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國內

金叵羅村的山鄉巨變

發布時間:2023-07-20 11:17:00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傍晚,行走在蜿蜒的鄉間步道上,可以聞到咖啡和面包的香氣。遠處,飛鳥結伴歸巢,露營帳篷被夕陽余暉染成金色……這就是夏日的金叵羅村。

  金叵羅村位于北京市密云區溪翁莊鎮,村莊周圍低丘環繞,形似笸籮,盛產小米,故名金笸籮,后演變為“金叵羅”。

  近年來,金叵羅村吸引了一批創客(具有創新理念、自主創業的人)投身鄉村振興,大力發展有機農業、鄉村旅游等產業,拓寬村民就業渠道,提升村民收入水平,使小山村逐步蝶變為遠近聞名的鄉村旅游特色村。

  海歸辦農場——

  “我們展示的是田園里的時光”

  盛夏時節,我們來到金叵羅村,走進“飛鳥與鳴蟲”農場,只見一派生機盎然。蘆葦搖曳,水蔥挺拔,蜻蜓紛飛。等待收割的金黃麥穗、剛剛種下的青蔥玉米、即將插秧的水稻田,都在藍天白云下,傳遞著豐收的消息。更有蛙聲雞鳴鵝叫,不時傳來。會客廳前,萱草花開放,椿樹枝繁葉茂,寓意著椿萱并茂,祝福天下父母健康長壽。一位年輕的女士,面帶微笑,迎面走來。她頭套草帽,一身休閑裝束。旁邊,一條小狗,前后跳躍。這位女士叫王婧,是農場的創辦人之一。

  王婧帶著我們走向農田體驗區,她邊走邊向我們介紹著農場的四季生活:“春天挖野菜做團子,夏天插秧割麥子,秋天收稻做米糕,冬天采松果做花環……”

  王婧對生態農場有著自己的理解。“我們展示的是田園里的時光”,這是她創辦這座農場的初衷。

  2018年,王婧、李一方等4位懷揣創業夢想的留英女碩士來到金叵羅村,她們做了水質和土壤檢測,發現達到了自然保護區的標準。看著眼前開闊的土地和湛藍的天空,4名海歸決定在此創辦一家生態體驗農場,起名“飛鳥與鳴蟲”。

  農場處處體現著生態理念。在一處水池旁,王婧停下腳步,向我們介紹,這是一個水循環生態營地。生活用水經過過濾沉淀,匯入生態水池;人和動物產生的排泄物經過堆肥,回歸果園。這個生態水池吸引翠鳥、白頭翁、螢火蟲等小動物安家,共同維系多樣、有機的生態系統。

  作為北京首家以“食農教育”為核心的有機農場,“飛鳥與鳴蟲”根據二十四節氣、傳統節日推出親子活動,融入科學知識,呈現食物“從土地到餐桌”的生產全過程。

  “今年端午的主題是插秧,孩子們一腳踩下去,泥巴從腳趾縫里鉆出來,人與土地如此親近。”王婧輕撫著田間的秧苗說。最近,“飛鳥與鳴蟲”農場的桃子熟了。7月8日—9日,農場舉辦了一年一度的“桃里桃氣”游園會。

  王婧坦言,農場從圖紙變為現實,并非一帆風順。

  2019年3月,“飛鳥與鳴蟲”農場開始施工。王婧和伙伴們廢寢忘食,日夜盯著工程進度。“在城里,遇上停水,打電話給物業或水電工就行了,但村子里缺少這種專業隊伍。”王婧說,創客們不得不學習“十八般武藝”,自己上手干一些裝修、維修方面的活兒。

  “創辦農場的過程中,我們經常會碰到意想不到的小問題,比如適應鄉村生活節奏,與村民溝通磨合,學習如何修理設備等。”李一方說。

  在王婧、李一方等創客身上,有一股不服輸、不放棄的韌勁。就拿烤面包這件事來說,王婧琢磨了很久,嘗試了很多次。

  “飛鳥與鳴蟲”農場有一座柴燒面包窯,因為使用天然酵母發酵、柴火窯烤,制作一批面包就需要花費40個小時。因為剛開始對天然酵母的發酵掌握不好,面團總是發酸,王婧經常連夜重做。“我記得那是8月的盛夏,我在農場儲藏間的地板上睡了不到5個小時,每隔2小時就要起身檢查一遍發酵的面團。”王婧回憶說,她不斷摸索嘗試,逐漸掌握了發酵技術和窯烤的溫度,學會了20多種窯烤面包的制作方法。

