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多部門攜手關愛自閉癥患者 促進早篩查、早發現和早干預
中新網上海4月2日電(記者 陳靜)今天是第十七個世界孤獨癥關注日,最近,上海的教育部門、衛生健康部門、婦聯紛紛舉辦活動,為“星星的孩子”傳遞溫暖與力量傳遞。
2日,上海市舉行“全心守護伴星同行”第17屆“世界自閉癥關注日”主題活動,希望充分借助醫療衛生、民政、殘聯、教育及社區等社會各界力量,倡導社會廣泛關注孤獨癥和關愛孤獨癥兒童,促進更加重視孤獨癥的早篩查、早發現和早干預,提升全社會對孤獨癥的認識和包容。
據了解,孤獨癥譜系障礙(簡稱孤獨癥,也稱自閉癥),是一類發生于兒童早期的神經發育障礙性疾病,以社交溝通障礙、興趣狹隘、行為重復刻板為主要特征,嚴重影響兒童社會功能和生活質量。孤獨癥通常起病于嬰幼兒期,目前尚缺乏有效治療藥物,主要治療途徑為康復訓練,最佳治療期為6歲前,越早干預效果越好。通過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干預可不同程度改善患兒癥狀和預后。
活動中,上海兒童心理發展與保障“社區行”項目正式發布。該項目在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市民政局、市殘聯等多部門的共同關心指導下,由市婦幼保健中心聯合市精神衛生中心、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上海市兒童醫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上海兒童醫學中心、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共同實施。該項目將通過六家市級醫療保健機構與各區婦幼保健機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緊密協作,將支持和關愛下沉至社區,促進兒童心理行為問題的“早期發現、精準干預、深度融合”。
當日,“長寧區新涇鎮兒童心理與行為保障聯盟”揭牌成立。長寧區新涇鎮方面介紹,該聯盟旨在進一步促進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發展,深化“醫-教-養”結合模式,積極發揮各聯盟單位的資源與優勢,為轄區內有需要的兒童和家庭提供更加全面、專業和便捷的服務。
同日舉行的上海市婦聯關愛孤獨癥兒童動員會發布了“愛星計劃”關愛服務,上海市婦聯在走訪調研的基礎上,聚焦孤獨癥兒童家庭實際需要,積極鏈接社會力量、整合慈善資源、搭建關愛平臺。據悉,上海市婦聯關愛孤獨癥兒童家庭的“星媽港灣”項目以助力“星媽”、賦能“星媽”、關愛“星媽”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在全市建立1+6個服務點,為“星媽”們提供心理咨詢、居家康復指導、親子活動、孤獨癥兒童短時照護等。
會上“愛星·專家團”成立,這是關愛服務孤獨癥兒童及其家庭的公益性志愿服務組織,凝聚了一批來自交通大學附屬上海市兒童醫院、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華東師范大學等專業醫療機構和高校的理論研究、醫療康復、臨床診斷等各方面的專家學者,聚焦賦能孤獨癥兒童及其家庭、營造友好社會環境開展科普宣傳、義診和專業咨詢等專業支持。
會上,相關部門解讀了《關于加強本市孤獨癥兒童關愛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邀請孤獨癥兒童家長、服務孤獨癥兒童的社會組織、社區、特殊教育專家、醫療機構代表等分別從孤獨癥兒童需求與困境、教育服務、社區融合、孤獨癥干預研究、醫療支持等方面,分享了成功的案例和經驗。
當日,記者從上海市教委了解到,上海在自閉癥兒童教育領域的探索起步較早。近年來,上海市級層面組織160多場次的自閉癥兒童教育巡回指導和結對服務,為760多名自閉癥兒童進行醫教結合的義診咨詢,面向860多名教師開展專題培訓,家長學習資源點擊量超過1.8萬人次,不僅促進公眾對自閉癥兒童的接納包容,也促進自閉癥兒童適性融合發展。
在第十七個世界孤獨癥關注日到來之前,上海市自閉癥兒童教育指導中心、市婦幼保健中心聯合舉辦“我們在一起同心向未來”主題活動。據透露,此次主題活動后,上海還將深入開展一系列針對自閉癥兒童的教育服務活動,如名醫名師醫教結合義診服務、長三角田園農趣徒步賽融合活動等,聚焦自閉癥兒童、家庭、教師關心的問題,持續提升特殊教育質量和服務能級。(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