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國內

商用四年融入超六成國民經濟大類 5G應用未來可期

發布時間:2023-06-09 11:23:00來源: 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6月8日消息(記者 黃昂瑾)據工業和信息化部數據,截至今年4月底,我國累計建成5G基站達273.3萬個;5G移動電話用戶達6.34億戶,占移動電話用戶的37.1%。

  工業和信息化部表示,我國已建成全球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5G網絡,5G網絡已經覆蓋全國所有地級市、縣城城區。

  自2019年6月6日我國發放5G牌照四年來,5G應用已融入超六成國民經濟大類。目前,基礎電信行業累計投資近6000億元建設5G網絡,直接帶動經濟總產出約3.8萬億元,間接帶動經濟總產出約9.4萬億元,有力促進了數字經濟發展。

  5G發展加速推進 拉動電信業務收入增長

  工業和信息化部近日發布的《2023年1-4月份通信業經濟運行情況》指出,5G、千兆光網、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網絡連接用戶規模不斷擴大;云計算等新興業務拉動作用明顯,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較快增長,行業發展新動能持續增強。

  數據顯示,1-4月份,三家基礎電信企業完成移動數據流量業務收入2191億元,在電信業務收入中占比為38.4%。同時,新興業務收入保持較快增勢。三家基礎電信企業積極發展IPTV、互聯網數據中心、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新興業務,1-4月份共完成業務收入1250億元,同比增長22.3%,在電信業務收入中占比為21.9%,拉動電信業務收入增長4.3個百分點。

  在用戶發展方面,截至4月末,5G移動電話用戶達6.34億戶,比上年末凈增7308萬戶,占移動電話用戶的37.1%,占比較上年末提高3.8個百分點。

  截至4月末,三家基礎電信企業發展蜂窩物聯網終端用戶突破20億戶,占移動網終端連接數的比重達54.1%。自2022年8月末,移動網連接終端中代表“物”連接的蜂窩物聯網終端用戶數首次超出代表“人”連接的移動電話用戶數后,“物超人”步伐持續加大。

  為千行百業注智賦能 5G應用成果豐碩

  隨著5G的推廣普及,在礦業、港口、電力等重點行業,5G融合應用解決方案被廣泛復制,助力各行各業加快數字化轉型步伐。目前,5G應用已融入97個國民經濟大類中的60個,應用案例數超5萬個。

  在第31屆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覽會上,多家參展企業圍繞5G網絡能力、應用場景,以及5G如何賦能千行百業、助力數字化轉型等,全方位、多形式地展示了5G發展進程及應用成效。例如5G直播、智慧城市、算力網絡等形式,充分展示了其為賦能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作出的積極貢獻。

  通信行業專家項立剛在接受央廣網記者采訪時指出,以智慧礦山、智慧港口、智慧工廠等5G應用場景為例,大量過去需要人工完成的工作,如今實現了機器替代、遠程控制,極大減少了安全事故的發生,也讓社會效率得到顯著提升。

  獨立電信分析師付亮也對記者表示,5G的突出能力主要體現在高速度、低延時兩方面。即在短時間內傳輸大量數據,甚至實現實時傳播;同時還能在數據傳輸過程中大大縮小時間差?!斑@就為5G的應用場景提供了廣泛的空間,比如5G遠程手術。”

  “在制造業領域,一個生產車間里往往有很多個通信節點,可能是幾千個通信節點。要連接這些通信節點,往往需要很高的光纖成本及后續運維成本。如今在5G的加持下,兼具高帶寬、高可靠、低時延等優勢的5G無線網絡,讓越來越多的工廠實現了生產設備、生產流程的智能化提升。”項立剛表示。

  更厚、更深、更廣,5G發展迎拐點

  5G商用以來,在產業界各方共同努力下,成效顯著,技術產業能力不斷提升。5G融合應用是促進經濟社會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的重要引擎,在此背景下,5G未來如何發展尤為重要。

  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在第31屆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覽會上表示,5G發展到了關鍵拐點。目前5G網絡已覆蓋全國所有縣城城區,而且5G用戶數占移動總用戶已經超過三成,預計2024年后占比將超過50%,在網絡部署建設達到一定規模后,5G將進入投資回報期。

  從應用層面來看,獨立電信分析師付亮指出,“目前5G正從網絡建設階段轉向網絡維護優化階段。下一步將往加深、加厚等方面持續發力。比如,對于某些地點網速的提升,對于一些室內、地下空間的網絡覆蓋等。同時,還需要讓更多行業企業用上5G,從而更大程度上激發5G的價值?!?/p>

  更多行業企業用上5G,則會產生更多個性化的需求。在此前印發的《5G應用“揚帆”行動計劃(2021-2023年)》中明確指出,圍繞5G行業應用個性化需求,要“加大技術創新力度,加強關鍵技術和產品研發,奠定5G應用發展的技術和產業基礎。遵循5G技術、標準、產業、網絡和應用漸次導入的客觀規律,緊扣國際標準節奏,有重點地推動5G應用發展,打造5G融合應用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為經濟社會各領域的數字轉型、智能升級、融合創新提供堅實支撐?!?/p>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亚洲综合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蜜臀精品无码AV在线播放|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无码AV| 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午夜成人无码福利免费视频| 亚洲av日韩av无码黑人| 亚洲av中文无码|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精品中文| 少妇人妻无码专区视频| 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日本| 国产日产欧洲无码视频无遮挡| 亚洲情XO亚洲色XO无码| 日韩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影院| www日韩中文字幕在线看|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字幕色伊伊| 国产a级理论片无码老男人| 无码中文字幕日韩专区视频| 中文一国产一无码一日韩| 五月婷婷在线中文字幕观看| 无码中文字幕日韩专区| 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一区二区无码视频在线播放 | 无码专区永久免费AV网站| 伊人久久精品无码二区麻豆| 无码国内精品久久综合88|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免费| 在线观看中文字幕码| 中文字幕手机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有码| 久草中文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菠萝蜜|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区96| 久久亚洲日韩看片无码| 人妻无码精品久久亚瑟影视| 韩国19禁无遮挡啪啪无码网站| 伊人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无码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特级无码毛片免费视频尤物| 国产精品午夜福利在线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