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國內

讓今日課堂對接明日戰場

發布時間:2022-12-07 13:00:00來源: 解放軍報

  觀察樣本國防大學聯合作戰學院

  讓今日課堂對接明日戰場  

  從軍種參謀邁向聯合參謀

  在改革強軍時代大潮中,這個培訓班應運而生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建強新型軍事人才培養體系,這為我們加強軍事人才培養工作提供了理論指導和行動引領。”國防大學聯合作戰學院教授楊飛龍深有感觸地說,“在新型軍事人才培養體系中,聯合參謀人才培養是不可缺少的一環。”

  2個月前,楊飛龍參加了最新一期聯合崗位資格培訓班的開學典禮。看著面前這群新學員,楊飛龍的思緒不禁被拉回到2017年。

  那一年,各戰區聯指機構工作加速運轉、聯合作戰能力生成,都在急切期盼高素質的聯合參謀人才。

  正是在那一年,軍委將全軍聯合崗位預任參謀的培訓任務賦予剛剛調整組建的聯合作戰學院。一紙命令,培養陸軍參謀的教研系主任楊飛龍牽頭組建全新的教研系,承擔起培養聯合作戰崗位參謀人才的任務。

  那段時間,楊飛龍明顯感到了各級對聯合參謀人才的急切需求,從軍委機關到戰區部隊,詢問情況、索要資料的電話和來函接連不斷。

  “在聯合作戰人才隊伍中,聯合作戰參謀被視為聯合作戰指揮軍官的‘大腦’和‘雙手’。沒有專業的聯合作戰參謀,就談不上聯合作戰能力。”楊飛龍說。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主席多次強調要加強高素質聯合作戰指揮和參謀人才培養。統帥的殷殷關切,讓楊飛龍倍感使命的光榮與重大。

  2017年10月10日,全軍首期聯合崗位資格培訓班在聯合作戰學院正式開班,一批從全軍選拔的學員走進校園。

  “我們上的第一堂課,教員是一位上將。”首期空軍學員彭兵,如今已在某戰區聯合參謀部工作4年多。對于5年前的情景,彭兵至今記憶猶新。

  從全軍首開班次以來,這個班近半數畢業學員被選拔進入到各大戰區聯合參謀崗位。聯合參謀培訓也成了聯合作戰學院人才培養的一塊“金字招牌”。

  從課堂座位對接聯指戰位

  所學所教,緊盯戰區崗位實際任職需求

  黨的二十大勝利閉幕不久,一場以“學報告擔使命、練技能向一流”為主題的聯合作戰指揮技能比武競賽,在聯合崗位資格培訓班舉行。

  陸軍學員、某營營長李燦,憑借對戰場態勢的準確把握和一手規范的標圖技術,從22名選手中脫穎而出。

  這次考核比武,設置了手工標繪戰場態勢圖、基于信息系統標繪首長決心圖、指揮技能知識競賽和手工兵棋團隊賽,既有個人項目,也有團體項目,旨在檢驗學員聯合參謀業務技能學習效果。

  “比武在強化信息手段運用的同時,也突出傳統技能掌握,幫助我們參謀人員提高讀寫畫能力,打牢識讀戰場態勢、報告作戰情況等基本功。”拿了冠軍的李燦,很快投入到下一階段的學習訓練中。

  對李燦和同學們而言,10個月的培訓之旅,不僅是一次能力上的重塑,也是一次精神上的涅槃。

  平均30%的入學考試淘汰率,從一開始就意味著這個班次的“非同一般”。在校期間,李燦和同學們還要進行政治、戰略、軍事科技、聯合作戰指揮等5種課程類型、17門課程的系統學習。

  “聯合作戰指揮”是全期教學的重頭戲,設置了“聯合作戰理論與軍(兵)種作戰運用”“聯合作戰指揮技能”等課程。在“戰區聯指指揮要素作業”這一教學課題中,“研”和“練”的比重高達70%。學員們必須在13天的教學時間內,分別完成決心、方案、計劃、訓練、協同和控制等6個想定作業,開展4次重難點問題的研討。

  這些課程中,李燦最為期待的,就是去戰區聯指跟訓跟學。從課堂座位到聯指戰位,學員們被編入戰區聯指局室、走上值班席位,全程參與作戰值班和情況處置。席位負責人還會隨時向學員發問,對當面動態進行關聯分析。

  去年夏天,學員涂曉斌參與某戰區聯指值班。一次情況會商時,指揮員隨機抽到了他,要求他對當時情況進行分析判斷。掛著實習牌的涂曉斌自信地走上匯報席,態勢分析有現場、有聯系,分析立體、表達流暢,得到全場一致好評。

