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文化

“長大后我就成了你”

發布時間:2022-12-26 17:00: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從武漢出發返回家鄉,連綿的高山、蜿蜒的公路……一切是那么的熟悉。從“陳同學”變成了大水鄉箐山小學的“陳老師”,華中農業大學“本禹志愿服務隊”隊員陳曉娟“心里像夏季的熱風一樣歡騰”。

  2021年7月,華中農業大學2017級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本科生陳曉娟加入學校“本禹志愿服務隊”,和其他15名同學一起組成支教的第17棒隊伍,去往家鄉貴州省畢節市百里杜鵑管理區大水鄉支教。

  到箐山小學報到的第一天,望著一個個天真爛漫的孩子,這個在大水鄉出生的彝族姑娘告訴大家:“同學們,我也是從大水鄉出去的,和你們有著相似的成長經歷……”

  陳曉娟選擇回鄉支教,源自與“本禹志愿服務隊”從小結下的“緣分”。上幼兒園時,她就常常聽大人們聊起“武漢來的支教老師”的故事。

  這位支教老師就是徐本禹。2002年7月,20歲的華中農業大學大三學生徐本禹來到畢節市大方縣巖洞小學開展暑期支教。貧困山村落后的教育條件撞擊著他的心靈,2003年,他放棄讀研的機會,又回到貴州山村支教兩年。

  2005年,華中農業大學成立“本禹志愿服務隊”,決定每年在應屆畢業生中招募優秀志愿者,到貴州山區定點支教。10多年來,這支志愿者隊伍一棒又一棒接力向貴州山區輸送教育力量。

  上了初中,陳曉娟也真正接觸到“本禹志愿服務隊”。當時,陳曉娟在大水中學上學,經常聽到班上大石小學、箐山小學畢業的幾位同學聊起各自與志愿服務隊支教老師的故事。“他們每年都會看到不同的支教老師,這些老師會講外面的世界怎樣精彩,鼓勵他們好好學習。”

  2017年,陳曉娟以全班第一的成績考入華中農業大學。在開學第一課上,陳曉娟觀看了一部根據徐本禹等人事跡改編的公益話劇《牽掛》。這部話劇生動再現了華農研究生支教團的感人故事,陳曉娟深受師兄師姐支教精神的感染,跟隨劇情,她不禁也將自己“代入”其中。

  “上大學后,我看到了鄉村教育與城市之間的差距,也慢慢堅定了要返鄉支教的想法,希望能作為本禹精神傳承的一分子,做家鄉孩子們成長的‘助推器’,讓更多孩子能跟我一樣,考上大學、見識到更廣闊的天地。”陳曉娟說。

  2021年7月,陳曉娟和隊友們來到大水鄉。她被分到了箐山小學支教。這所小學坐落于烏蒙山腹地,全校共有教職工15人,學生282人,以彝族、苗族為主。陳曉娟主要負責三年級37名學生的語文教學。

  作為本地人,方言的相通讓他們的關系迅速升溫,陳曉娟很快跟孩子們熟絡起來。

  “老師,你家遠嗎?”“老師,你以前在哪里上學呢?”“老師,你的大學是怎么樣的?”孩子們對她的經歷充滿好奇。

  “老師家就是大水鄉的,當時條件比現在還要艱苦。”陳曉娟向孩子們分享自己求學的故事。她回憶起讀小學時,每家每戶都沒有通網絡,老師教學使用傳統的板書,一擦黑板粉筆灰“到處飛”;十幾年后的今天,道路村村通、網絡家家通,學生坐在干凈整潔的教室內,運用現代化的課件學習新知識,這一切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但她也總能從孩子們身上看到自己過去的影子。學生大部分是留守兒童,個別孩子會因為家庭狀況自卑。相似的成長環境,讓她跟孩子們很容易找到共同話題。作為大水鄉少數考上“211”高校的大學生之一,她常結合親身經歷告訴大家,唯有知識才能改變命運。

  在教學中,針對學生基礎薄弱、學習懈怠等問題,陳曉娟設置了“一對一”幫扶、“重點”幫扶、“集優”兌獎等多類學習機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除了課本上的知識,陳曉娟還會和大家促膝長談,幫助他們改變錯誤想法,樹立人生目標。

