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國內

將漫畫作為日記,他用1800余幅作品“治愈”網友

發布時間:2023-02-08 11:05:00來源: 北京青年報

  將漫畫作為日記,“姑蘇阿焦”勾勒“人間小滿”

  4年堅持每日更新 1800余幅作品“治愈”網友

  “年節落幕,萬事從頭,且行且奮斗”,每天10點,漫畫家“姑蘇阿焦”準時更新作品。

  “姑蘇阿焦”在過去四年里從未斷更,積累了1800余幅漫畫作品,他抱著“以尋常生活中的點滴,繪畫人生的歡喜和自在”的創作態度,以西方繪畫為基礎,用中國繪畫技法來創作,記錄了蘇州的生活狀態。

  “阿焦”是70后,本名焦佃毅,出生在連云港,畢業于蘇州工藝美院,已經在蘇州生活了二十余年,為《讀者》《老年博覽》等多家雜志畫插畫,現為“蘇州市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著有作品集《人間小滿》。阿焦的漫畫作品的主人公多以可愛胖大叔“張三”為主,并搭配“張三”獨有的生活哲學。

  比如,初七開工,阿焦更新漫畫,畫中張三拎著公文包向前走著,阿焦寫道:“生活尋常,安心工作”;張三的春日遐想:“春天到,花枝俏,張三亦心情大好,趁著這春光美妙,去跟春天撒個嬌”;張三獨自吃著簡單的面食,阿焦寫道:“也許只是一碗自做的面,咸辣之間有著自己的犒賞”……

  這些作品讓眾多網友感到“被治愈”,“阿焦的畫有小生活大道理”“暖心,有煙火氣,撫慰人心”“像是一縷光照進了生活”……更有網友會在評論區留下自己的故事,留住生活的細節。正是這樣堅持不懈地更新,讓他逐漸確立了獨特的個人風格,也得到了70萬網友的關注,最終實現了全職漫畫家的夢想。

  前不久,阿焦接受了北京青年報記者的采訪,回憶了他成為漫畫家之前的艱辛歷程,并暢談創作漫畫的幕后故事。阿焦表示,現在把繪畫當成寫日記一般,記錄自己的生活。

  年味兒

  雞窩里總有幾只雞是要留到過年的

  每逢臨近春節,阿焦便會開始更新他的“年味兒”系列的漫畫。他常常將自己看到的蘇州的街景變化,轉為創作素材。“走在街上,看到漸漸濃郁的年味兒,自然而然地想畫出關于春節的內容。”

  之前,阿焦創作過一系列關于“記憶里的年味兒”的漫畫,將兒時經歷過的春節景象記錄下來。他在《記憶里的年味兒之鄉村篇》中介紹道:“我的故鄉在蘇北農村,地理上靠北,但沒有暖氣,所以整個冬天的記憶是扛凍。大概是冷著冷著也就習慣了,但這并不影響我們的快樂,冬天連接著過年,于是在冷颼颼的寒意中我們也歡欣雀躍,因為歲末年尾,只為吃這一件事,便足可以讓我們感受到濃濃的年味兒……”

  漫畫里的人物都是北方農村的裝扮,他們穿著綠色大棉襖,或是藍色棉衣,頭上戴著雷鋒帽,又或是裹著一條頭巾,從畫中便能看出冬日的寒氣逼人。不過,畫中的人們都是喜氣洋洋,迎接新年的到來,掃房子、蒸饅頭、殺雞宰豬滿是樂趣。“臘月廿五,磨豆腐。母親總是從塑料袋中倒出最好的大豆,每一顆都經過仔細的挑選,再用水滿滿的泡上一夜,當乳白色的豆漿從磨石邊壓榨出來時,晚餐白菜燉豆腐必是這口食之歡的前奏……”“臘月廿七,宰年雞。雞窩里總有幾只雞是要留到過年的,一早急不可待的我把雞放了一院子,于是雞飛狗跳間和父母親一起捉雞,那樣的歡聲笑語讓我覺得過年的無與倫比,是所有光陰里不可或缺的幸福滋味。”充滿趣味的畫面,配合文字,讓許多網友們被回憶殺狠狠攻擊,“好親切!看過后立馬就回到小時候了。”“我們那一代的所有記憶,也只有我們能夠體會了……”

