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公募“排位戰”僅剩三天 萬家基金旗下產品暫獨霸權益類前四強
本報記者 王思文
權益類基金市場將迎“期中考”。《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盡管基金凈值波動不斷,但截至6月27日(下同),仍有448只權益類基金產品收獲正收益。從回報率來看,排名前三的權益基金回報率均超過30%。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業績較為突出的權益基金在重倉股、重倉行業上重合之處較少,“打法”各不相同。
投資是一次長跑。記者發現,若將業績考核周期拉長至三年,98.24%的權益基金均能斬獲正收益,更有742只產品過去三年收益翻番。業內人士表示,公募基金行業堅持長期深度研究、不斷創造投資價值,從而實現長期穩健發展,是公募基金長期斬獲超額收益的內在核心驅動力。希望投資者結合自身實際情況理性投資,堅持長期投資理念,避免短期盲目投資帶來的不必要虧損。
上半年權益類基金冠軍
已被萬家基金“鎖定”?
若論上半年主動權益類基金“奪冠”的最大熱門,萬家基金基金經理黃海管理的權益基金當仁不讓。據《證券日報》記者持續觀察,其管理的3只基金已連續領跑多月,目前獨攬上半年權益基金業績排行榜前三。
具體來看,這三只基金分別是萬家宏觀擇時多策略混合、萬家新利靈活配置混合和萬家精選混合A,上半年基金凈值增長幅度分別達到41.18%、36.41%和31.16%,與第四名至少拉出6個百分點的差距。
然而,今年“買中”上述三只基金的基民并不多。最新公告數據顯示,萬家宏觀擇時多策略混合、萬家新利靈活配置混合和萬家精選混合A的持有人合計僅有7.77萬戶。
從黃海的配置思路來看,地產板塊一直是他的“偏愛”,自2021年三季度起,黃海開始大力配置煤炭股。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萬家宏觀擇時多策略混合前十大重倉股包括陜西煤業、保利發展、淮北礦業、山煤國際、潞安環能等。上述三只基金自黃海上任以來的回報率分別為16.26%、22.19%和18.59%,任期均為1年9個月左右。
除黃海管理的三只基金外,萬家基金旗下另一位基金經理章恒管理的萬家頤和靈活配置混合暫居上半年權益業績榜第四名,斬獲26%的收益率。暫居前十榜單的還有金元順安元啟靈活配置混合、中信建投低碳成長混合、中銀證券價值精選混合、財通資管新能源汽車混合型發起式、中庚價值品質一年持有期混合、金信轉型創新成長混合發起式,現任基金經理分別是繆瑋彬、周紫光、白冰洋、邵沙錁、丘棟榮、楊超,截至6月27日,這6只基金在上半年分別斬獲了12%至19.3%的回報率。
整體來看,今年以來共有448只基金收獲正收益,回報率超10%的基金共有19只。
需要注意的是,在公募基金領域,名噪一時的“黑馬”常有,而持續領跑的常勝將軍卻不常有。目前,權威基金評級機構通常會將考核周期拉長至三年、五年,以評價基金經理的“長跑能力”。據記者統計,截至6月27日,成立滿三年的3079只主動權益類基金中,有3025只產品過去三年收益為正,比例達到98.24%,更有742只產品過去三年收益翻番。
上半年基金經理
配置“打法”大不同
“勝負乃兵家之常”,公募基金市場亦如此。而在市場震蕩、波動不斷的背景下,記者發現,基金經理今年上半年在投資配置上“打法”各有不同,不再趨于一致。
例如,在市場行情波動較大的一季度,中庚基金旗下百億級基金經理丘棟榮大手筆自購旗下基金,并明確表態看好港股的系統性投資機會。從中庚價值品質一年持有期混合基金的調倉情況來看,丘棟榮在一季度大舉增配港股,同時關注銀行、有色金屬、醫藥生物等多個能力圈范圍內的板塊;曾一度被稱為“櫥窗基金”的金元順安元啟靈活配置混合打法有所不同,基金經理繆瑋彬的基金持倉保持著較高的分散度,今年一季度末前十大重倉股持倉比例僅為10.1%,其在個股和行業選擇方面著重考慮估值水平等因素;中信建投低碳成長混合A的基金經理周紫光則更關注低碳領域的優質個股。
值得注意的是,暫列上半年權益類基金收益“前十”的基金經理中,丘棟榮管理的基金規模較大,最新管理規模已超過200億元,其余基金經理同樣有著豐富的投資經驗,但管理規模較小,章恒、繆瑋彬、周紫光的在管規模分別為6.66億元、7.73億元、11.88億元。未來,這些基金經理管理的“小而美”基金或將迎來更為廣泛的關注。(證券日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