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國內

教育信息化穩步推進 農村孩子“融入”名校課堂

發布時間:2022-07-07 15:05:00來源: 人民日報

  教育信息化穩步推進,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不斷擴大——

  農村孩子“融入”名校課堂(一線調研)

  核心閱讀

  近年來,隨著教育信息化穩步推進,城鄉、區域數字差距逐漸縮小,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不斷擴大。越來越多的農村孩子通過互聯網“融入”名校名師的課堂,看見了更廣闊的世界。

  一塊塊屏幕展現大千世界,一根根網線連起城鄉課堂。

  近年來,隨著教育信息化穩步推進,城鄉、區域數字差距逐漸縮小,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不斷擴大。越來越多的農村孩子通過互聯網“融入”名校名師的課堂,看見了更廣闊的世界。

  網絡全覆蓋

  “互聯網拓展了農村孩子獲取知識的渠道,促進了鄉村教育發展”

  窗外,郁郁蔥蔥,一派夏日光景。教室內,氣氛熱烈,孩子們有些興奮。

  11歲的米百靈認真地看著教室前的大屏幕,屏幕上,是千里之外熱帶雨林的直播投影。這是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市宣和鎮東臺學校的一節多媒體美術課。

  從小黑板到大教室、電子屏,東臺學校近年來變化不小。“互聯網拓展了農村孩子獲取知識的渠道,促進了鄉村教育發展,給孩子們打開了一扇向外看的窗。”美術老師李雅男感慨。

  “原來熱帶雨林是這個樣子的。我要好好學習,走出村子,去看看真正的雨林。”米百靈攥著彩筆,在本子上畫下一片大大的云朵。

  加快推進學校網絡基礎設施建設,改善網絡教學環境,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礎。據了解,2020年底,全國中小學(含教學點)互聯網接入率就已達到100%,未聯網學校實現動態清零。截至2021年底,全國已有99.5%的中小學擁有多媒體教室,數量超過400萬間,其中87.2%的學校實現多媒體教學設備全覆蓋。

  如今在東臺學校,多媒體電教室里的在線課堂頗受歡迎。數學老師李筠儀在講概率統計,幾塊顯示屏圍繞著教室,學生們坐在其中,全神貫注地看著屏幕里的3D模型。

  與這堂數學課遠程連線的,是寧夏一所重點學校——銀川市唐徠回民中學。上半段課程結束后,唐徠回民中學的老師將繼續講授。“這樣的在線課,我們一周至少上10節。教育信息化打破了資源壁壘,讓學生接觸到更多優質內容。”授課結束,李筠儀輕點幾下,多媒體顯示屏上,不僅有本堂課的課程回顧,更多相關的教學視頻也展現出來。

  “信息技術助力教育公平,需要建立在鄉村學校帶寬充足、實際使用條件有保障的基礎之上。”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張志勇認為,應充分調動各方參與建設的積極性,推動網絡提速降費,打通信息化“最后一公里”。

  優質資源倍增

  “在網絡課堂里,大家可以自由選擇感興趣的老師和課程”

  輕點鼠標,打開“釘釘”軟件,找到“河北省石家莊市新華區教育局在線公開課”,進入名師課堂,選擇線上課,不一會兒,屏幕上便出現了老師講課的畫面。

  石家莊市前杜北學校二年級學生張垚亭坐在書桌前,一邊仔細聽講,一邊認真做著筆記。

  屏幕上授課的,是有著20余年從教經驗的石家莊市機場路小學老師王玉玲。前不久,經過新華區教育局審核,王玉玲的這堂課被上傳到網上,供學生們隨時學習。

  “王老師講得很有意思,不知不覺一節課就過去了。”在家便能聽到“名師課堂”,張垚亭非常興奮。

  為推進教育均衡,助力優質教育資源下沉,去年9月,新華區教育局開設了在線公開課專欄,定期上傳優質課程,借助網絡搭建起城鄉共享教學資源新路徑。

  “對于我們這樣的鄉村學校來說,網絡學習已成為輔助日常教學的重要一環。”前杜北學校老師郜雪艷說,“當孩子們和屏幕里其他學校的學生一起學習的時候,他們特別開心。而且在網絡課堂里,大家可以自由選擇感興趣的老師和課程,這大大提高了孩子們的學習興趣。”