  今年春節,阿焦更新的年味兒系列,畫風與此前不同,不再是鄉村風,而是都市現代風。“同一個題材可以用不同的角度去表現,每年根據我自己的感受來做調整。之前畫鄉村篇是因為想要留住記憶中的年味兒。以前過年的主題就是吃,吃是在那個物質匱乏時代最徹底的一次滿足。而現在大多數的生活都是‘日日是好日’,現在的年味兒確實與以前的大不一樣了。因為那時的記錄載體較少,所以一方面想用漫畫恢復一部分我們的記憶,留住對過年的情懷,另一方面也想讓現在的孩子知道曾經的年味兒是怎樣的。”阿焦解釋。

  繼《風雪又一年,總要回家過個年》的內容更新之后,阿焦又繼續更新了《一年又一年,忙忙碌碌過個年》的漫畫,“拆快遞”“清空購物車”“置辦一身新衣”……現代感的過年氛圍涌上漫畫,“一年又一年,忙忙碌碌過個年,忙吃、忙穿、忙訪客……忙著趟過車流和人海,忙著看看家鄉的父母,忙著妥帖一個中年人的責任,忙著給自己的人生開啟新的一年!”阿焦寫道。

  張三

  不賣弄人間疾苦,只閑話歲月家常

  充滿煙火氣,是許多網友對阿焦作品的評價。70后的阿焦就像是蘇州街頭的鄰家大哥,觀察著生活的細節,柴米油鹽,家長里短,許多網友認為這些最普通的日常生活的記錄恰恰能引起共鳴,也能撫慰人心。

  然而,阿焦的風格一開始并非如此。2017年7月,阿焦開始在網絡平臺更新,首作叫做“決戰吧,小太陽!”,畫中是一位舉著弓箭的人,瞄準著遠處的太陽。“我之前是畫民國風的,一個沒有五官的人穿著長袍,后來三年里不斷調整,才有現在的人物形象。比如,之前的五官是空的,我總覺得缺點什么,于是就加上了眼鏡,我認為人物就豐富了許多,添加了一些文氣。”

  在阿焦的筆下,胖胖的張三是位中年大叔,張三的生活中有可愛的女兒,也有摯愛的妻子,還有貓咪陪伴,畫中的張三就是生活中的阿焦。隨著作品的積累,張三的生活也越來越豐富,甚至有自己的“生活哲學”。

  “歲月是把殺豬刀,稀疏了頭發,養肥了膘。好在人生有了些閱歷,肚子里除了油水還有些容人之地,沒有了頭發卻增了些智慧。”閑夏人慵懶,這是來自張三的哲學時光,畫中張三有時躺在木椅上睡覺,有時喝著酒畫畫,有時站起來運動一下,卻發現:“這世上最遠的距離是:此一刻手與腳的距離,夏天的明目張膽讓我亦了然:人得知道自己幾斤幾兩。”有時張三拎著酒壺,與好友對飲,“緣分就是我有酒,你有肉,隔三差五喝兩口”。

  “這個叫張三的油膩大叔其實是人間理想,活得通透也隨性,歷經滄桑卻善良。不賣弄人間疾苦,只閑話歲月家常。”阿焦曾寫道。在阿焦的“漫畫宇宙”中,不僅只有“張三”系列,還有名叫“小阿嬌”的小女孩,一只叫“不惑”的可愛小豬,一只叫“黑妞”的黑貓和叫“王富貴”的橘貓等系列漫畫,有時還會根據季節和節氣進行系列創作。這些作品不變的是國畫為基礎的水墨小品的風格,搭配著獨特的人生感悟,簡單的線條勾勒出江南生活,同時道出富有深意的生活之美,這讓眾多網友感到“暖心”“治愈”和“有趣”。

