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國內

93.90%受訪大學生有自覺踐行環保的行為

發布時間:2023-07-14 15:10: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位于北半球的中國華北、美國南部、歐洲、北非和中東等地區正在經歷酷暑的炙烤,南美洲中部國家玻利維亞的農作物卻在飽受罕見低溫和冰雪的“襲擊”。極端天氣似乎成為“常態”,世界的某個角落因暴雨斷電、人們因史無前例的山火離開家園等新聞常常見諸報端。世界氣象組織近期發出預測,厄爾尼諾現象在2023年下半年持續的可能性達到了90%,此氣候現象將帶來全方位且持續性的社會影響,各方亟須在公共衛生、農業生產、生態環保方面加強合作,提早抵御風險。

  環境問題愈發引起人們的重視,中國青年報社中青校媒近日向全國大學生發起環保意識問卷調查,共回收來自142所高校學生填寫的有效問卷2739份。調查結果顯示,95.58%受訪者關注環境問題,其中28.59%受訪者非常關注,41.91%受訪者比較關注,25.08%受訪者一般關注。受訪者給自己的環保意識平均打分7.9分(滿分為10分)。

  超八成受訪大學生認為全球環境問題嚴峻;受訪大學生切身感受到國家的相關政策促進了公民的環保意識

  小時候,楊淵凱不明白為什么自己看到的天空和書本上描述的不一樣,“我們那里總是看不到星星”。楊淵凱是山西人,他家鄉所在的縣城是當地的產煤大縣,在他的記憶中,煤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污染物時常在空氣中彌漫,揚塵時需要捂著嘴跑一段才能躲過去。天空也總是“灰蒙蒙的,看不到藍天”。

  中青校媒調查顯示,87.11%受訪者認為,當前全球環境問題嚴峻,解決環境問題十分緊迫。之所以感到環境保護的重要和緊迫,83.02%受訪者是因切身感受到環境問題,如極端天氣、空氣污染、水污染等。

  近年來,國家持續在環境保護方面發力,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去年,“推進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被寫入黨的二十大報告。國家對環境問題的關注和行動也引起了一些受訪者的關注。有54.22%受訪者認為,自己的環境意識受到國家推出的環保倡議、行動影響,如光盤行動、垃圾分類等;48.92%受訪者受到國家不斷推出的環保政策和高質量發展要求影響。

  頭頂藍天的回歸大約是在楊淵凱的大學時期,家鄉有關部門整治產煤、運煤中產生的污染物的力度逐步加大,楊淵凱發現兒時街道兩邊的揚塵很少再出現了,天空也在逐步恢復湛藍。楊淵凱就讀的大學也在山西省,“這座城市同樣是省內主要的產煤區域,但這里的天真的很藍”。在他看來,國家對環境治理的高度重視讓藍天白云、綠水青山重新回到了自己的生活。

  從南京一所高校畢業后,湯桂圓成了一名飛行員。如果說上學時對“環保”的認識還是一個抽象概念,那么在萬米高空看到的景象,讓他對環境保護的理解更加直觀。在祖國的東西部,兩種截然不同的視覺沖擊撲面而來。“在西部地區,尤其在秋冬季,放眼望去是大片裸露的土黃色,小時候在課本上學的詞匯‘戈壁’‘鹽堿地’浮現在腦海里。”飛行中給他留下印象最深的是長白山。“那里是像海一樣寬廣的、一眼望不到頭的蒼翠。聽機場的工作人員說,以前長白山大量采伐樹木用于出口,但國家開始要求對森林資源進行保護后,采伐量得到控制,植樹行動得以展開。如今長白山不僅森林茂密,老虎、熊等野生動物也多起來了。”

  湯桂圓了解不同地區的生態樣貌與地理、氣候條件息息相關,但從高空對比大地上貧瘠的“黃”和盎然的“綠”,讓他更加意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他發現,自己身邊的許多個人和組織也正在為環境保護付出努力。他所在的飛行中隊就有把已經用過一面的紙張二次利用的習慣,他就職的航空公司也要求飛機落地停穩后立刻切換成地面電源,盡量減少燃油的使用。

  93.90%受訪者踐行環保行為:“想讓世界變得更美好,先從自己做起”

