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力、增信心 將政策“含金量”轉化為民營經濟發展高質量
央視網消息:隨著各項宏觀調控政策持續落地顯效,今年前兩個月,民間投資增速由負轉正。展望全年,中國在投資領域是否可以繼續保持這樣的增勢?今年中國投資都有哪些特點?一起來看專家分析。
1—2月,民間投資同比增長0.4%,2023年全年為下降0.4%。其中,扣除房地產開發民間投資的民間項目投資同比增長了7.6%,制造業民間投資增長11.6%,增速高于全部制造業投資2.2個百分點;基礎設施民間投資增長7.9%,增速高于全部基礎設施投資1.6個百分點。分行業看,住宿和餐飲業、采礦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民間投資增長較快。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郭麗巖表示,中央和地方下達了一系列的培育壯大民營經濟、激發民間投資活力的政策舉措,為民間投資提供了更多的市場機會,優化了營商環境,提供了更好的要素保障,進一步增強了民間投資者的活力和信心。
專家表示,今年我國還將指導地方實施好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新機制,最大力度鼓勵和支持民營企業參與國家重大工程項目和補短板項目建設,為民間投資提供了更多的市場機會。
郭麗巖介紹,支撐投資平穩增長的積極因素和有利條件進一步增多,政府投資的杠桿作用和重大項目的帶動力進一步增強,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相關領域有望形成新的增長點,系列支持民營經濟的舉措落實落細,民間投資的活力和動能進一步增強。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