  陳曉娟注意到學生楊奇江上課老愛打瞌睡,后來發現,楊奇江那時沉迷于手機游戲,晚上熬夜打游戲,不寫作業。陳曉娟找他談心,從當下談到以后、從學習談到理想。

  終于在一次課間,楊奇江從窗戶給陳曉娟遞了一張小紙條,上面歪歪扭扭地寫道:老師,我會好好學習語文的!從那以后,陳曉娟發現他變了,白天再也不打瞌睡,學習主動性也提升了。

  以前是陳曉娟追著他要作業,漸漸地,他追著提醒老師收作業。楊奇江的語文成績從原來的20分左右,逐漸提升到40分多分、60多分,拿下全班語文“進步獎”。能夠幫助學生改掉不良習慣,陳曉娟覺得無比欣慰。

  在支教過程中,陳曉娟還協同隊友開展“玩轉科學”項目,向學生傳授垃圾分類、太陽能發電、食品添加劑等眾多課本之外的知識,幫助大家開闊視野、領略科學魅力。

  一年支教時光結束,陳曉娟與孩子們的“緣分”仍在繼續。不久前,箐山小學四年級的孩子們接連給她打了好幾個電話,“匯報”近來的學習生活情況。“老師,告訴你一個好消息,我們班上同學現在學習積極性提高了很多”“老師,我們都很想你,有空回來看我們”……

  如今已是華中農業大學2022級生物與醫藥專業研究生的陳曉娟,對支教有了新的理解。在她看來,以徐本禹學長為開端,“本禹志愿服務隊”20年的支教接力為家鄉帶來的改變是深刻的。

  這些年來,在支教團隊的呼吁支持下,家鄉的教育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現在,學校里有現代化的教室、全新的操場、整潔的食堂、獨立的宿舍……一切煥然一新。

  同時,在志愿者的影響下,許多學生樹立了努力學習、走出大山、反哺家鄉的目標,家長們則越來越意識到教育的重要性。

  陳曉娟的童年伙伴高霞就畢業于華中農業大學大石希望小學。高霞常跟她提起,支教老師對她影響很大:除了學習指導與生活關心,老師們還聯系愛心人士對她進行經濟資助,幫助她順利完成學業。至今,高霞仍常常和支教老師聯系。

  目前,高霞在貴州大學讀研究生。她說,希望畢業后也能像這些支教老師一樣,立足專業,扎根基層,為家鄉的建設和發展貢獻綿薄之力。

  “這些改變是‘本禹志愿服務隊’無數志愿者一年又一年傳承志愿服務精神,用實際行動努力換來的結果。”在陳曉娟看來,一批又一批大學生將知識與希望播撒到貴州山區,讓愛心種子在孩子心中生根發芽,“辛勤,卻也浪漫”。

  支教期間,陳曉娟還參加了畢節市舉辦的帶崗直播活動,為父老鄉親推薦、聯系工作崗位。她認為,鄉村振興最終要靠人才,而人才的培養要靠教育。

  “我看過許多地方的風景,卻依然熱愛家鄉的土地。”回想起在家鄉一年的支教經歷,陳曉娟在隨筆里寫道。未來,她希望帶著愛與囑托,在助力家鄉的孩子們開創美好明天的路途上繼續前行。

  吳子怡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朱娟娟 雷宇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久久精品中文无码资源站| 久久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大尺度无码专区尤物| 亚洲AV无码不卡在线观看下载| 亚洲色中文字幕无码AV|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在线播放| 亚洲AV无码国产丝袜在线观看| 一区二区中文字幕| 忘忧草在线社区WWW中国中文 | 91久久九九无码成人网站| 在人线AV无码免费高潮喷水| 日韩AV无码中文无码不卡电影| 免费A级毛片无码视频|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不卡中文| 国产亚洲中文日本不卡二区| 精品人体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av无码乱码国产精品| 亚洲视频无码高清在线| 最好看2019高清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无码日韩专区|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水卜樱| 日韩免费无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最近中文字幕高清中文字幕无 | 中文字幕二区三区| 无码人妻精品中文字幕免费 | 激情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国产亚洲中文日本不卡二区| 亚洲欧美精品一中文字幕| 亚洲一级特黄无码片| 亚洲不卡无码av中文字幕| 日韩电影无码A不卡| 人妻无码久久精品| AV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人妻无码一区二区色欲产成人| 中文字幕在线免费| 亚洲精品一级无码中文字幕 | 自拍中文精品无码| 直接看的成人无码视频网站| 国产aⅴ激情无码久久|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久久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