  戰區聯指跟訓跟學以來,戰區指揮要素人員為學員進行了有力的指導幫帶,學員與一線指揮人員同步在崗值班、監視戰場、研判態勢、處置情況、評估效果。

  “最大亮點是教學內容緊扣軍事斗爭熱點,最大感觸是聯合作戰體系效能凸顯。”談及自己的戰區跟訓之行,涂曉斌深有感觸。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深入推進實戰化軍事訓練,深化聯合訓練、對抗訓練、科技練兵。這為我們下一步學習訓練指明了方向。”如今,又一批新學員將被編組嵌入到各重要方向聯指中心,從課堂座位轉入實踐戰位。面對新征程新挑戰,李燦和同學們信心滿滿。

  從校園談兵走向實戰練兵

  所研所建,讓“課堂練”與“戰位用”相一致

  “這樣的演練,過癮!”走下演習場,學員王磊滿臉興奮。

  初冬,一場指揮對抗演習在聯合作戰學院某實驗室上演。聯合崗位資格培訓班學員按照指揮要素,編組兩套紅方指揮班子,依托信息系統和兵棋系統,與教員扮演的藍軍展開指揮對抗。

  人人擔綱角色,個個接受檢驗。在多個信息平臺的有力支撐下,學員王磊作為紅方空中分中心主任嵌入其中。緊張、沉浸式的演練體驗,讓王磊對領會意圖、定下決心、指揮與控制作戰行動的理解和把握,有了進一步提高。

  “現代戰爭首先從實驗室打響,要想讓學員心中有千軍萬馬,課堂就必須聞得到戰場硝煙。”對此,該學院大力構建能夠支撐專業能力訓練和開展戰爭實踐研究的新型教學訓練體系,教學訓練條件得到明顯改善。

  該學院教保處參謀王攀告訴記者,這些年學院緊貼實戰化教學需求,打造“聯合作戰實驗室”體系,形成涵蓋多個作戰要素、10余個專業領域的模擬訓練環境;引接戰區和軍種相關系統和推演系統,推進訓練數據資源建設,有力支撐起聯合作戰教學研究。

  為戰育人,首先要練就教員的過硬本領。教學條件的改進,受益的不僅僅是學員,教研人員的教戰研戰能力也在各類訓練平臺中得到錘煉提升。

  “一場教員間的多方對抗,共運用到9種不同的系統平臺,實現了方案可驗、行動可見、效果可視。”副教授王揚至今仍對去年參與的教員對抗演習記憶猶新。

  作為紅方參謀長,王揚不僅要進入角色想方設法贏得勝利,還要依托演練中用到的多套系統,對他們一直以來研究的方案計劃、典型場景、行動方法進行驗證。

  “對抗中,我們一邊計算需求,一邊計算能力,既要計算時間,又要計算空間……”王揚說,隨著更多訓練系統平臺的推開運用,教員研究的理論、編寫的想定得以驗證和完善,拉近了理論與實踐、教學與實戰、教室與戰場的距離。

  從軍種溪流匯入聯合海洋

  所見所聞,鐫刻著聯合文化和聯合意識的烙印

  在國防大學聯合作戰學院,聯合培訓,首先是學員的聯合。

  “我們每個班的學員湊在一起,都可以稱作一個微縮版的‘戰區聯指’!”采訪中,不少學員講述了一個共同的細節:他們各自所在的班,分別來自陸軍、海軍、空軍、火箭軍、戰略支援部隊、聯勤保障部隊、武警部隊和戰區機關……

  “新學員入學分班時,我們充分考慮學員的軍種、方向、專業的均衡分布。平日里,學員們可以互通有無、取長補短。”學員隊教導員史同波說。

  入學一周,史同波還以“從這里走向聯合”為主題組織開展專題黨日活動,從軍種臂章介紹到戰區臂章,從軍種建設目標交流到戰區使命任務,讓學員從一開始就打下聯合的烙印。

  “未來戰爭,是聯合體系支撐下的精兵作戰。要讓聯合文化、聯合意識在學員心中深深扎根。”該學院黨委以打造聯合文化為主題,召開工作推進會,探索用好環境熏陶、活動促進的載體,不斷增強教員和學員的聯合意識。

  一草一木會說話,一墻一壁皆育人。漫步校園,學員和教員走過的每一段路,都浸染著聯合文化的氣息——

  校園內,各軍種臂章圖案在學員宿舍走廊醒目張貼,各軍兵種的特有精神內涵被搬上櫥窗燈箱。

  海軍武器裝備圖展、水兵繩結體驗、礪劍深藍論壇……今年4月,一場別開生面的“海軍節”主題活動精彩呈現,吸引廣大教員和學員紛紛參與,為學院聯合文化增添了一道道鮮亮的“浪花白”色彩。

  “我是來自海軍某部的周治,今天為大家盤點一下海上交鋒的那些事兒……”作為“海軍節”專場的一部分,聯合作戰先鋒論壇把這次主題定為礪劍深藍。隨著周治娓娓道來,大家一起把目光聚焦到“家門口”這片海,對海軍軍事斗爭準備有了更深的了解。

  聯合作戰先鋒論壇,是一個由學員和教員共同發起的交流平臺,成了每期聯合崗位資格培訓班的傳統項目,已成為該學院聯合參謀人才培養的教學特色。

  該院領導告訴記者,除了“海軍節”“空軍節”等專場外,聯合崗位資格培訓班還聚焦不同戰區、不同軍兵種、不同軍事任務開展各種專題交流,學員在思想碰撞和增廣見聞中,不斷從軍種溪流匯入聯合海洋。

