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專家深圳商討破解腦病基礎與臨床轉化難題
中新網深圳11月16日電(記者 鄭小紅)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簡稱“深圳先進院”)腦認知與腦疾病研究所所長、深港腦科學創新研究院院長王立平16日在深圳表示,以臨床痛點為導向的腦科學研究體系建設極其重要,應鼓勵臨床醫生將實踐中遇到的難點、堵點講出來,和科技界共同破解腦疾病基礎與臨床轉化的難題。
當天,灣區腦科學產業創新與合作大會·2023暨深圳市腦科學學會第二次年會暨中國神經科學學會神經科學研究技術分會年會(以下簡稱“大會”),在深圳市光明文化藝術中心開幕。
大會以“腦疾病:基礎與臨床轉化”為主題,內容涉及腦疾病研究模型與新藥研發、腦與神經影像、腦血管病防治、腦健康數字化智能技術、神經免疫與內分泌代謝等話題。500余位來自腦科學學術、臨床和產業界的代表參會。
王立平在演講中,希望通過由龍頭企業、高水平學術和臨床研究機構、科技型骨干企業和初創潛力企業共同組建新的創新聯合體,以光明腦科學技術產業創新中心、腦解析與腦模擬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為共性技術供給體系,進行多元化的創新資源整合和科技基礎能力建設,在粵港澳大灣區進行跨界、跨區域交流合作,形成以“科技園丁、賦能增效”為特征的“攜智入駐、產研貫通”科技創新生態,推動我國腦科學與腦健康產業的快速發展。
大會同期推出“2023腦科學與類腦智能科創新青年30人榜單”發布、深圳市腦科學學會入駐光明科學城、深圳市神經系統疾病干預技術概念驗證中心揭牌、深圳市腦科學技術產業創新中心與頭部機構戰略合作簽約等系列活動,從政策鏈、創新鏈、產業鏈、金融鏈、人才鏈、服務鏈等方面,為中國腦科學與腦健康行業發展的“先行先試”提供有力保障。
大會還舉辦了腦未來主題展,匯聚消費級腦機接口、機器人及手術設備、臨床腦電大數據、尖端科研設備、腦部放射影像智能分析、數字療法等諸多創新科技產品。
深圳先進院內爾神經可塑性實驗室主任、德國哥廷根大學教授、1991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厄溫·內爾(Erwin Neher),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教授王擁軍,福建醫科大學教授陳曉春等近百位國內外腦科學與臨床醫學專家親臨現場。(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