  “飛鳥與鳴蟲”農場帶動金叵羅村旅游產業發展,推動生態農業產業轉型升級,逐漸成為北京鄉村振興的一塊“試驗田”。“一年到頭田里都有收獲,我們不光收獲了農作物,還收獲了美好的時光,收獲了創業的夢想。”王婧說。

  成立“11隊”——

  “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

  層層疊疊的凌霄花墻盡頭,是一座青磚黛瓦的民宿。外觀保留古樸的風貌,室內是咖啡廳、餐吧、兒童娛樂區等。這是金叵羅村的網紅民宿“老友季”,也是王婧、李一方等創客們的“大本營”。

  金叵羅村有10個生產隊(村民小組),后來,村委會把來村創客們列入“11隊”。如今,“11隊”成員有48位,大家不定期聚在“老友季”,商討創業新點子。“11隊”隊長是“老友季”創始人梁晴。

  梁晴曾在互聯網公司擔任高管,2014年開始創業。2015年,她來到金叵羅村租種菜地時,發現“村子旅游基礎很好,有田園、有風景,是自己心目中理想民宿的所在地”。梁晴將一座廢棄民居改造成花園式民宿,建起美麗精致的庭院、文藝范兒十足的咖啡館,吸引了眾多向往鄉村田園生活的市民游客。

  “青年創客為鄉村帶來城市生活理念、審美標準,推動鄉村建設的同時,也將鄉村美學傳遞出去,讓更多人了解鄉村的美好,推動城鄉融合發展。”梁晴說。

  金叵羅村走進創客視野是從2012年開始的,那一年,伊書華擔任金叵羅村黨支部書記,他推動金叵羅村發展生態農業和休閑農業,在村里的土地上開展無公害種植,不再使用化肥和農藥。很快,金叵羅村吸引了第一波城市創客的到來。

  2018年,王義江接替伊書華擔任金叵羅村黨支部書記,繼續用打造景區的理念建設村莊。一批行業專家、企業經營者、海歸創業團隊、跨界新農人走進金叵羅村,“11隊”應運而生。如今,“11隊”已成為金叵羅村吸引人才的“強磁場”。

  2021年5月,梁晴邀請創客羅謀芳到金叵羅村參觀,并和村干部們一起探討鄉村振興。村干部們說,“希望家家門口有花,處處是景。”樸素的話語打動了羅謀芳,她的腦海中萌發了建設一處花園民宿的想法。

  從今年初開始,現場勘測、花園設計、開工建設……創客們忙得不亦樂乎,白天盯施工現場,晚上在“老友季”商討改進設計圖。在羅謀芳、“職業造園師”侯曄等創客的共同努力下,一座名為“金櫻谷”的花園正式開業運營。

  羅謀芳說,“金櫻谷花園建成后,我們還計劃將‘種子’播撒到村莊其他地方,‘長成’更多的主題花園民宿。門前有花、推門見綠,這是村民的夢想,也是我們創客的夢想。”

  越來越多的創客選擇扎根金叵羅村。“我們給創客創造寬松的創業環境,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王義江說。

  “鄉村振興離不開人才支撐。‘11隊’成員們來自不同領域,能集結不同業態,實現優勢互補,形成共建共享共富的格局。”北京市農村經濟研究中心資源區劃處處長陳奕捷說。

  鄉親共致富——

  “村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11隊”帶著經營理念、管理模式、專業技術來到金叵羅村,以旅帶農、以旅促農,加快村民增收致富步伐。

  采摘新鮮蔬果,現場做成羹湯;在鄉間小路上,騎著共享單車,尋找一處安靜的咖啡館或者飄香的面包坊……一到節假日,不少市民游客會來到金叵羅村,體驗鄉村生活。

  在“旅游+”的帶動下,金叵羅村實現了農商文旅體融合發展。農家樂提供很多應季農產品和伴手禮,游客們的后備箱塞得滿滿當當;金叵羅開心農場推出蔬菜訂購服務,為市民送去新鮮、有機的農產品;“飛鳥與鳴蟲”農場開展“食農教育”,經驗豐富的農婦拎起鋤頭,教孩子們干農活……

  “不少村民在‘老友季’里學會了制作咖啡等方面的技能。”梁晴說,她樂于幫助村民挖掘一技之長,并將這些技能運用到民宿運營、食品制作等方面。

  如今,很多村民掌握了致富新技能。土生土長的村頭大爺,利用自己的特長,教孩子們捏泥人,成了備受游客歡迎的“手工藝”老師;善于制作面點的本村大姐,刻苦學習西點制作技巧,將金叵羅村的有機農產品轉化為窯烤面包等網紅產品……