  “在線公開課不少是專門為鄉村孩子設置的。在錄制課程的時候,也會著重考慮基礎薄弱學生的接受程度。”王玉玲介紹,錄制一堂網課通常要準備一周時間,“為確保課程質量,錄課之前,教研組的同事會共同研討、編寫教案,力求將最好的精品課呈現給孩子們。”

  “持續增加優質教育資源供給,保障教育薄弱地區學校師生共享優質資源,教育信息化大有可為。”教育部科學技術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借助“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大量優質數字教育資源得到整合開發,參與教師2100多萬人次,分享2012萬堂課,內容涵蓋整個基礎教育階段。此外,前不久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正式運行,提供19個版本450冊次教材的課程教學資源共17492條,廣大師生可自主免費使用。

  信息技術融入教學

  “信息化手段為教師提供了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方法,為課堂注入更多活力”

  “同學們,你們了解柳宗元的生平嗎?請大家先看一段動畫。”在湖南省郴州市桂東縣清泉鎮清泉學校,語文老師周海燕打開精心制作的課件,講授課文《小石潭記》。

  “動畫片生動有趣,引人入勝,很快就能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比干巴巴地講述效果好得多。多媒體教學功不可沒。”周海燕說。

  而一年多前,在周海燕剛成為老師時,教室里那塊巨大的“白板”對她來說還只是一個擺設。“一支粉筆加一本教案,課堂反饋不盡如人意。”周海燕為此很傷腦筋。

  去年9月下旬,事情有了轉機。周海燕參加了“國培計劃”桂東縣中小學信息技術2.0提升工程工作坊研修活動。經過線上線下培訓,她學會了收集網絡教學資源,制作多媒體課件,多元呈現語文知識點。

  “鄉村學校面臨師資力量薄弱、教學水平不高的問題。信息化手段為教師提供了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方法,為課堂注入更多活力。”清泉學校校長陳斌說,“我們把網上優質課程作為教師研修、能力培訓、日常考核的重要內容,引導和激勵教師學習借鑒優質課程案例,優化教學設計,豐富教學內容,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據教育部科學技術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全國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累計培訓教師1000多萬名,教育廳局長和中小學校長教育信息化培訓班、“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培訓班等累計培訓3萬余人,全國有超過80%的中小學學科教師利用信息技術開展教學活動,教師信息素養和應用能力穩步提升。

  經過研課、磨課、接受專家指導,如今周海燕掌握了不少與學生互動的“妙計”,教學能力進一步提升。“針對比較晦澀難懂的學科知識,我會設計一些小游戲,讓學習更有趣味性。”周海燕說,“信息技術融入課堂教學后,學生們更喜歡上語文課了,學習效果也更好了。”

  本報記者 秦瑞杰 邵玉姿 王云娜 丁雅誦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无套中出丰满人妻无码| 国产三级无码内射在线看| 日韩AV无码久久一区二区| 最近2019年中文字幕6| 精品人妻无码专区中文字幕| 亚洲午夜无码久久久久| 中文字幕高清有码在线中字| 无码专区一va亚洲v专区在线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无码麻豆| 日日摸日日碰夜夜爽无码| 免费A级毛片无码无遮挡内射 | 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在线| 少妇中文无码高清| 草草久久久无码国产专区| 日韩精品久久无码人妻中文字幕 |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蜜桃网站| 亚洲欧美精品一中文字幕| 精品无码国产自产拍在线观看蜜|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国产| 无码中文字幕日韩专区视频| 亚洲日产无码中文字幕| 精品人妻无码区在线视频| 中文字幕在线看日本大片| 亚洲精品一级无码中文字幕| 最近中文字幕免费mv在线视频| 久久最近最新中文字幕大全| 中文字幕第3页| 中文无码不卡的岛国片| 免费A级毛片无码A∨免费| 国产亚洲大尺度无码无码专线| 蜜桃无码AV一区二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AV无码|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水牛影视|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 亚洲日韩欧美国产中文| 免费A级毛片无码A∨免费|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成人| 精品欧洲AV无码一区二区男男|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无码精品| 久久精品?ⅴ无码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