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共享單車成低碳出行主力:全年日均騎行量36萬人次
中新網哈爾濱11月7日電 題:哈爾濱共享單車成低碳出行主力:全年日均騎行量36萬人次
中新網記者 王琳
11月7日“立冬”,為保障市民冬季出行安全,中國高寒地區哈爾濱的共享單車陸續回倉保養。2022年運營期,哈爾濱市日均騎行量36萬人次,以低碳出行助力城市減碳。
日均36萬人次參與騎行“減碳”
隨著冬季的到來,共享單車在極寒多雪的哈爾濱有回倉保養的季節性運營特點。一是避免冰雪路面帶來安全隱患,二是防止車輛停放影響道路清雪,三是將對車輛進行“洗澡”“體檢”等維護工作。
回顧2022年運營期,哈爾濱市城管局執法調度處處長白華飛介紹:“哈爾濱全年累計騎行量6000萬人次,日均騎行量36萬人次,同比去年增長了8%。這些騎行者通過低碳出行方式,為創建綠色低碳城市做出了貢獻。”
作為一種新型綠色環保共享經濟,騎行共享單車是助力“雙碳”目標的“個體貢獻”。每臺共享電單車每年可減碳0.2噸,目前中國共投放共享電單車800萬臺,年均減碳約164萬噸。
3年完成行業智慧管理
2020年左右,單車企業經歷粗放式的經營,至今3年,在市區兩級城管部門的有效監管和企業協同共治下,哈爾濱共享單車行業日漸成熟和規范。
一方面,哈爾濱在中國率先提出了“科學準入”的治理方案,科學測算城市需求、控制投放總量。2021年4月,哈爾濱公開擇優確定準入企業及投放運營車輛的類型和數量。
另一方面,哈爾濱對共享單車的運營企業實行動態考核制度,維管質量的好壞直接“掛鉤”企業的后續投放量。例如,服務質量在80分以上的企業,可以在投放基準數量之上再獲得30%的投放量,而60分以下不合格的企業將扣除部分投放量,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督促企業不斷提升自身的運維水平和服務質量。
據了解,相關部門和共享單車企業建立了一套成熟的管理協同機制,建立了日常監管工作數據平臺,發現問題會在該平臺直接反饋,企業第一時間進行處置。
定點停放引導“共享文明”
2021年起,哈爾濱在全市范圍推行“定點停放+入欄結算”,特別是依托共享電單車北斗+GPS雙定位系統的技術加持,引導市民在定點停車框規范有序停還車輛。
哈爾濱市城管局執法調度處處長白華飛說:“哈爾濱城管局結合市民出行需求和城市道路情況,在全市范圍科學施劃了停車點位,引導用戶‘停車入位’,方便市民隨時使用。在剛性約束和軟性倡導下,哈爾濱共享單車騎向‘共享文明’,也為其他城市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有效管理經驗。”
疫情期間,運維員為共享單車進行定期消毒。美團共享單車運維員王宏說:“我們還會對負責區域的停車點位進行巡查,發現未按要求停放的車輛及時擺正,淤積的車輛會清運調度到其他車少的點位,通過提升運維力度來保障市民用車需求。”
家住哈爾濱市道里區的王麗麗每天騎車上班,是哈爾濱共享單車發展的見證者。她說:“如今的共享單車基本都在白框內整齊停放,路面上的車輛秩序更好了。期待明年4月再見后,企業服務更加人性化,市民用車更加規范化。”(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