  湯桂圓有很多“或許在別人看來過度節儉”的習慣。水餃外賣盒帶有把每個餃子分開的小格子,他把它們洗干凈,把自己包的餃子放進盒子、凍進冰箱;同學送了他一盒陶瓷罐裝的茶葉,他也會把罐子留下,把散裝茶葉裝進去;快遞盒子他很少扔,等到要郵寄東西時還能使用;點外賣送的一次性餐具,他都囤在一個專門的小盒子里,留待必要時再用。“包裝過度的現象越來越嚴重,這些精致、實用的包裝都有很多再利用空間。環保要親力親為,想讓世界變得更美好,只能先從自己做起了。”

  中青校媒調查顯示,93.90%受訪者會有意識地踐行環保行為,如光盤行動(78.68%),垃圾分類(55.60%),節約電、燃氣等能源(55.31%),盡可能乘坐公共交通(54.11%),節約用水、一水多用(47.06%),衣物回收(45.27%),不用或少用一次性餐具、水杯、牙具等(44.76%),多吃素食(33.19%),少吃外賣(32.31%),等等。

  萬春月則選擇用一種特殊的方式來踐行環保。河北大學2023屆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本科畢業生作品展上,有一組名為“空泣”,由藍、白、灰三色展區組成的展位,這就是萬春月的作品。畢業展主題是“為家鄉而設計”,來自河北邯鄲武安的萬春月想到她親歷過的霧霾天氣。“城市發展中,能源浪費、生態破壞、環境污染已經成為無法忽視的問題,我想利用自己的專業為保護藍天盡一分力。”她把常見的硫氧化物、一氧化碳等空氣污染物的化學結構進行創意設計,又配上真實的污染數據,“把這些讓空氣‘哭泣’的物質展現在人們面前,讓大家意識到污染由具體的分子組成,是可以治理的”。

  中青校媒調查顯示,不少和萬春月一樣的年輕人正在加入到環保行列中來。73.42%受訪者參加過環保公益活動或環境保護工作。其中包含利用專業特長開展環保工作(54.50%),宣傳環保理念(52.06%),清理、清掃類公益活動(52.56%),種植、低碳生活方式等公益活動(34.21%),等等。受訪者大都通過大學社團等校園組織參與環保活動(73.25%),也有受訪者通過社會公益環保機構(45.95%)參與活動,或自己組織同學、朋友參與(22.97%)。

  大一暑假,楊淵凱所在的社區開始實行垃圾分類。“社區擺了不同類型的垃圾桶,但是大家還是不知道怎么分類。”于是楊淵凱組織了同社區的幾名大學生做“義務垃圾分類員”。每天一大早,“義務垃圾分類員”就穿戴好“自制裝備”,準時站在垃圾桶旁。分類員的工作并不容易,氣味重、不干凈、垃圾量大,有時還需要戴著手套把錯誤投放的垃圾從桶里取出來,投進正確的桶中。但為了讓社區居民更快了解分類規則,楊淵凱和同伴還是堅持上陣。

  讀初中時,李俊杰加入環保類社團。“社團老師展示了水污染、大氣污染、塑料污染的圖片,我才意識到我們身處的環境面臨危機。”李俊杰用“觸動”“無力”來形容自己最初看到這些環境污染景象時的感受。在社團里,李俊杰開始做有關環保的嘗試,“在校運動會期間倡導同學們自帶水杯,少用一次性塑料;利用廢棄物做手工;做環保宣講;等等”。環保種子在他心間慢慢發芽,不僅改變了他的生活習慣,還指引了他的人生選擇。高中畢業后,李俊杰選擇了中山大學環境科學專業,剛入校便加入了學校的環境保護協會。現在的他,“算是環保戰線的專業人士”。今年秋天,他即將進入北京大學環境與能源學院,開啟研究生生涯。

  生態保護需要長久努力,86.64%受訪者認為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都非常重要

  在一些受訪者看來,在政府、科研機構、環保組織和許多個體的不斷努力下,“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正在成為現實,但一些由生產、生活產生的污染仍然存在,生態環境保護任務依然艱巨。

  魏悅是廣東科技學院的大一學生。早在高中階段,她就曾作為河湖保護志愿者,跟隨廣東省河源市河湖保護志愿者協會“河小青”志愿服務隊清理新豐江沿岸的垃圾。魏悅回憶,他們每次出動五六十人,在原本看來很干凈的江邊能收集滿兩個麻袋的垃圾,有時還會發現工廠排放廢水。