  加速鍛造高素質專業化聯合作戰參謀人才

  ■張長生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優化聯合作戰指揮體系,推進偵察預警、聯合打擊、戰場支撐、綜合保障體系和能力建設。

  建設世界一流軍隊,制勝未來戰場,最緊迫的是建強聯合作戰體系,最根本的是培養新型軍事人才。聯合參謀人才是聯合作戰指揮機構的智囊團,是聯合作戰指揮體系高效運行的重要支撐。推進聯合作戰指揮體系能力建設,必須打造一支能夠勝任未來戰爭的聯合參謀隊伍。

  作為全軍培養聯合作戰人才的重要基地,國防大學聯合作戰學院圍繞戰區打仗需要什么就教什么,立打仗的培養方案、建打仗的課程體系,為戰區輸送了一批又一批聯合參謀人才。在黨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我們將持續深化實戰化專業化教學改革,加速鍛造高素質專業化聯合作戰參謀人才。

  堅持向戰而教。聯合參謀崗位連著戰位,院校教育要樹牢戰斗力標準、堅持實戰化要求,使培養的學員能夠從這里直接走向戰場。必須堅持以戰領教、為戰抓教,著力提升院校戰教一體的核心能力。緊盯聯合崗位任職需求、制勝戰爭能力需要,與戰區、部隊高效對接,持續優化能力模型、量化培訓指標,使教的指向與戰區聯合作戰指揮體系、部隊備戰打仗現實急需同向而行。充分發揮院校教研演訓一體融合優勢,及時充實完善教學內容,促使科研最新成果、演訓最新探索進入課堂,用系統理論闡述、新鮮戰例剖析支撐教學。

  堅持向戰而研。科研是教學實踐的支撐引領,對提高聯合參謀人員加強理論研究、深入探尋制勝機理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必須強化研為戰、研為教導向,加緊推進聯合作戰理論創新,為教學育人提供源頭活水。切實把戰爭制勝機理弄清楚,把聯合作戰體系“如何聯、怎么打”等關鍵問題搞準確。加強對對手全方位全領域體系研究、細化研究、跟蹤研究,推動科研創新向服務打仗急需、應對對手優化聚力,搶占戰爭和作戰理論研究制高點。

  堅持向戰而訓。演習演訓是平時提高戰斗力的基本途徑,也是聯合參謀歷練成才的重要平臺。必須著力構建教學出題目、科研給答案、演訓做檢驗的生動格局。堅持用實戰思維牽引想定作業、對抗演練、立案研討、綜合演練等活動,突出設危局、擺險局、用難局、布殘局,促使聯合參謀把聯合練成本能、技能練到極致。堅持用對手思維方式、指揮模式、戰術戰法磨礪參演人員,使聯合參謀在斗智斗勇中發現短板、吃透對手、練強本領。

  堅持向戰而練。仗可千日不打、兵不可一日不練,聯合參謀在校學習,學戰練戰是本職所在。必須堅持高于部隊、嚴于部隊的標準,大力加強戰斗精神培育,錘煉敢打必勝的血性膽氣。著力加強實戰化訓練,通過模擬實戰背景條件、運用實戰標準檢驗,強化實戰必先實訓、課堂就是戰場意識。廣泛開展指揮(參謀)技能大比武,堅持以比促教、以比促訓、以比促學,激勵學員勇爭第一、追求卓越。加強武化戰化校園環境建設,營造兵味戰味和打仗氣息,大力培育“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戰斗作風。

  (閆曉強 鄧朝鑫 本報特約記者 洪大鵬 解放軍報)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韩日美无码精品无码| 国产亚洲?V无码?V男人的天堂| 人妻丰满熟妇AV无码区乱| 中文字幕一二三区|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免费| 狠狠躁天天躁中文字幕无码| 精品久久久中文字幕人妻| AV无码人妻中文字幕|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网站| 久久精品中文騷妇女内射| 精品无码三级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AV无码精品无码麻豆| 中文字幕乱码免费看电影| 亚洲中文久久精品无码|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网址 |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日韩AV| 熟妇人妻中文a∨无码| 亚洲伦另类中文字幕| 韩国中文字幕毛片| 免费无码一区二区| 国产高新无码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免费无遮挡无码永久视频| 一本色道久久HEZYO无码| 制服在线无码专区| 免费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视频| 亚洲精品无码AV中文字幕电影网站 | 手机永久无码国产AV毛片| 国产亚洲大尺度无码无码专线| 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看| 亚洲精品一级无码中文字幕| 最近中文字幕免费mv在线视频|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欧美日韩中文国产一区|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久中文一区二区|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爆乳AV| 欧美中文在线视频| 亚洲欧美中文日韩V在线观看| 日本爆乳j罩杯无码视频| 超清无码无卡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