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青年在廣州南沙任普法講師 為逾兩千師生上法治課
中新網廣州9月26日電 (記者 王堅)“我既是一名普法講師,也是一名澳門與內地法治文化交流的使者,承擔了澳門與內地法治文化交流的神圣使命。”全國青聯澳區委員、澳門青年事務委員會委員、澳門執業律師、粵港澳大灣區律師程嘉雯26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廣州市南沙區委全面依法治區委員會守法普法協調小組日前印發了“八五”普法講師團成員名單,16名港澳青年入選該名單,程嘉雯就是其中之一。她于日前走進廣州市南沙北達技工學校,通過“線上+線下”方式為全校2000余名師生上了一堂生動的法治課,受到了全體師生們的一致好評。
“港澳普法講師在授課過程中,可以對粵港澳三地法系進行比較,通過對比分析,學生對內地法律的理解更加透徹,同時能更加全面地了解三種法系,對增強學生的法治意識具有重要意義。”北達技工學校郭穎慧老師說。
據了解,程嘉雯不僅是南沙區“八五”普法講師團的成員,還是該校的法治副校長。擔任法治副校長以來,程嘉雯積極履行法治副校長職責,將澳門校園依法治理的經驗融入該校的法治建設中,成效已顯。
與程嘉雯一樣,另有15名港澳青年也積極投身普法工作一線。他們深入機關、單位、農村、社區、學校開展有特色、接地氣的宣講活動,大力宣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講好法治故事。
據統計,被聘為“八五”普法講師團成員這一個月以來,16名港澳青年通過講普法課、擺法治攤等多種形式開展法治宣傳活動20多場次,為港澳、內地居民提供法律咨詢服務逾百人,有效解決了不同法系法治需求的問題。
今年初,南沙區委區政府印發了《關于開展法治宣傳教育的第八個五年規劃(2021-2025年)》,在全國率先提出要促進粵港澳大灣區法治文化交流。為落實這一任務要求,南沙區在制度方面進行了諸多創新,例如在全國率先允許港澳律師兼任中小學校法治副校長、率先聘任港澳人士擔任“八五”普法講師。
南沙區司法局負責人表示,港澳人士深度參與普法工作,促進了大灣區法治文化交流,為南沙打造規則銜接機制對接高地奠定了良好的法治文化氛圍。(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