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文化

江蘇揚州創新實施“民間文藝交大運”文化傳承工程

發布時間:2022-12-21 17:28:00來源: 光明日報

  展現“運河人家”的文化自信——江蘇揚州創新實施“民間文藝交大運”文化傳承工程

  每周四下午,“揚劇沙龍”團長楊桂珍與丈夫徐筱鵬都會趕往位于揚州市廣陵區文峰街道的渡江村,準備一周一次的揚劇公益演出項目。

  “揚劇名角李開敏是我的同門師姐。”談及“揚劇沙龍”,楊桂珍滔滔不絕。13年前,受邀參加“揚劇沙龍”首場演出后,她便被這個公益項目的宗旨打動,主動擔任起團長。如今的“揚劇沙龍”已成為渡江村黨建活動金色招牌,村委還專門開辟了揚劇活動室和展示室,一個專業化程度高的揚劇團逐漸成形。“揚劇沙龍”是由村內揚劇“達人”牽頭,村民自發形成的揚劇愛好者組織,一周演出一次,專人按月制定演出劇目表,場場演出座無虛席。

  近年來,揚州市委、市政府不斷加大對民間文藝團隊打造、人才培養、作品創制的扶持力度。今年,揚州實施“民間文藝交大運”文化傳承工程,以運河文化為源頭,以活躍在城鄉的民間文藝為載體,放大“世界運河之都”品牌效應,充分展現“運河人家”的文化自信。

  群眾文化全民參與

  11月29日下午,群舞《北湖漁情》在揚州戲曲園劇場上演。搖著烏篷船、頭戴斗笠,十幾名演員舞出了揚州北湖濕地沿湖漁家姑娘迎著霞光出湖捕魚,披著晚霞歸來的生活場景。身后大屏幕上輪播著揚州沿湖村“水進人退、人水共生”影像,一派鄉村振興美好圖景。

  這是揚州市第七屆“綠楊人家”社區藝術節暨大運河文化藝術節匯報演出活動現場。舞臺上的演員,均是各行各業的文藝愛好者。

  來自群眾的文藝創作是樸素的,也是動人的。圍繞鄉村振興、大運河文化帶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長江大保護等主題,本屆社區藝術節共吸引400多個社區、線上線下1萬余人參與,開展各類社區文化活動近40場。“綠楊人家”社區藝術節已成功舉辦6屆,參與活動的市民累計逾10萬人次,“綠楊人家”已成為揚州群眾文化發展的知名品牌。

  “社區藝術節創設之初,就確定了全方位貼近群眾、貼近生活的方向。每年確定一個大主題,群眾創作群眾演,講述群眾身邊事。”揚州市文化館黨支部書記高榮介紹,除群眾性文藝展演外,揚州市大型文藝演出、各類比賽、送文化進基層等活動中都有群眾文藝團隊的身影。“這些來自群眾的文藝隊伍,也在‘反哺’群眾文藝,進行文化惠民。”

  一大批群眾文藝作品獲得廣泛好評,小品《一點都不貴》、揚州清曲《運河風雅頌》、揚州評話《受降記》等多部作品相繼在省內獲獎。

  政府搭臺、百姓唱戲,近年來,揚州共組建歌舞、戲曲、民俗等各類群眾文化隊伍1200余支,培養文化骨干兩千余人,文藝志愿者4萬余人。其中30余支文化團隊入選江蘇省優秀群眾文化團隊。全市8個公共圖書館、7個文化館、84個鄉鎮文化站、1333個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融入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建設,每年開展各類文化惠民活動兩千余場。

  民間文藝找到新舞臺

  連日來,揚州剛剛投用的仁豐里小劇場熱鬧非凡,深巷內時時激蕩起歡聲笑語。揚州評話、揚州唱詞、揚州清曲、揚劇、木偶戲等多種充滿“揚州味”的傳統文藝節目輪番上演,為市民、游客奉上了揚州非遺“大餐”。除此之外,揚州市文化館舉辦地方戲曲大聯歡活動、揚州廣陵區魔方劇場舉辦系列傳統文藝演出、揚州儀征市啟動原創大型揚劇《三江口》巡演等。