  2021年底,來金叵羅村創業的劉甜恬在村西口開了一家甜品店,取名“西口研食社”,店里特色產品是她就地取材研發的“小米酥”,店里的員工是她培訓的本村大姐。

  劉甜恬畢業于北京理工大學,后來出國學習點心制作。她從小在密云長大,知道金叵羅村的小米有特色,就想把它融入西點制作,試著用小米和櫻桃等原料制作曲奇餅干。

  開店初期,劉甜恬一邊培訓幾位村民大姐,一邊嘗試不同的配方,在劉甜恬和村民們的共同努力下,金叵羅“小米酥”誕生了。

  近年來,金叵羅村打造出以“貢米打包飯”為主的特色美食,將特色農產品和民俗旅游相結合,還積極建設集休閑采摘、農耕體驗、科普教育為一體田園綜合體,受到市場廣泛認可。

  端午期間,一頂頂帳篷星羅棋布,點綴在生態農場的草坪上,市民游客聞著粽葉和糯米的香氣,數著夜空的星星,伴著蟲鳴聲入睡。金叵羅村的帳篷露營項目,契合當下消費需求,日益紅火。

  金叵羅村被評為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中國美麗休閑鄉村。自2014年開始,金叵羅村連續舉辦櫻桃采摘節、金谷開鐮節、農民豐收節等慶祝活動。2022年,接待游客近20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2000萬元。

  為不斷提高村民經營水平和能力,金叵羅村還聯合相關科技公司挖掘主題、定制培訓,打造了以“柴鍋·露臺·菜園·飯團”為主題的“春阿姨小院”、以“手工·果園·貼畫·貓咪”為主題的“太陽花小院”、以“玩泥·露臺·DIY(自己動手做)·剪紙”為主題的“葫蘆DIY小院”等個性化民俗接待戶,豐富休閑農業體驗場景。“暑假期間,游客來到村里可以戲水,制作小米酥,體驗農場夜游,觀看皮影戲、露天電影等。”王義江說。

  金叵羅村先后成立櫻桃和小米種植專業合作社、農業種植合作社和民宿旅游合作社,依法流轉農民閑置土地、農宅、果園,進行統一管理,實現規模化經營,大力發展精品民宿、生態農場、農學教育等項目,打造鄉親們共同的致富產業。全村人均年收入從2012年的1.5萬元,提升至2022年的3.26萬元。

  金叵羅村依托共富產業,帶動勞動力就業,鄉親們的精神面貌也煥然一新。“以前有的村民閑著沒事,時常吵架、拌嘴,鄰里關系處得不怎么好。現在村里發展了新產業,鄉親們有了更多就業機會,長了不少見識,胸懷也比以前寬廣了,鄰里關系也更和睦了。”王義江感慨道。

  新產業賦予鄉村經濟新內涵,新農人賦予鄉村建設新動力。“技能更多了,錢袋子更鼓了,村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王義江說,金叵羅村的巨大變化,源于探索出“續紅色基因,促綠色發展,創金色未來”的鄉村振興路子,在綠色田園上建立起美麗家園、幸福樂園。

  在上世紀50年代,作家周立波創作的反映鄉村變化的長篇小說《山鄉巨變》感動了幾代讀者,如今,創客們見證、參與、助力了金叵羅村新時代的山鄉巨變。(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A级毛片无码久久精品免费| 人妻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中文| 97碰碰碰人妻视频无码| 亚洲午夜国产精品无码老牛影视| 中文字幕人妻丝袜乱一区三区 |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无码国内精品人妻少妇| 最好看的电影2019中文字幕 | 亚洲成a人无码av波多野按摩| 无套内射在线无码播放| 中文字幕精品久久| 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久久| 超清无码无卡中文字幕|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 无码人妻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午夜无码专区| 国产成人无码区免费内射一片色欲| 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 国产精品 中文字幕 亚洲 欧美 | 亚洲精品97久久中文字幕无码 | 亚洲成a人无码av波多野按摩| 东京热加勒比无码视频| 久久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 性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无码| 人妻丰满熟妇AV无码区HD| 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3D日动漫| 91视频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精彩中文乱码AV| 中文字幕无码一区二区免费| 天堂无码久久综合东京热| 国产精品无码素人福利不卡| 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国产白丝无码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国产精品无码专区|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拍拍拍色欲| 无码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性色| 亚洲精品一级无码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