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工程“新篇章”|在魯迅外婆家,感受“迅哥”的童年鄉村生活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紹興6月8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林 李崢苨 見習記者 賈驥業)“那地方叫平橋村,是一個離海邊不遠,極偏僻的,臨河的小村莊;住戶不滿三十家,都種田,打魚,只有一家很小的雜貨店。但在我是樂土。”在魯迅先生的作品《社戲》中出現過的外婆家平橋村,原型是浙江省紹興市越城區孫端街道安橋頭村。20年來,在“千萬工程”(“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實施中,這個普通的江南村莊越來越美,許多游客慕名而來體驗“迅哥”筆下的童年鄉村生活。
6月7日,浙江省紹興市越城區孫端街道安橋頭村魯迅美術學院動漫基地,前來采訪的記者觀賞魯迅文學作品系列文創產品設計展中的“魯迅說”系列潮玩盲盒。安橋頭村是魯迅先生外婆家的所在地,當地接引魯迅文化基金會、魯迅美術學院等資源,打造“魯迅外婆家”文旅IP。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崢苨/攝
舉辦水鄉社戲、開辟“迅哥菜園”、創排《夢回魯迅童年·月月夜行船看社戲》等鄉村藝術作品……近年來,安橋頭村圍繞“魯迅外婆家”IP,打造了魯迅文學場景打卡地、藝術鄉村詩意棲居地、田園童趣體驗地等特色空間,吸引了游客前來打卡學習、感受文化熏陶。
曾經的安橋頭村,就是個最普通的江南村莊。隨著“千萬工程”的實施,尤其是在2021年至今的“千村未來、萬村共富”階段中,安橋頭村入選紹興“鄉村振興先行村”實施計劃,再加上入選浙江省級美麗城鎮、未來鄉村創建等項目,該村累計籌集資金7500余萬元,打造了六大板塊31個子項目,持續擦亮“魯迅外婆家”的金名片,開拓了以文帶旅、以旅興農、以農成文的鄉村振興道路。
如今的安橋頭村,“迅味兒”貫穿了整個村莊。在魯迅外婆家故居,復原了魯迅童年與母親、外婆和舅舅們生活的場景;“弶與小鳥雀”竹弶廣場、望鄉樓、閏土的瓜田、夢回平橋公園等景觀,讓游客可以體驗魯迅的童年水鄉生活;“迅哥菜園”則讓游客體驗田園生活。
此外,這個村子還與魯迅文華基金會、魯迅美術學院合作,引進清華大學鄉村振興工作站、魯迅長孫周令飛工作室等文化基地,以魯迅文學作品及相關形象為依托,創作了形態各異的文創產品。玩偶、西瓜棋、主題書等5類文創試驗產品已制成上架,還創排了百余件《夢回魯迅童年·月夜行船看社戲》等原創鄉村藝術作品,《阿Q正傳》繪本輻射了更多群體,文化創新創造的活力不斷被激發。
6月7日,浙江省紹興市越城區孫端街道安橋頭村“魯迅外婆家”書法站,村民正在練習書法。這里已被納入老年開放大學銀發互助項目,還常舉辦百姓書法展等文化活動。當地在鄉村植入“大眾書局”、文化驛站、鄉村文化禮堂等方便快捷的公共文化空間,村民自發在戲臺上表演,在書法站切磋技藝。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崢苨/攝
魯迅先生曾在作品中多次提及家鄉許多地方流行社戲。2022年,安橋頭村發起舉辦了一場“水鄉社戲”,五六天的活動每天都能吸引到一兩千名游客,村里打算以后每年都要辦“水鄉社戲”,要繼續把“魯迅外婆家”的IP打造出名氣和商業價值。
“農民主體、市場運作、多方參與、特色發展”的方式和原則既樂了八方游客,又富了一方百姓。據介紹,2022年,安橋頭村共接待游客4萬余人次,村集體經營性收入同比增長30.88%,成功入選浙江省首批強村富民鄉村。
“村容村貌已經大大改善,IP形象也打造好了,現在我們最大的目標就是怎么吸引和服務號游客。”孫端街道駐安橋頭村指導員俞章澤告訴記者,安橋頭村最近的計劃是開發“迅哥的樂園”,這是一個青少年研學項目,他們希望能有更多家長帶著孩子來到“魯迅的外婆家”,體驗鄉村生活,感受文化熏陶。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