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向中醫傾斜 將中藥飲片等納入支付范圍
中新網濟南7月8日電 (孫婷婷 陳心儀)山東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向中醫傾斜,將符合條件的中藥飲片、中藥配方顆粒、治療性醫療機構中藥制劑按規定納入醫保支付范圍,提高中藥產品市場競爭力。同時,該省將中醫特色優勢項目和適宜新技術納入醫保支付,符合規定的中醫治未病項目、煎藥費等自費中醫項目允許通過醫保個人賬戶支付,滿足民眾就醫和中醫診療技術發展需要。
山東省人民政府7日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該省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示范區建設情況。山東省醫療保障局一級巡視員仇冰玉介紹說,該省醫保總額將向中醫醫療機構和中醫醫療機構牽頭組建的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傾斜,推動中醫藥醫療資源下沉。同時,DRG/DIP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向中醫傾斜,引導醫療機構開展中醫優勢病種診療服務。
“山東統一取消目錄內中藥飲片個人先行自付比例,推廣日間中醫醫療服務模式,讓民眾得到實惠。”仇冰玉稱,參保患者在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住院使用中醫藥治療,合規醫療費用醫保報銷比例不低于85%。“山東還將優先調整療效明顯、特色突出、體現勞務價值的中醫項目價格,放開知名專家診察費、中藥熏洗治療等項目價格。”
山東是人口大省、文化大省、資源大省和經濟大省,也是中醫藥大省,中醫藥特色優勢突出。山東省衛生健康委二級巡視員賈青順介紹說,在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建設中,山東力爭到2025年,在縣級中醫醫院二級甲等達標建設、縣域“智慧共享中藥房”、基層中醫藥服務提供、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中醫館(國醫堂)等十個方面實現全覆蓋。
賈青順透露,山東將在政府辦綜合醫院、婦幼保健院、傳染病醫院全部設置中醫臨床科室,建立健全中西醫結合制度,推廣中西醫結合診療模式。此外,該省還將推動政府辦二級以上中醫醫院全部設置治未病科,健全中醫藥治未病服務體系。“三年內,山東將推廣中醫治未病干預方案50個,中醫藥特色康復方案和技術規范20項。中醫臨床優勢技術操作規范50項和優勢病種診療方案100個。”
山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副局長林炳勇表示,該省加強中藥質量監管,實施”中藥突破“計劃,通過扎實開展中藥飲片、中成藥生產企業專項整治,對全省中藥生產企業實施全覆蓋監督檢查。同時,該省將組織開展生產企業中藥鑒別能力評估及專題培訓,指導企業提升質量把控能力,督促中藥生產企業嚴把源頭藥材質量關。據悉,山東中藥飲片抽檢合格率逐年提高,2021年中藥飲片抽檢合格率98.92%。
山東近日審議通過《山東省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示范區建設方案》。根據《方案》,該省將著力推動中醫藥向養生保健、健康食品、康養旅游、健康養老等領域跨界延伸,構建“中醫藥+”融合發展新格局。該省將挖掘齊魯藥膳傳統文化,擦亮“中華廚祖、伊尹故里”名片,結合山東道地藥材優勢和地方特色飲食習慣,制定山東藥膳標準和目錄。同時,支持開發緩解疲勞、增強體質、術后恢復、四時養生等個性化藥膳食品,推進中醫養生食療產業發展。
據了解,山東是中醫藥大省,中醫藥特色優勢突出。該省在全國率先開展中醫優勢病種按病種收付費,省級推廣病種達到20種,數量全國最多。截至目前,該省現有中醫類醫療機構5072個,從業人員9.95萬人,床位7.22萬張,建有中醫醫院357家,其中三級中醫醫院33家,已基本建立起覆蓋16市所有縣(市、區)的融預防、醫療和康復于一體的中醫藥服務體系,資源總量居全國前列。(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