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文化

如何釋放“人才引擎”的澎湃動力

發布時間:2023-03-09 15:12: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圓桌對話】

  嘉賓

   朱永新委員(全國政協副秘書長,民進中央常務副主席)

  薛其坤代表(中國科學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

  余興安委員(中國人事科學研究院黨委副書記、院長)

  主持人:光明日報記者 羅旭

  人才蔚起,國運方興。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加快建設國家戰略人才力量”。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

  當前,我國人才資源總量達到2.2億人,比2012年增加了1億人。2022年,我國全球創新指數排名由2012年的第34位上升到第11位,成功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人才事業蓬勃發展,為推進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澎湃動力。

  2023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如何進一步釋放人才活力、激發創新動能?如何讓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跑出新時代“加速度”?一起聽聽代表委員們的看法。

  放權松綁 營造良好創新環境

  主持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持續完善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您看到了怎樣的變化?

  朱永新: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人才工作,強調深入實施人才強國戰略。近年來的科技人才政策和相關科技體制改革,都是圍繞激發科研人員活力、營造良好創新環境展開的。2022年4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十五次會議審議通過《關于完善科技激勵機制的若干意見》等文件,首次在中央層面針對科技激勵工作作出專項部署。2022年8月,科技部、財政部等五部門共同發布《關于開展減輕青年科研人員負擔專項行動的通知》,直指給青年科研人員造成壓力的痛點和難點,宣告中國科研人員減負行動邁向3.0時代,確保改革紅利直達科研一線。

  薛其坤:人才活力從何而來?唯有改革。激發科研人員創新活力,首先要簡政放權。賦予科研單位和科研人員更多自主權,這也是近年來我國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的主線之一。2014年,國務院印發《關于改進加強中央財政科研項目和資金管理的若干意見》;2015年,全國人大修訂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2018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深化項目評審、人才評價、機構評估改革的意見》,有效增強了廣大科技人員的創新動力和信心。只有向用人主體放權、為人才松綁,讓科研人員少一些羈絆束縛和雜事干擾,才能讓創新創造的血液暢快流動,讓自由探索的精神蓬勃生長。

  余興安:人才強國戰略是中國之治、中國之路、中國方案的重要體現。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廣開進賢之路、廣納天下英才,領導推動新時代人才工作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我經歷并見證了新時代人才創業創新發展的不凡征程,目睹了人才強國戰略逐步實現由追隨型、追趕型向領先型、奪標型轉變,深感振奮。

  激發活力 讓科研人員安身安心安業

  主持人:立足新的歷史起點,營造良好的人才生態,進一步激發科創活力,還需要解決哪些現實問題?

  朱永新:重點是營造有利于人才創新創業創造的制度環境。進一步優化人才引進、培育、評價激勵機制,秉持公正、客觀原則,建立不同層次、不同類別的人才評價體系。尊重規律,構筑新的科研范式,構建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人才文化氛圍,讓科技人才耐得住寂寞,從而在科研上取得突破。實現更多從“0”到“1”的突破,要高度重視潛在人才,對那些有潛力但一時業績尚不突出的人要舍得“投資”,防止人才資源的變相浪費。

  薛其坤:創新之道,唯在得人。培養造就大批德才兼備的高素質人才,是國家和民族的長遠發展大計,要把培育國家戰略人才力量的政策重心放在青年科技人才上。我很高興地看到,“十四五”首批啟動重點專項2021年指南中,有43個專項設立青年科學家項目,約占“十四五”首批啟動重點專項的80%。我建議,加強對青年科技人才的普惠性支持。在科研經費資助方面,對博士畢業5年內的青年科研人員,給予普惠性的科研啟動經費支持。同時,工資增長和福利房等應向青年科技人才傾斜,切實幫助青年人才解決生活困難。