  從最初的創作開始,阿焦就選擇黃色調為畫作基礎顏色,有時深一些,有時偏淺。他認為這樣就像是畫在牛皮紙上一般,做舊的風格貫穿在他的作品當中,再加上他獨特的生活質感的風格,許多網友也能因此一眼認出阿焦的漫畫。

  阿焦還格外注重畫中的場景氛圍,認為場景的細節更能把主題表達出來。“我以前畫人物五官的時候,總會考慮到眼睛畫得像不像,或者人物整體五官畫得是否和諧,可能會在這些細節上浪費許多時間和精力,畫出來的畫面會很別扭,反而不生動了。所以我更注重一種氛圍感。沒有把五官具體顯現出來,也很符合漫畫上的手法。”

  漂泊

  不僅要畫下去,更要畫好,做到國內頂尖

  童年的小人書,是阿焦的啟蒙讀物,也早早地在他的心中種下“漫畫家”的種子。“從《水滸傳》到《三國演義》,再到《智取威虎山》,最早讓我對線條的勾勒有了認識。”

  阿焦聊起童年,又想到他在小學時第一次在省里繪畫比賽中拿到一等獎,他畫的是漫畫《豬八戒》,他繼續講道:“《怎樣畫刀馬人物》是那次比賽后父母給我的獎勵,對我來說很珍貴。從那時起,他們開始支持我,我也更堅定了成為漫畫家的想法。”

  1994年的夏天,阿焦從家鄉連云港到蘇州上大學,當時蘇州工藝美院從300多人的美術生中只錄取3人,他就是其中一個,“是村里唯一敢報考美院的孩子”。1998年畢業之后 ,他跟著親戚去深圳打工,在一家建筑公司上班,“工作清閑,朝九晚五,喝茶看報”。這份在當時令同學都羨慕的工作,阿焦卻十分難耐,“很不喜歡這樣的狀態,最害怕一成不變的生活節奏”。阿焦認為那樣的工作可以一眼望到頭,了無生趣,更無法融入工作環境,和同事不來往,“在他們眼里,我興許是一個奇怪的人”。

  在深圳的那段日子,唯一讓阿焦感到踏實的是下班拿起畫筆的時刻,用繪畫記錄當時的心情。阿焦回看那時的作品,認為當時繪畫是無目的的,只是不想放棄畫畫。“這不是我要的生活”,于是在2001年,阿焦重新回到了蘇州,決心去過與畫畫有關的生活。

  從安逸的工作到艱難的生活,阿焦剛回到蘇州時,是人生最艱辛的時候。“我回到了蘇州,在游戲、室內設計、廣告等行業摸爬滾打了幾年,雖然工作不盡如人意,但終歸都和美術相關吧。那時候收入很不穩定,為了節省開支,我就在朋友家輪流借住,有時候連一日三餐都跟著朋友蹭飯。所以,等到我在蘇州成家的時候,朋友們都很高興,心想著終于把我這個釘子戶‘嫁’出去了。我的妻子有時候很不理解,為什么在困難的時候三天吃不上飯,但我還能背著畫板去靈巖山寫生。其實我這人很簡單,畫畫讓我更自在。”

  阿焦成家之后,頓感家庭的壓力,為了給妻子和女兒更好的生活,2008年開始在工作之余,為一些雜志畫插畫,因此很多網友也發現曾在《讀者》《老年博覽》等雜志上看到過阿焦的作品。“我也慢慢開始接觸了一些國內比較厲害的漫畫師,我們互相探討和學習,這也是不斷確定自己將中國水墨畫與漫畫相結合的一個過程,作品主要以西方繪畫為基礎,用中國繪畫技法來表現。”

  談及年輕時的拼搏,阿焦很感謝曾經的經歷,他認為“漂泊不定的生活”讓他更加堅定要去堅持畫漫畫,“不僅要畫下去,更要畫好,做到國內頂尖”。

  當下

  只要能畫畫,就是我的“人間小滿”