  好“戲”連臺的背后,是“民間文藝交大運”文化傳承工程。該活動以“時時上新”和“常態化”的方式,面向全市征集、展演優秀民間文藝節目,邊征集邊展演,邊展演邊征集。通過逐級選拔、常態巡演,鼓勵征集到的上百個文藝節目赴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等文旅平臺展演,并在國慶期間每天安排兩臺專場。

  劇場空間之外,部分民間文藝工作者借助信息網絡找到了新的“舞臺”。揚州評話非遺國家級傳承人楊明坤在短視頻平臺上開設賬號“皮五爹爹”,既推介揚州早茶的燙干絲、鴨蛋粉,又介紹皮五辣子的由來,甚至還能來一段說唱。“傳統演出在書場里,觀眾最多也就幾百人。網上發個《燙干絲》視頻,點擊量輕輕松松就破了10萬。”楊明坤說,雖已退休在家,揚州評話卻是他一生為之追隨的民間藝術,他開設賬號的初衷,就是推動揚州文化更好地“走出去”。

  除民間文藝團體,揚州鼓勵全市國有文藝院團聚焦重大事件、重要任務、重要節點進行主題創作。揚州先后推出揚劇《阿蓮渡江》、淮劇《浪起寶應湖》、木偶劇《鐵道小飛虎》、中篇揚州曲藝《永遠的長征——梨花又開放》、揚州彈詞《瓜洲余韻》等重點作品。“十三五”以來,獲國家藝術基金資助19項。舞劇《朱自清》獲中國舞蹈“荷花獎”舞劇獎,揚州評話《玉山子傳奇》獲中國曲藝牡丹獎,由揚州出品的歌曲《藍天下》《面朝東方》獲全國“五個一工程”獎。

  機制創新推動傳承深入人心

  “我們現在不是‘散裝隊’,而是‘正規軍’!市里不僅提供了每周三天的排練場地,還請到了揚州合唱聯盟主席陳曉擔任合唱團的藝術總監兼指揮。”揚州市同心合唱團團長馬揚捷感慨,經過系統專業訓練,現在的同心合唱團已成長為具有四聲部標準建制的隊伍。

  近年來,揚州著力建立政府主導、各級社會力量共同參與的文藝創作新機制。揚州市委宣傳部出臺了《關于扶持激勵群眾文藝創新發展的措施》,將民間文化社團、文化人才納入宣傳文化人才培養范圍,建立民間文化人才庫等具體措施。

  在場團結合上,規劃建設了東關街、仁豐里、皮市街等一批標志性文化項目,開設運河大劇院“曲藝書場”、揚州“好人書場”“芍藥園子”書場等各類展演陣地,推動社區服務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等公共空間建設。截至今年11月,揚州已建成45家小劇場,民間文藝有了更多承載平臺。

  人才、場地等“硬件”已經具備,如何對民間文藝資源加以保護創新?做好版權保護等“軟件”是關鍵。11月10日舉行的2022國際版權論壇上,揚州入選全國首批8個民間文藝版權保護與促進試點地區,揚州將繼續探索民間文藝領域版權工作的新業態、新模式、新機制。

  (本報記者 蘇雁 本報通訊員 姬尊雨)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中文字幕无码免费久久| 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自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JIZZJIZZ中国少妇中文| 亚洲AV无码专区日韩| 国产午夜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亚洲中文日本不卡二区| 精品视频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岛国无码av不卡一区二区| 欧美日韩中文字幕2020| 亚洲伊人成无码综合网| 狠狠噜天天噜日日噜无码|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2020| 中文字幕在线视频网|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乱码| 无码人妻少妇久久中文字幕| 精品无码无人网站免费视频| 中文字幕无码乱人伦| 精品国产V无码大片在线看|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第23页|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久久| 少女视频在线观看完整版中文| 97性无码区免费| 国产成A人亚洲精V品无码|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中| 中文字幕无码日韩专区| 久久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最近高清中文在线字幕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久久| 精品久久人妻av中文字幕|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在线制服| 天堂√中文最新版在线下载| 天堂а√中文最新版地址在线| 天堂√最新版中文在线天堂| 中文字幕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免费|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咪咕|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乱码| 最近2019免费中文字幕6| 精品亚洲欧美中文字幕在线看| 熟妇女人妻丰满少妇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