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重拳打擊“老賴”通過“黃牛”規避限制高消費令行為
中新網5月19日電 19日,最高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最高人民法院執行局副局長毛立華答記者問表示,被限制消費的被執行人通過“黃牛”購買飛機票高鐵票,屬于典型的規避執行行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逃避執行、規避執行、妨害執行等拒不執行行為,嚴重侵害勝訴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嚴重損害司法公信和社會誠信,是切實解決執行難道路上的“攔路虎”,必須依法嚴厲打擊。
人民法院對此行為一直保持高壓態勢,2021年第一季度上海法院開展“織網行動”專項執行活動,重拳打擊失信被執行人通過“黃牛”規避限制高消費令行為。會同公安開展專項打擊,深挖違法購票線索,上海寶山區公安機關共抓獲“黃牛”11人,對規避限高措施的違法行為形成有力的打擊和震懾。近期,最高人民法院計劃將被執行人違反限制高消費規定乘坐飛機高鐵的名單進行全面調查核實,結合調查結果和案件實際情況,依法依規開展打擊行動,包括采取罰款、拘留等措施,直至追究其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刑事責任。同時,對“黃牛”順藤摸瓜、露頭就打,依法依規開展打擊。
罰款、拘留、追究刑事責任構成一個層層遞進的懲戒體系,對不同情節的拒執行為施以相應懲戒,體現強制執行嚴格規范公正文明特點。根據法律和司法解釋規定,對人民法院的生效判決、裁定,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依法構成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的,將受到刑事處罰。未構成刑事犯罪的,可以視情節通過罰款、拘留等方式進行教育、懲戒。對拒絕報告或者虛假報告財產、違反限制高消費令等被執行人而言,如果被采取罰款、拘留等強制措施后仍拒不執行,嚴重妨害司法秩序,損害債權人的合法權益的,司法機關可以依法追究其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刑事責任。這里,特別提醒有錢不還的被執行人,切莫自作聰明、切莫以身試法。
近年來,人民法院不斷加大打擊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的力度,依法審理了一批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案件,起到了一定的威懾懲戒和教育引導作用。2022年,人民法院以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追究刑事責任3198人。
毛立華表示,下一步,最高人民法院將做深做實新時代能動司法,適時出臺新的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司法解釋及規范性意見,發布一批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典型案例,聯合公安機關、檢察機關開展集中打擊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犯罪專項行動,建立健全公檢法機關依法懲治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犯罪的常態化工作機制,不斷凝聚依法打擊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犯罪的強大合力,引導被執行人自覺履行人民法院判決裁定,努力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和誠實守信的社會風尚。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90后講解員見證:工廠搬走了,古運河回來了
- 習近平在中國-中亞峰會上的主旨講話(全文)
- 阿里改革高效推進:多業務啟動融資上市計劃 面向未來創造發展機會
- 國家醫保局:守牢不發生因病規模化返貧底線 2022年資助9766萬困難群眾參保
- 加快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全國約1.59億學生免除雜費并獲得免費教科書
- 國臺辦:即日起開放臺灣居民來大陸團隊游業務
- “二陽”是否增多?疫情形勢會發生變化嗎?如何科學防護?——國家衛生健康委組織權威專家回應
- 中國—中亞峰會 | 哈薩克斯坦專家:“一帶一路”倡議助力哈薩克斯坦多元化發展 哈中兩國合作潛力巨大
- 打造忠誠干凈擔當、敢于善于斗爭的紀檢監察鐵軍——全國紀檢監察干部隊伍教育整頓扎實開展
- 我國科研團隊成功研制出“量子芯片溫度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