  中青校媒調查顯示,一些受訪者會在不經意間做出不環保的舉動,如平時吃不完的飯倒掉(37.64%),在不使用的情況下長時間開啟燈、電腦、電視等家電(24.75%),塑料制品使用過度(21.80%),夏天空調開26攝氏度以下、或冬天開20攝氏度以上(21.58%),經常使用一次性用品(20.96%)等。

  在湯桂圓的家鄉,鋼鐵產業是經濟支柱。工業生產中,資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是對環境產生影響的關鍵。但他發現,想要解決這些問題并不容易。“解決污染問題不能用減產、停產這樣簡單的措施,因為背后關系到許多人的生計。工業生產中亟須更清潔、科學的生產技術。”

  不過,湯桂圓發現他家鄉的政府正在積極推進產業轉型。石雕產業曾經是當地重要產業之一,但近些年,當地政府和人們逐漸意識到這一產業消耗礦產資源,如果防護不當,工人易患上塵肺病。“我們家鄉在做產業轉型升級,減少對石雕產業的依賴。”他對家鄉的河道治理也非常認可。“以前村里畜牧業產生的廢物、生活垃圾都隨著溝渠流到河里。在我上大學前后,整個縣開始做河道治理,現在我回家時,能在河邊看到白鷺,野生魚類也多了。村里偶爾有人去河里網魚,撈到的魚都比以前更大了。”

  中青校媒調查顯示,86.64%受訪者認為,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都非常重要。受訪大學生對推進環境保護工作提出了建議。80.25%受訪者希望商品包裝上明顯標記物資消耗量和污染物排放量,43.96%受訪者期待通過科研提升資源利用率、開發綠色發展技術,33.59%受訪者期待消除奢靡浪費、過度包裝等,32.68%受訪者期待媒體、環保組織呼吁人們親身參與環保公益行動,等等。

  李俊杰希望青年朋友們在發現環境問題后,可以立即行動起來。他參與的科研項目需要到學校附近的珠江邊采樣。采樣過程中,他發現江邊有很多塑料垃圾。他隨即聯系了廣東藥科大學環境保護協會的同學,兩個學校的同學共同策劃了一場“凈灘行動”,招募志愿者一同清理垃圾。活動后有參與者專門找到李俊杰。“他說他非常觸動,以前知道要保護環境,但不知道怎么做、小小的行動是否有意義。經過這次活動他體會到了行動的力量。”對于李俊杰而言,“能影響到身邊人,哪怕只影響一個人也有意義。”相比13歲看到環境污染時的無力感,現在的他覺得,自己有機會和能力為環保事業做出一份貢獻。

  在畢業作品展上,萬春月把印有空氣污染物設計圖案的書簽送給來往的師生,希望大家能關心城市空氣污染,并采取行動。她聽到有路過師生評價她的作品“像是理科生做的”“是學化學的”,但她覺得呼吁保護藍天并不是某一學科肩負的責任,“美術生也可以搜集資料,制作信息可視化圖表,直觀地呈現社會問題。”答辯時,有老師向她提問:“為什么要在海報中大量使用英文?”她回答:“空氣污染不只在中國,這是現在全世界人都在關注的話題。”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畢若旭 見習記者 程思 實習生 陳宇龍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制服丝袜人妻中文字幕在线|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三级在线电影| 99久久无码一区人妻a黑| 亚洲不卡无码av中文字幕| 亚洲AV无码不卡在线观看下载| 无码孕妇孕交在线观看| 中文精品99久久国产 | 天堂√最新版中文在线天堂| 免费a级毛片无码a∨免费软件|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午夜字幕| 狠狠精品干练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 无码精品尤物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高清在线中文字带字幕|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人妻中文无码久热丝袜| 日本爆乳j罩杯无码视频| 中文字幕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 最近中文字幕免费2019| 色综合久久综合中文综合网|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 yellow中文字幕久久网| 日韩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人妻丝袜中文无码av影音先锋专区| 中文字幕无码人妻AAA片|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9性| 最好看的中文字幕最经典的中文字幕视频 | 亚洲一区二区中文| 日韩丰满少妇无码内射|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漫画| 亚洲综合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虚拟VR| 亚洲综合无码一区二区| AV大片在线无码永久免费| 国产精品无码免费播放|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日韩AV无码不卡网站| 亚洲精品无码mv在线观看网站| 亚洲va无码专区国产乱码| 无码人妻黑人中文字幕| 亚洲av中文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