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懲嘩眾取寵的流量騙子
作者:趙志疆
針對“千萬元尋狗啟事”一事,河南省鄭州市公安局鄭東新區分局7月11日發布通報稱,該尋狗啟事系某傳媒公司法人楊某冰所杜撰,其后公益人士馬某在未核實的情況下擴散,而楊某冰其后又指使朋友王某聯系媒體發布“狗已在警方協助下找到”等不實信息。警方依法對違法行為人楊某冰處以行政拘留15日處罰;對馬某、王某進行批評教育,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近日,一則“天價尋狗啟事”引發網友關注。其中表示,“提供重要線索者獎勵200萬元人民幣,找到并平安歸還者愿給予1000萬元人民幣”。這到底是一條什么樣的狗,它的主人又是一個什么樣的人?令人咋舌的天價懸賞背后,這些問題引起了不少網友的好奇,“天價尋狗啟事”也因此迅速成為網絡焦點。
就在網友對此感到一頭霧水時,有后續消息表示,“狗已經找到”“狗主人支付了5000元酬勞”。說好的“懸賞千萬”變成了“5000元酬勞”,此事再次引發各方熱議,法律界人士也紛紛剖析其中可能存在的法律問題。隨著警方通報的發布,大家才吃驚地發現,原來這一切都是精心策劃的騙局。
從“天價尋狗啟事”引發關注,到“狗已找到并給了5000元酬勞”引發爭議,再到事件被通報,相關人員被行政拘留……回顧此次事件的全部過程,可謂鬧劇一場。作為某傳媒公司法人,楊某冰將無良自媒體的拙劣行徑演繹得淋漓盡致:嘩眾取寵旨在騙取流量,造謠生事只為火中取栗。
楊某冰為吸引關注杜撰天價尋狗內容,在引發網絡關注后,楊某冰又安排他人繼續發布不實信息,試圖以此轉移公眾視線。楊某冰的這種拙劣行徑,不僅消費了網民對尋狗事件的關心,更占用了大量公共資源,造成了嚴重的不良影響。在此過程中還要看到,多家自媒體未經核實就發布相關信息,助推了事件進一步擴散。
網絡謠言之所以頻頻出現,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有些人容易盲從情緒、放棄思考。依托于發達的社交網絡,網絡謠言的蔓延速度堪稱驚人,此事給人留下的警示是,“得言而察”不僅是一種能力,更是一種態度——包括各類自媒體在內,在轉發相關信息的時候,每個人承擔的都是信息發布的公共責任。只有擦亮眼睛,才能避免偏聽偏信,不至于輕易跌入別人精心設置的“流量陷阱”。
近日,《關于加強“自媒體”管理的通知》發布,明確規定對制作發布謠言,蹭炒社會熱點事件或矩陣式發布傳播違法和不良信息造成惡劣影響的“自媒體”,一律予以關閉,納入平臺黑名單賬號數據庫并上報網信部門。對照此次事件,“自媒體管理13條”直擊要害——讓違規行為無利可圖,讓造謠生事無處藏身,才能維護網絡秩序、保障公共利益。
近年來,自媒體為了博眼球而杜撰負面事件引發輿論關注的事件頻發,不僅嚴重擾亂網絡生態,而且也成為滋生互聯網犯罪活動的“溫床”。當前,互聯網業務已經進入內容至上的下半場,只有嚴格規范各類內容創作者的行為,才能少一些嘩眾取寵的流量騙子,多一些優質的內容供給。(趙志疆)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