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中國國際軟件發展大會召開
中新財經5月10日電 由中國軟件行業協會主辦的2022中國國際軟件發展大會(簡稱“軟發會”)暨第五屆中國軟件產業年會10日在線上舉辦。本屆軟發會圍繞“數字經濟新時代--軟件產業賦能高質量發展”主題,盛邀產業主管部門領導、兩院院士、國內外軟件領域知名專家、行業組織和機構代表等相聚云端。全國各地方軟件行業協會和中國軟協海外辦事處以分會場的方式在線參會。
本次大會高峰論壇分為“前瞻、機遇、共識”“開源、開放、融合”“新動能、新賽道、新模式”三個篇章。會議同期舉辦三場線上平行論壇,包括成果發布會、開源雨林企業開源合規與實踐分論壇和中國軟件項目管理分論壇。
工信部信發司副司長江明濤談到下一步重點工作。一是堅持深化應用牽引,聚焦船舶、航空航天、電子等重點行業,金融、建筑、能源等重點領域,加強關鍵軟件應用推廣。二是聚力攻關關鍵軟件,繼續補齊基礎軟件、高端工業軟件等領域短板弱項,前瞻布局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興領域長板優勢。三是加快繁榮產業生態,繼續推動建設高水平開源基金會,培育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開源項目與開源社區。四是持續優化產業環境,切實落實各項惠企政策,強化軟件價值導向。
大會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廖湘科強調,希望通過大會促進全行業樹立統籌發展和安全意識,推動社會資源集結、聚焦攻關方向,加快對關鍵技術的重點突破,為加快建設現代產業體系貢獻力量。
北京市經信局副局長王磊提出,下一步北京市經信局將加快建設數據原生的城市基礎設施,推動全感知城市建設;加快建設全球數字技術策源高地,聚焦突破基礎軟硬件、基本算法、量子科技等卡脖子和前沿核心技術;加大政策支持,加快發展人工智能、網絡安全、工業互聯網以及新一代的數字化出行、健康服務、金融、能源、數據支撐的研發和知識生產等新興產業集群;加快建設數字經濟對外合作開放高地,加快數字貿易示范區和數字貿易港建設。
中國軟件行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副校長呂衛鋒表示,中國國際軟件發展大會是目前國內第一個由非政府機構主辦的軟件行業的國際性會議活動,旨在打造成為集會、展、賽三位一體的高端品牌活動,為支撐國家戰略做出貢獻。
中國科學院院士王懷民在主旨報告中提出,全球軟件科技與產業發展是一個“由專到通”再“由通到廣”的演變過程,解決特定領域問題的專用軟件通過其泛在能力演變為通用技術,形成滲透性對全社會產生影響。隨著人機物融合的泛在計算時代到來,將產生“由專到通”巨大的技術生態變遷,出現新的超節點。對于我國而言是一個重大機遇。
中國工程院院士、阿里云創始人王堅闡述了“城市大腦”的四個要素。一是信息系統,系統沉淀了海量數據而數據質量決定著工作質量。二是中樞系統,新的軟件架構要保證多主體平臺跟系統間實現互通互聯。三是數字駕駛艙,它是無處不在的“大屏幕”背后的邏輯,也是數字治理的第一現場。四是場景,城市大腦可通過跨部門、跨系統協同,極大降低城市治理中的資源消耗。
中國工程院院士邱志明講到,導航技術作為人類全方位活動的重要支撐和國防安全的關鍵裝備,已經深度應用到海上艦船導航、無人系統導航等領域。隨著計算科學重大問題多點突破,仿生導航技術、量子導航技術等成為了研究的新領域。其中,仿生導航技術在算法與器件上有很大發展空間;量子無源導航系統是利用量子傳感器設備的高精度進行定位,無需外部信號,可實現自身檢測的高敏感性。
成果發布會上,中國軟件行業協會啟動《中國軟件根技術發展白皮書》(操作系統冊)項目,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計算機學院高小鵬副院長發布《全國青少年人工智能應用與創新能力評測標準》,中國軟件行業協會項目管理專委會發布《軟件及信息服務業企業項目管理能力評估(CPMM)》等。(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