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部:結合“大思政課” 推動文物、非遺進校園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2月21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吳曉東)愛國主義教育法從2024年1月1日起實施后,如何從傳承文化根脈、弘揚民族之魂的高度,通過推動文物的活化利用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弘揚,更好地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發掘文物和非物質文化遺產所蘊含的愛國主義精神?
在今天上午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共同舉辦的愛國主義教育法實施新聞發布會上,文化和旅游部政策法規司一級巡視員周久財表示,文旅部將認真貫徹實施愛國主義教育法,持續推進革命文物等文物古跡、傳統技藝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紅色資源的發掘與利用工作,推動愛國主義教育。支持革命紀念館、博物館、非遺館利用數字化技術增強展示效果,結合“大思政課”優質資源建設推廣工作,推動文物、非物質文化遺產走進校園;發掘紅色文化的時代內涵和精神價值,組織開展紅色旅游相關品牌活動,推動紅色旅游融合發展示范區建設,發揮紅色資源教育功能,凝聚奮斗新征程的強大精神力量;持續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創造更豐富、更具吸引力的文化遺產資源旅游項目和產品,讓旅游成為人們感悟中華文化、增強文化自信、激發愛國熱情的過程。
周久財同時表示,在革命文物利用方面,不斷完善和提升革命舊址、紅色紀念地的教育功能;有序推進革命文物數字化保護與利用工作,指導各革命紀念館創新陳列展覽內容,構建線上線下相融合的“云”展覽傳播體系;批復重慶紅巖革命歷史博物館、渡江勝利紀念館、中共一大紀念館等7家革命博物館、紀念館的館藏珍貴革命文物數字化項目;推進建設革命紀念館紅色基因傳承云平臺,加強紅色資源數據互聯互通。
在紅色資源利用方面,發布“建黨百年紅色旅游百條精品線路”;連續舉辦四屆“全國紅色故事講解員大賽”并開展“百名紅色講解員講百年黨史”宣講活動;聯合相關部門制定《用好紅色資源培育時代新人 紅色旅游助推鑄魂育人行動計劃(2023-2025年)》,連續舉辦十三屆全國大學生紅色旅游創意策劃大賽,推進“紅色旅游進校園”;遴選山西省長治市武鄉縣、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等10家單位作為全國紅色旅游融合發展試點單位。
在非物質文化遺產利用方面,推動非遺不斷融入現代生活,舉辦中國非遺博覽會、中國成都國際非遺節、中國原生民歌節、“新疆是個好地方”非遺展等全國重點非遺宣傳展示活動;推動非遺進校園,面向青少年學生組織豐富多彩的非遺活動,支持中國青年網連續三年開展全國“非遺進校園”優秀實踐案例征集宣傳活動。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