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國內

40年南北遷徙,育種人無問西東

發布時間:2023-05-08 14:37:00來源: 科技日報

  40年南北遷徙,育種人無問西東 ——記江蘇里下河地區農業科學研究所水稻育種團隊

  ◎過國忠 實習生 柳 鑫

  【創新團隊】

  每年試驗地都不固定,從租地、播種到收獲,所有環節都得自己動手。在育種人心里,沒有冬天。

  李愛宏

  江蘇里下河地區農業科學研究所研究員、所長

  5月5日,在國家南繁科研育種基地(以下簡稱南繁基地)連片的水稻田里,江蘇里下河地區農業科學研究所(以下簡稱里下河所)水稻育種團隊部分成員戴著草帽、穿著長筒雨靴,收割早熟的水稻。

  里下河所研究員、所長李愛宏是這支隊伍的“主心骨”。

  “我們在這里建有60畝的育種基地,種植常規粳稻、雜交秈稻育種材料各3萬多份。40多年來,我們始終堅持以需求為導向,先后成功選育出一批高產高抗水稻品系,在長江中下游地區進行了大面積的推廣,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提供了種源支撐。”李愛宏說。

  再苦再難也不曾放棄

  “只有種子質量過關了,生產的水稻才安全;只有種子質量好了,才能種出優質高產的水稻,讓農業增產、增收。”這是李愛宏常掛在嘴邊的話。

  為了踐行這句話,他和團隊成員付出了超出常人的努力。

  海南島地處熱帶,氣候溫暖潮濕,氣溫常年在22攝氏度以上,雨量充沛,日照時間較長。這里提供了適宜水稻生長的自然條件,也是開展良種繁育的理想之地。我國最大的國家級育種基地——南繁基地就位于這里。

  “里下河所是國內較早參與建立南繁基地的地方農業科研單位。從20世紀70年代初開始,所里先后四代農業科研人員來到海南島開展育種相關工作。”里下河所水稻研究室主任、研究員肖寧介紹道。

  “最早我們到海南時,工作生活條件非常艱苦,沒水沒電,租住在農民家里,一去就是大半年,春節也回不了家。”李愛宏回憶道。

  今年60歲的劉廣青,是一位全國農業技術能手。他18歲高中畢業后,進入農校進修一年后,便來到里下河所育種基地工作,迄今已有40多個年頭。

  “育種難,育種苦。”回憶起初到海南的日子,劉廣青感慨道,“每年11月到12月是播種的季節,我們10月就要提前準備出發。從江蘇揚州到海南三亞,需先坐火車到廣東湛江、再坐船到海口,僅路上就要花十天甚至半個多月的時間。那時,整個團隊10多人,每人要自帶菜油和糧票,一群人10斤油要吃半年,炒菜只能滴幾滴。”

  在劉廣青的記憶里,20世紀70年代到80年代的海南島,盡管水文資源豐富,但由于水利設施不完備,不能直接引水灌溉。每次播種后,他們面臨最大的問題就是缺水。

  為了不與當地村民“搶水”,里下河所科研人員就采用土辦法,預先在基地挖坑積雨水,再開條小溝,把水一桶桶倒入溝中。有的田塊遠,就只能一桶桶拎到田里,保證稻田灌溉。

  每年4月是里下河所水稻育種團隊最忙碌的時候。此時,島上天氣開始變熱,為了及時收割成熟的稻種,他們每天天一亮就下田,按照不同材料收割、裝袋、稱重、標記、選種……常常連午飯也顧不上吃。

  “里下河所四代人堅守,再苦再難也不曾放棄,只為選育出良種。”李愛宏介紹,就是在如此艱苦的條件下,里下河所接連選育出“揚稻”系列新品,滿足了長江中下游地區水稻生產的種源需求。

  育種人心里沒有冬天

  經過10多年不懈努力,里下河所的水稻科研人員取得了累累碩果:育成的雜交稻“揚稻6號(93-11)”成為全球用于基因組測序的首個秈稻品種;培育的“揚兩優6號”集豐、抗、優于一體。

  “‘揚稻6號’是我國當時種植面積最大、種植范圍最廣的雜交稻恢復系之一,被列為長江流域水稻優勢產業帶主導品種,相關成果先后獲江蘇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肖寧介紹道,截至2016年,以“揚稻6號”作恢復系育成的兩系雜交組合水稻品種累計種植面積達2.1億畝,推動了我國兩系雜交稻的發展。

