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邯鄲發現一組響堂山石窟老照片
中新社河北邯鄲7月25日電 (記者 王天譯 李曉偉)河北省邯鄲市峰峰礦區文物保護中心(響堂山石窟研究院)25日透露,文保人員近日整理庫存資料時,發現一組響堂山石窟及附近文化遺跡的原版老照片。專家認定這組老照片拍攝于1935年,反映了當時響堂山石窟佛造像的保存狀態,對響堂山石窟考古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響堂山石窟位于峰峰礦區太行山支脈,分南北兩處,因石窟群在山腰,人們談笑走動均能發出鏗鏘回聲,傳名響堂山石窟。它開鑿于北齊年間,距今已1400多年,響堂山石窟現存31個洞窟(其中北響堂山22個,南響堂山9個),大小造像4300余尊。1961年,中國公布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響堂山石窟和敦煌石窟、云岡石窟、龍門石窟等一起入選。
據介紹,新發現的老照片共計96張。其中,包括南響堂山石窟32張,老爺山摩崖石刻1張,南響堂山石窟周邊文化遺跡8張,北響堂山石窟26張,北響堂山石窟周邊文化遺跡1張,水浴寺石窟11張,附近其它文化遺跡17張。
據峰峰礦區文物保護中心研究室主任馬懷如介紹,通過對歷次響堂山石窟考察照片的認真比對、反復甄別,認定這組老照片為1935年北平研究院專家徐炳昶、顧頡剛、龔元忠、馬豐來響堂山石窟考察時所拍攝。
“現在南響堂山第二窟,只能看到殘存的佛像頭光。但此次發現的老照片上,卻能看到較為完整的一佛、二菩薩、二緣覺、二弟子造像,可以彌補之前影像記錄缺失的遺憾。”馬懷如說,本組老照片真實反映了1935年前后響堂山石窟佛造像的保存狀態,對響堂山石窟考古研究具有重要意義。(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