側記:在烏鎮感受浙江數字鄉村蓬勃力量
中新網烏鎮11月8日電 (錢晨菲)作為2023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的亮點活動之一,浙江·數字鄉村引領區建設成果展此間在烏鎮舉行。該展會展示了“數字浙江”和“千萬工程”融合推進給浙江鄉村帶來的巨大變化,直觀呈現浙江數字鄉村引領區建設的顯著成果。
此次成果展分為綜述、農業農村數字化變革重塑、鄉村數字經濟創新提質、鄉村數字服務普惠共享四大版塊,以詳實的數據展示了浙江數字鄉村建設成效——“浙江鄉村大腦”聚焦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有力提升農業智能、鄉村智治、農民智富三大領域能力,現已覆蓋浙江11個市、90個縣(市、區),日均訪問量超120萬次;網上農博平臺集商家管理、產品交易、展示展銷于一體,覆蓋該省及16個對口幫扶地區上萬家農業主體,累計帶動創業就業超10萬人……
智慧農業是發展鄉村數字經濟的重要載體。本次展會按照智慧種植、智慧畜牧、智慧漁業三大版塊作了精心布置和展示,匯集了該省十多家代表性企業,集中展現浙江智慧農業發展的最新成果。
在浙江一鳴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展位前,公司商品吸引了不少人爭相品鑒。現場還模擬一鳴奶吧場景,提供沉浸式體驗。該展位負責人許勝飛表示,近年來,該公司通過數字化建設貫通未來農場、未來工廠、未來市場、未來物流全鏈條全場景,取得了明顯成效。
浙江桐信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帶來的種苗自動嫁接機器人,通過高性能的可編程控制器,實現種苗嫁接統一調度、智能控制、自動作業,每小時可嫁接400株,成功率達98%以上,實現精準高效嫁接。“這是我們公司第二次參加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這臺機器是公司研發的第五代種苗自動嫁接機器人,未來有望加速推廣。”該公司負責人李敬泉告訴記者。
由浙江省淡水水產研究所自主研發的羅氏沼蝦活體高通量表型測定系統,應用了人工智能、機器視覺等技術,有效解決育種中表型數據收集效率低的難題,每分鐘最快可測定100尾,極大地提高了育種效率。“目前,這套系統已在基地育種階段得到應用。”浙江省淡水水產研究所工作人員徐洋說。
新技術、新產品,帶來了新服務、新生活。浙江以展會為窗口,生動展示著數字鄉村建設的巨大魅力以及鄉村之變。
據悉,今年是浙江省首次在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上展示數字鄉村建設的實踐成果。作為全國唯一的數字鄉村引領區和數字經濟的先發省,近年來,浙江將“數字浙江”與“千萬工程”有機融合,縱深推進數字技術向鄉村下沉,該省數字鄉村發展水平達到68.3%,連續四年位居全國首位。(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藝苑擷英——2023年全國優秀青年藝術人才展演”啟幕
- (第六屆進博會)專訪達能謝偉博:中國健康消費刮“新風”
- 港大研發“AI虛擬病人”問診應用程序 作培訓用途
- (第六屆進博會)上海交易團大型零售采購商聯盟達成55個初步采購意向 金額約35億元
- 烏鎮峰會新觀察:“數字之光”如何改變你我?
- IBM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阿爾溫德克里希納:構建人工智能生態系統 助力中國數字經濟蓬勃發展
- 全球移動通信系統協會首席執行官洪曜莊:中國催生新商業模式 推動加速各行業數字化轉型
-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總干事鄧鴻森:前沿技術正重塑世界 各方應攜手跨越鴻溝共建命運共同體
- 余秋雨再訪寧波天一閣 攜好友捐贈16米書法長卷
- 數字烏鎮之變:“觸網”十年 不止水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