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響自由職業者集結號,這個創新坊如何“叫好又叫座”?
中新網上海4月12日電(記者 范宇斌)自由職業人員是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的四大群體之一,也是新的社會階層人士重要組成部分。在上海市黃浦區,自由職業人員的統戰工作一直是該區統戰工作的重點。
記者了解到,黃浦區委統戰部通過主辦“自由·向尚”創新坊,凝聚、賦能更多優秀的自由職業人員,經過長達5個月的專業培訓和指導,50余位自由職業人員參與的首期“自由·向尚”創新坊11日正式結業。
自由職業人員的行業細分種類繁多,猶如一顆顆珍珠散落在社會的各個角落。首期“自由·向尚”創新坊正是為這些自由職業人員的創新發展帶來滿滿動能。
“這是我們的首次嘗試,五個月以來學員們的反響很好,遠遠超出了我們的設想。”在結業儀式上,看著學員們一個個收獲滿滿的樣子,黃浦區委統戰部副部長施海燕有感而發。
2022年,首屆“自由·向尚”國潮年輕力大會成功舉辦。在隨后的座談交流中,黃浦區委統戰部了解到自由職業人員對專業培訓、人際交流、創新賦能等方面有很大需求。
2022年12月,在上海市委統戰部的指導下,黃浦區委統戰部聯合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主辦的首期“自由·向尚”創新坊正式開營,吸引了上海全市表現突出的眾多自由職業人員參與。他們中有的是非遺傳承人、自由撰稿者,有的是設計師、策展人、戲曲教育者等,他們帶著各自的創新項目而來,希望在“自由·向尚”創新坊里得到賦能成長。
據了解,本期“自由·向尚”創新坊的課程分為“不忘初心”“引領創新”“商業賦能”“模式探討”“行動研學”“創新成果”六大模塊,通過開設黨的二十大精神輔讀報告、紅色共創坊、企業深度參訪、項目共創、成果孵化等方式,讓每個學員學有所成、學有所樂、學有所獲。
“參與這樣有新意的創新坊還是第一次,滿足了我們的需求。”學員林璐說,每個小組有各自項目,而小組項目的選定都是由組員投票產生,讓學員們實現了“想要的,就是所學的”。
本期“自由·向尚”創新坊師資團隊來自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項目導師趙心耘教授始終陪伴著學員們。在路演環節,根據學員們的實際情況,趙心耘從投資人的角度細致梳理了“價值”和“風險”的概念,讓學員們分清項目中的痛點。
經歷5個月指導,趙心耘在結業儀式上感嘆:“學員們的11個項目,精彩紛呈,對我們也非常有啟發。”趙心耘表示,一個項目好不好并不全在于具不具備商業價值,社會價值也是衡量標準。“讓我們高興的是,通過創新坊培育,一批有亮點、有社會價值的項目不斷孵化成熟,并回饋社會,這對自由職業人員的職業發展及社會經濟發展都很有利。”
從事整理收納行業的學員張超參與“自由·向尚”創新坊后表示,作為一個新興行業,有了老師們的指導后,他對未來的發展方向有了更明確的認識。近年來,張超帶領著團隊成員在淮海中路街道參與居民區公共廚房、樓道等區域整理收納,并進行相關培訓,幫助社區居民、社工提升收納技巧,美化工作生活環境。
“5個月的相處,我們早已成為了親密的朋友。”林璐說,雖然組員們從事的行業不同,但創新坊幫助他們搭建了一個互聯互通的平臺,“今后有項目,大家都會一起參與”。
老師為學員賦能,學員用激活創意為項目賦能。在“紅色共創坊”課程中,學員們圍繞“美好在黃浦”主題,開展頭腦風暴,就如何更好地彰顯黃浦紅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匯聚交融的優勢,為提升城區軟實力貢獻創意才智。活動旨在提高學員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實現雙向賦能。
本期“自由·向尚”創新坊由上海市委統戰部指導,黃浦區委統戰部主辦,上海市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聯誼會、黃浦區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聯誼會、海燕博客公益發展中心承辦,今后將通過充分整合上海市、區新聯會及各領域新階層人士的資源優勢,以共育社會多元化人才為目標,持續助力自由職業人員生態團體的創新和發展。(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