  阿焦在蘇州一住便是二十年,始終生活在老城區。“這里與深圳絕不一樣,老城區沒有高樓大廈,沒有千篇一律的都市樣子,而是滿眼都是小巷河流,還有大大小小的園林,給我很多安全感,可以自在地創作。”阿焦感慨道。

  像畫中張三一樣,阿焦是一個“女兒奴”。只要女兒上學,阿焦每天早上都會騎著電動車送她,“十年,雷打不動”。每天穿梭在蘇州老城區的路上時,阿焦都會去默默觀察看到的場景,再回到工作室開始創作,他相信只要熱愛生活,就會有源源不斷的靈感。

  阿焦把2019年稱為他的“轉折之年”。在朋友的鼓勵下,阿焦開始在網絡平臺堅持每日更新漫畫。他將漫畫當作日記,在蘇州記錄著眼下的生活和感悟。

  一年的時間,阿焦的漫畫逐漸受到了關注,積累了兩萬的粉絲。此后,阿焦從未間斷過每日更新。在四年的堅持下,僅僅一個網絡平臺就吸引了70萬粉絲的關注。阿焦完成了自己的夢想,成為一名全職漫畫家。

  阿焦認為,個人風格的形成與作品的數量有關,創作者只有達到量變才能產生質變,才能有完整的作品。“數量作為一個基礎之后,還要注重作品整體的質量。我更新作品的標準是能不能打動自己,如果自己看畫時覺得很舒服就可以發出來,有時也會翻看以前的作品看看能不能繼續調整和改進。但畫風的基調是不變的。”

  許多網友看到阿焦畫中的蘇州后,喜歡上了蘇州。“比如,我畫的蘇州北寺塔站4號出口的那棵柿子樹經常會被提到。網絡很神奇,有些人看到這幅作品,想要去蘇州打卡,還喜歡上了蘇州,甚至還有人會來蘇州找我,還帶家鄉的特產,到工作室來坐一坐。我覺得特別有趣。”阿焦笑道。

  網絡平臺不僅為阿焦吸引了大量粉絲,還為他帶來許多約稿邀請。只不過,阿焦喜歡按照自己的節奏去創作,“現在的項目根本就做不過來,能拖一天是一天”。

  2022年9月,阿焦將作品整理出書,名為《人間小滿》,收錄了自己300多篇作品。“這是我人生的第一本漫畫集。同時,我想告訴讀者要活得有趣,要有一種樂觀、幽默、寬容的心態,不急不躁,分寸正好,小滿,才是最好的人生狀態。”阿焦講道。

  對于阿焦的生活,他認為自己已有了“小滿”的狀態。他的工作室在蘇州的一片舊廠房中,既安靜又富有生活化,五只貓陪伴著他,畫室旁邊是茶室,有了這些條件,阿焦可以在其中待上一天,有時集中創作幾個小時,有時安靜地獨處。阿焦認為,只要能畫畫,就是自己的“人間小滿”。

  文/本報記者 韓世容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中文字幕| 日本中文字幕高清|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有码视频| 免费无码婬片aaa直播表情| 国产成人无码一二三区视频| 中文字幕乱码免费视频|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爱欲| 国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蜜臀| 色偷偷一区二区无码视频| 在线中文字幕一区| 久クク成人精品中文字幕 | 日本久久久精品中文字幕|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国产| 亚洲人成人无码网www电影首页| 国产台湾无码AV片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人妻丝袜乱一区三区| 台湾佬中文娱乐网22| 亚洲区日韩区无码区| 国产精品无码无片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麻豆天美| 国产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蜜桃| 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a| 无码人妻精品中文字幕免费| 亚洲区日韩区无码区|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曰 | 最近中文字幕完整版资源| 67194成l人在线观看线路无码| а√在线中文网新版地址在线| 无码国内精品久久综合88| 日韩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人妻|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完整版| 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 天堂а√在线中文在线最新版| 无码无套少妇毛多18p|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 少妇人妻偷人精品无码视频|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9仓本|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有坂深雪| 亚洲va无码va在线va天堂| 亚洲AV无码成人网站久久精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