高工藝,在新中國成立后展露勃勃生機。沈陽鑄造廠是當時全國乃至全亞洲最大的鑄造企業。博物館內的鑄造館正是沈陽鑄造廠當年的翻砂車間廠房,2018年入選第二批國家工業遺產。鑄造館將當年鑄造廠的恢弘場面直觀呈現:10噸天吊(起重設備)、10噸沖天爐(熔化設備)、1500余件鑄造設備和鑄件被定格在這里,將這里變為一個巨大的“工業琥珀”。置身其中,眼前不斷浮現出當年熱火朝天的生產場景。

  金屬國徽的金色光芒

  一枚國徽懸掛在通史館內,它由金屬鑄成,從尺寸到工藝,都與當年懸掛在北京天安門城樓上的國徽別無二致,雖是仿制,但它承載的那段往事卻在新中國工業史上閃耀光芒。

  1950年,國徽的設計方案確定后,需要制造出金屬國徽懸掛在天安門城樓上。當時,沈陽第一機器廠(現沈陽第一機床廠)的鑄造技術聞名全國,光榮地接到了鑄造任務。按照要求,金屬國徽必須要在1951年勞動節掛在天安門城樓上。

  時間緊、任務重、要求嚴,全廠上下激動萬分卻也壓力巨大。鑄造團隊隨后成立,鑄造技術尖子焦百順任組長,十幾名技術尖子為成員。那時,沈陽第一機器廠剛恢復生產,鑄造技術雖有名氣,但設備簡陋,從模具制作到澆鑄成型主要憑經驗手工操作,要鑄造一枚直徑較大且表面光潔、圖案清晰的國徽,需要克服重重困難。

  第一道難題是模具,模具質量直接關系鑄件質量。為保證國徽表面平整光滑、凹凸有致,尤其是麥穗的紋理清晰,大家吃在車間里,睡在砂型旁,反復摸索,精雕細琢,焦百順和工人們反復試驗,制作出了合格的模具。

  第二道難題是澆鑄。沒有爐子,工人們砌了個磚爐;沒有化鋁罐,自制鐵罐代替;沒有脫氧劑,用木棒攪拌脫氧;沒有測試鋁水溫度的儀器,就在爐前肉眼觀察鋁水顏色的變化。國徽的質地為銅鋁合金,兩種金屬熔點相差大,容易出現局部縮型,鑄造團隊只能一次又一次試驗,直至研制出局部澆水加速鑄件冷卻的方法,才解決這一難題。

  連克難關,1951年4月,鑄造團隊提前20天完成金屬國徽的鑄造任務。其中一枚大型國徽被莊嚴地懸掛在天安門城樓上。

  2012年,中國工業博物館開館。在當年鑄造團隊老工人的指導下,博物館嚴格按照天安門城樓上金屬國徽的尺寸和制作工藝復制了一枚金屬國徽,掛在館里展出,以此銘記國徽鑄造者的奮斗精神,激勵一代又一代后來者精益求精、忠誠奉獻。

  “許多游客看著這枚金屬國徽,聽著鑄造往事,都紅了眼眶。”博物館講解員于澤玄說。

  不普通的普通車床

  機床被譽為“工業母機”,幾乎所有的工業品部件都需要用機床來生產,車床正是機床的一種。1955年,沈陽第一機床廠生產出C620—1普通車床。

  普通車床,并不普通。“這是中國人自己生產的第一臺普通車床。”今年88歲的張貴卿是沈陽第一機床廠的一名車工,他回憶道,1953年,沈陽第一機床廠(原沈陽第一機器廠)開始設計新中國第一臺普通車床,短短兩年后,1955年8月,C620—1普通車床研制成功。

  “C620—1普通車床意義非凡,它解了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工業建設的燃眉之急,被印在了1960年版2元面值人民幣上。”王彤說,這款車床大量使用,有力地支援了國內工業建設。1958年,沈陽水泵廠就利用這款車床生產出第一臺DG270—150型高壓鍋爐給水泵轉子部件。

  如今,這臺機床正靜靜陳列在鐵西館中,已經成為中國工業博物館的又一個“鎮館之寶”,在新的“崗位”上繼續貢獻,為人們講述著奮斗自強、勇于創新的中國工業故事。

  生動再現的生產場景

  1956年,根據國家機械工業發展需要,沈陽鑄造廠整合沈陽重型機器廠、沈陽鼓風機廠、沈陽水泵廠、沈陽第三機床廠等企業,組建全國第一個專業化鑄造企業。2007年4月17日,沈陽鑄造廠澆注完最后一爐鐵水后,完成了歷史使命,在鐵西區企業“東搬西建”政策下,搬遷到沈陽經濟技術開發區。

  沈陽鑄造廠當時的翻砂車間被保留下來,2008年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同年,鐵西區將這處車間改建成鑄造博物館;2012年鑄造博物館再次改擴建,中國工業博物館正式亮相。開館10年,中國工業博物館累計接待中外游客500多萬人(次)。

  2021年,中國工業博物館以巨幅戶外數字展演,生動再現了當年工人熱火朝天煉鋼等生產場景,運用現代科技手段讓參觀者沉浸欣賞,增強了博物館與游客間的互動性。

  前不久,鐵西區發布中國工業博物館改造規劃方案。改造將在不改變原建筑結構、不增加總面積的條件下,調整場館布局與功能區劃分,提升展陳質量,努力建設國際一流的工業題材綜合性博物館。

  讓藏品變展品,讓故事被銘記。今年6月,中國工業博物館再次面向全社會發布通告,征集與中國工業相關的故事。“幾天前,一位70多歲的老先生來到我們館,講述他父親支援三線建設的故事,細節豐富,我們記錄了滿滿幾頁。”于澤玄說,“伴隨著博物館的升級改造,我們將結合更多展品,用更多樣的展陳方式,向更多人講好中國的工業故事。”

  其他展品推薦

  軍鎬,沈陽重型機器廠用19天打造10萬把軍鎬支援抗美援朝前線。

  10噸沖天爐,沈陽鑄造廠的熔化設備,當地工業遺產的代表。

  1965年紅旗CA770汽車,中國轎車中的一代傳奇。

  1970年Z35搖臂鉆床,中捷廠生產的搖臂鉆床。

  三線建設者使用過的生活用品,如收音機、飯盒、搪瓷水缸等,見證三線建設時期艱苦又充滿激情的歲月。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亚洲无码日韩精品第一页| 99高清中文字幕在线| 久久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98| 久久亚洲春色中文字幕久久久|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在线免费看线人|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红樱桃| 婷婷综合久久中文字幕| 亚洲一级特黄大片无码毛片|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乱子伦| 大蕉久久伊人中文字幕|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下载 | 无码av免费网站| 中文字幕在线免费看线人| 中文字幕网伦射乱中文|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日韩成人无码中文字幕| 最近中文字幕2019高清免费| 无码精品第一页| 国产在线无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毛网站| 国产又爽又黄无码无遮挡在线观看| 人妻少妇精品中文字幕AV|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网站 | 无码国产亚洲日韩国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无码下载 | 在线播放中文字幕| 人妻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国产精品中文久久久久久久| 播放亚洲男人永久无码天堂 | 无套中出丰满人妻无码| 无码H黄肉动漫在线观看网站| 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 毛片免费全部播放无码| 影院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 99热门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无码人妻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蜜桃无码AV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麻豆亚洲综合无码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