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現代化的京津冀實踐】京津冀就醫結算“一卡通行”讓群眾更有“醫靠”
中國青年網北京8月22日電(記者 安俐)“幾年前在天津就診,需要開轉診證明。今年來天津看病能直接刷卡就醫,不用開轉診證明,也不用備案了,方便了不少。”近日,在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異地醫保門診聯網結算窗口,53歲的河北涿州市民荊建華這樣對記者說。
醫療機構之間檢查檢驗結果互認、異地就醫“一卡通行”……近年來,京津冀三地醫療資源共享不斷推進,不僅為患者節省了來回奔波的時間成本,也大大減輕了患者的經濟負擔。
今年,京津冀三地醫保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開展京津冀區域內就醫視同備案工作的通知》,明確自2023年4月1日起,京津冀三地參保人員在京津冀區域內所有定點醫藥機構住院、普通門診、門診慢特病就醫、購藥等,均視同備案,無需辦理異地就醫備案手續,即可享受醫保報銷待遇,參保人員因門診慢特病就醫的,需按照參保地規定辦理資格認定及登記手續。天津參保人的醫保就醫憑證在北京市和河北省實現“一卡通行”,促進群眾異地就醫報銷更加方便快捷。“下一步,將對新增機構按照既有要求和信息化改造等標準來進行‘復制’,更好地滿足京津冀參保人員對醫保公共服務的需求。”天津市醫療保障局待遇保障處處長張濤介紹。
據了解,截至目前,天津已累計開通異地就醫住院定點醫療機構446家,開通普通門診直接結算定點醫療機構1301家、定點零售藥店32家,開通門診慢特病直接結算定點醫療機構399家。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