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授權發明專利79.8萬件 我國全球創新指數排名連續10年穩步提升
本報北京4月24日訊(記者佘穎)在國務院新聞辦24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介紹,2022年,我國知識產權創造質量穩步提升。全年授權發明專利79.8萬件,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9.4件。我國在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的《2022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中排名提升至全球第11位。連續10年穩步提升,位居中等收入經濟體之首。
在知識產權質量穩步提升的同時,我國知識產權運用效益更加凸顯。專利密集型產業增加值達到14.3萬億元(2021年值),同比增長17.9%,占GDP比重達到12.44%。版權產業增加值達到8.48萬億元(2021年值),同比增長12.9%,占GDP比重達到7.41%。2022年專利商標質押融資總額達4868.8億元,同比增長57.1%。著作權質押擔保金額達54.5億元,同比增長25.9%。
新時代,我國自主創新成果不斷涌現,科技自立自強加速推進。我國在載人航天、探月探火、超級計算機等領域創新成果不斷涌現??萍紕撔聻槲覈洕l展開辟了新領域新賽道,大大提升了發展的質量和效益。這背后,是我國在審查授權、依法保護、成果轉化、服務保障等多方面提供支撐。
申長雨表示,我國實施專利質量提升工程,針對創新主體關鍵核心技術專利布局需要,提供優先審查、集中審查、延遲審查等服務,提升專利布局的質量和效率。圍繞芯片、新能源、生物醫藥、種業等技術領域,面向中央企業、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選派知識產權專員,近距離服務科技創新全過程。
同時,我國培育26家專利導航工程支撐服務機構,布局建設104家產業專利導航服務基地,圍繞關鍵領域和前沿技術,組織開展專利深度挖掘分析,研判產業鏈風險,建設芯片、稀土等13個國家重點產業專利信息服務平臺,為科技創新尋找技術突破口、優化技術研發方案提供方向指導。
為進一步支持科技創新、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國家知識產權局聯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工業和信息化部、海關總署、市場監管總局和中國貿促會,啟動了首批國家知識產權保護示范區的遴選工作。國家知識產權局副局長胡文輝介紹,目前已從64個推薦城市(地區)中,擇優選定天津市濱海新區,上海市浦東新區,江蘇省南京市、蘇州市,浙江省杭州市、寧波市,安徽省合肥市,廣東省廣州市、深圳市,四川省成都市共10個城市(地區)開展建設。這些示范區在探索制度創新、織密保護網絡、創新監管模式、深化執法協作、強化風險防控等方面大膽創新、因地制宜,爭創知識產權保護創新舉措試驗田。
為強化政策支持,國家知識產權局等7部門共同研究了20余條示范區支持政策清單,具體包括支持知識產權快速協同保護體系建設、支持設立知識產權檢察工作聯系點和知識產權審判工作辦案點、支持開展專利申請集中審查、支持設立重大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裁決“直通車”等,并且仍在持續豐富相關支持政策,鼓勵示范區先行先試,邁開步子,大膽創新。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