  余興安:隨著我國科技人力資源總量持續增長,人才隊伍規模不斷壯大,如何激發人才的創新創造活力,成為科技體制改革著力解決的重點問題。2016年11月,中辦、國辦印發《關于實行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見》,對實行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的分配政策作出全面安排,讓改革紅利實打實地落到科研人員的手心里。山東理工大學教授畢玉遂就是受益者之一。他帶領團隊攻克了無氯氟聚氨酯化學發泡劑國際難題,被認定為“顛覆性技術發明”。2017年,此發明專利獲得5.2億元轉讓費用,團隊獲得約4億元。而且,根據科技人員因成果轉化獲得的現金獎勵可減按50%繳納稅款的相關政策,團隊一下子少繳7000多萬元稅款。人才是創新的根基,應想方設法讓科研人員安身、安心、安業,充分釋放創新創業活力。

  識才愛才 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源頭活水

  主持人:實施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對于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至關重要。對此,您有哪些建議?

  朱永新:濟濟多士,乃成大業。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統籌好人才自主培養與引進工作。要盡快摸清我國人才家底,區分總量緊缺和結構性緊缺,制定分類改善政策。加大領軍人才的自主培養力度,爭取涌現更多能夠自主提出重大原創科學問題、建立理論體系、形成學派的高端科學家。完善國際引才相關配套政策,提升海外人才吸引能力。同時,要平衡好國際引才和本土育才的關系,避免“重引進、輕培養,重經歷、輕能力”,營造公平競爭環境。

  薛其坤:只有不斷激活人才工作“一池春水”,才能讓“人才引擎”釋放澎湃動力。“揭榜掛帥”是當前破解科技成果轉化難、人才評價難等問題的重要手段,也是倒逼科技資源優化整合、改進科技項目組織管理方式、引導和聚集創新要素、支撐高質量發展的一種創新舉措。要做到征集“真榜”,攻關的課題要從科研一線、生產一線遇到的“卡脖子”技術問題中提煉。要做到開放“發榜”,以能力、實績為選拔標準,“讓有真才實學的科技人員英雄有用武之地”。最終,要實現通過“發榜”在更大范圍遴選“英雄”,通過“賽馬”在科研和產業領域形成更多“高峰”。

  余興安:識才愛才敬才用才,團結和支持各方面人才為黨和人民的事業建功立業,一直是黨的優良傳統。要健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新型舉國體制,充分發揮國家作為重大科技創新組織者的作用,把政府、市場、社會等各方面力量擰成一股繩,形成整體優勢。推動新時代人才工作,應堅持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確立人才引領發展的戰略地位,努力讓中華大地成為各類人才大有可為、大有作為的熱土。

  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要以人才之槳撐好高質量發展之舟,不斷開拓進取,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源頭活水,努力實現從人才強、科技強,到經濟強、國家強。

  研發人員總量從2012年的325萬人年 提高到2022年超過600萬人年 (預計),多年保持世界首位。

  當前,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參研人員中,45歲以下的占比超過80% 。

  數據來源:科學技術部等

  2021年底,全國共有2492所 技工院校,在校生超過426萬人,每年向社會輸送約百萬名畢業生。

  2021年底,全國技能人才總量超過2億人,高技能人才超過6000萬人。

  數據來源:全國總工會等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欧美中文在线视频| 无码精品国产VA在线观看| 久久午夜无码鲁丝片| 日韩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欧洲成人午夜精品无码区久久| 中文字幕夜色资源网站|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 曰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人妻少妇精品无码专区二区 | 色噜噜狠狠成人中文综合| 精品无码无人网站免费视频| 无码国内精品久久综合88| 国产精品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成?∨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 人妻少妇偷人精品无码| 国产成人无码区免费网站| 中文字幕av一区| 中文成人无字幕乱码精品区| 久久久久无码专区亚洲av| 国产成人无码AV一区二区 | 国产色综合久久无码有码| 最好看2019高清中文字幕|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影院| 国产精品一级毛片无码视频| 国产精品无码无片在线观看| 无码乱人伦一区二区亚洲一 | 无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91中文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在线资源| 欧美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乱码免费高清| 色噜噜综合亚洲av中文无码| 99久久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 日韩免费在线中文字幕| 国产亚洲美日韩AV中文字幕无码成人|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人妻最新| 亚洲最大激情中文字幕| 最近2019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a| 中文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