  但他們沒有躺在“功勞簿”上,而是與時俱進,根據需求不斷優化水稻種子。

  “近10年來,氣候變化、土壤退化、農業污染、水資源不足等問題,嚴重制約著糧食生產,也給我們育種人提出了新要求。”李愛宏說。

  如何解決耐高溫性差、稻瘟病抗性弱等糧食產業痛點問題,成為里下河所重要的科研任務。近年來,里下河所育種基地的科研人員有針對性地開展了選型配組、試種等艱難復雜的試驗。

  “對于育種人來說,外來資源不敢輕易拿來做親本,我們更多是選擇自己熟悉的材料,最起碼選經過兩三年觀察總結的材料。而選育出一個新品,往往需要動輒兩三百個組合,甚至大幾百、上千個組合。”里下河所相關科研人員說。

  如今的南繁基地,已今非昔比,科研人員的工作和生活條件得到了極大的提升。不過,育種人依舊逃不開的是“辛苦”二字。

  “在外人眼中,水稻育種很神秘,冬天能去海南,聽上去似乎很不錯。實際上,這真是個苦差事。”李愛宏說,春季水稻育種,繞不開的就是南繁加代。在冬天沒法種植的時節,到海南等溫暖的地方對育種材料進行繁殖加代,從而加速育種進程,提高選育效率。

  每年秋季,剛剛忙完收獲季的育種“候鳥”們,背著簡單的行李、帶上數箱育種材料,開啟為期4個月左右的南繁加代育種。

  “每年試驗地都不固定,從租地、播種到收獲,所有環節都得自己動手。在育種人心里,沒有冬天。”李愛宏說。

  加速選育優質新品種

  一路汗水,一路收獲。

  近年來,里下河所以“揚稻6號”作為核心種質,分別培育了抗病耐高溫優質不育系“揚秈9A”“緣88S”,開創了我國雜交秈稻配組新模式。

  肖寧介紹,“揚秈9A”“緣88S”是以全國兩系雜交稻推廣面積最大的恢復系“揚稻6號”為核心親本選育而成的,其配組模式更靈活。

  “我們利用三代基因組測序技術構建了以‘緣88S’‘揚秈9A’為核心的高精度泛基因組圖譜,克隆、聚合了耐熱和稻瘟病抗性主效基因,為水稻耐熱和抗稻瘟病分子設計育種提供了基因資源和技術支撐。”李愛宏說。

  李愛宏介紹,“緣88S”“揚秈9A”配合力強,配制的組合雜種優勢突出,解決了雜交中秈稻耐高溫性差、稻瘟病抗性弱的產業痛點問題,具有重大推廣價值和創新意義。

  目前,里下河所利用“緣88S”“揚秈9A”已成功選育系列雜交稻新組合25個,其中已通過國審品種5個、省級審定4個,參加國家級、省級生產試驗的組合16個。

  值得一提的是,里下河所科研人員利用“揚秈9A”“緣88S”配組的代表性品種“揚秈優912”“揚9優8612”“緣兩優968”等,已被多家種業巨頭企業列為重點推廣品種,有望成為長江中下游雜交秈稻主栽品種。

  除此之外,里下河所圍繞江蘇省主推品種稻瘟病抗性弱的問題,培育出了江蘇首個抗病軟米品種“金香玉1號”,解決了軟米品種稻瘟病抗性普遍偏弱的問題,該品種2022年推廣面積已超過100萬畝。

  “下一步,我們將面向消費市場對優質稻米的需求,利用耐熱和優質種質資源,結合南繁基地得天獨厚的優越條件,加快相關品種的培育速度,選育出耐高溫性更好、品質更優的水稻新品種。”李愛宏表示。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日韩欧美成人免费中文字幕| 无码毛片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免费播放 | 欧美日韩亚洲中文字幕二区 | 色欲香天天综合网无码| 亚洲AV无码成人专区片在线观看 | 日韩中文字幕在线| 精品一区二区无码AV|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秋霞2| 伊人热人久久中文字幕| 无码的免费不卡毛片视频| 小SAO货水好多真紧H无码视频| 大地资源中文第三页| 少妇人妻综合久久中文字幕| 粉嫩高中生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SM| 日本无码WWW在线视频观看|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永久无码精品三区在线4|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四虎久久无码一级| 久久亚洲日韩看片无码| 无码人妻精品中文字幕免费东京热|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中文| 大地资源中文在线观看免费版|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 日韩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免费福利|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式直播| 最近免费最新高清中文字幕韩国 | 日韩av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无码午夜福利中文字幕 | 欧美日韩国产中文精品字幕自在自线| 中文成人无字幕乱码精品区|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AV麻豆| 亚洲精品无码日韩国产不卡?V| 久久久久成人精品无码|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 中文字幕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中文字幕无码毛片免费看| 三级理论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国产中文字幕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