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水稻插上智慧“大腦” 5G助力鄉村振興
中新網柳州6月10日電 (林馨 韋健)10日,芒種過后,廣西柳州市柳城縣的古砦仫佬族鄉大戶村里,村民們和往年一樣開始繁忙地勞作。與往年不同,今年農民不僅僅憑經驗估算施肥,而是利用5G賦能水稻種植進行精準施肥。
在柳城古砦仫佬族鄉智慧種植能力提升示范區里,一臺臺土質、氣象采集設備安裝在田間,水質監控設備則安裝在水塘里。這些設備為水稻種植插上智慧“大腦”,通過互聯網將數據傳到信息中心。“這塊田要施氮肥,那塊田要施鉀肥……”農民施肥時,便根據水稻智慧種植管理平臺的數據指導意見,為每一塊田進行精準施肥。
2021年以來,柳城縣大力推進“5G+數字鄉村”試點工作,并以糧食生產基地為載體,打造古砦仫佬族鄉智慧種植能力提升示范區。中國移動柳州分公司將高清攝像儀、多功能氣象站、智能數據采集儀、微型氣象站等100多臺套先進的物聯網、數字化設備安裝到古砦仫佬族鄉的田間地頭。
通過標準化種植管理系統、作物生長模型、物聯網設備管理系統、水稻溯源管理系統、氣象蟲情災害監測系統、溫室大棚智慧育種系統等。如今,一系列以5G為基礎的數字化技術在示范區應用后,覆蓋水稻種植區1.75萬畝。
柳州移動項目經理鄧威介紹:“現在僅僅是施肥,今后通過田間的各種物聯網設備還可監測溫度、風向、土壤墑情、稻田長勢、病蟲害等各類指標,并實時反饋到水稻智慧種植管理平臺上。”整個生產過程,技術人員將根據指標情況及算法分析,制定生產計劃發送給農戶,農戶則根據平臺數據指導生產。
近年來,隨著智能科技的不斷發展,智慧農業成為現代農業生產中的重要技術手段。廣西南寧市鼓勵各農業科技公司加強產學研結合,特別是在精準種植、病蟲害防治等5G+智慧農業應用已初見成效。同時,以“農業數字化”與“農業精細化”為目標,加大力度推動5G+農產品直播、5G+智慧農業新業態等方面,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與農村創新創業、農業生產經營管理等鄉村振興建設加速融合滲透。(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