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博覽

東西問丨吳巍巍:古建裝飾藝術,何以體現兩岸一脈?

吳巍巍 發布時間:2023-06-07 08:55: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北京6月5日電 題:古建裝飾藝術,何以體現兩岸一脈?

  作者 吳巍巍 福建師范大學閩臺區域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員

  中國古代建筑上的裝飾藝術,蘊含著豐富的傳統文化元素,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與精華所在。其表現形式最為普遍和活躍,承載著民族的社會風俗和勞動人民的生活氣息,反映了民眾樸素健康向上的精神和不斷追求美好理想的愿望。古建裝飾的內容龐雜,可以說包羅萬象。從神話傳說到民間故事,從文學名著到傳統戲劇,從天文氣象到歷史文物,從山川河海到花鳥蟲魚,全方位、多角度地反映社會和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

  吳巍巍考察云林縣麥寮鄉拱范宮。受訪者供圖

  眾所周知,臺灣有數以萬計的宮觀寺廟,有千家萬戶的宗族祠堂,有不計其數的深宅大院。臺灣地區的傳統建筑裝飾藝術,凝聚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諸子百家學說都濃縮在石雕、木雕、泥塑、彩繪、交趾、剪粘等藝術精品之中,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歷史教科書。迄今,臺灣的許多古建筑裝飾總體保存較好,這些承載著中華文化的裝飾藝術將中國的傳統思想、價值觀體系深深嵌入臺灣人民心中。

  臺灣古建修復現場。受訪者供圖

  這些傳世之作,有臺中林氏宗廟水車堵上色澤亮麗的交趾陶,有鹿港天后宮鬼斧神工的石雕龍虎堵,有臺北保安宮色彩繽紛的“朱仙鎮八大錘大戰雙槍陸文龍”彩繪,還有臺南三山國王廟屋頂上造型優美的“功名高舉”剪粘。臺灣地區遺留至今的古建筑中的裝飾工藝作品,是中國面對世界文化所獨有的藝術特色與工匠精神,代表著近千年來中國南系古建裝飾藝術的發展精華。

  臺中林氏宗祠。受訪者供圖

  臺南三山國王廟剪粘作品。受訪者供圖

  臺灣古建裝飾工藝的制作,也是民間傳統技藝最重要的承傳之一,是中國工藝美術史發展中一條重要的文化脈絡。臺灣存留下的實物,實際上是福建古建筑裝飾藝術在臺灣的重要歷史遺產。來自移民原鄉共同的文化遺產,完全保留了大陸的生活習俗,尤其是完整地保存了大陸南系民居建筑模式和裝飾藝術的原貌。大陸地區許多實物與技藝,由于人為或自然的因素,受不同程度的破壞,因此臺灣的古建裝飾藝術遺存彌足珍貴,它的存在凸顯了臺灣文化與中華文化的根脈關系。同時,兩岸傳統古建筑遺產的精華——裝飾藝術都面臨保護與傳承缺失的危機。為此,兩岸同胞應攜起手來,共同致力于推進兩岸古建裝飾藝術的搶救、保護與文化傳承。

  斗拱木雕藝術。受訪者供圖

  鹿港龍山寺藻井雕刻。受訪者供圖

  中國古建裝飾藝術,旨在求美觀、祈吉祥、鎮邪煞、寓教化、顯富貴。審視品讀流傳千百年的古建裝飾藝術品,就能理解這些“墻上歷史教科書”的奇妙。其題材多典出于古代文學典籍、歷史故事、章回小說、神話傳說、民間傳奇等,如民眾喜聞樂見的《封神演義》《三國演義》《說岳全傳》《白蛇傳》《楊家將》。這些經典皆倡導或隱含著忠孝節義之道德觀,一個構圖、一個隱喻、一副楹聯、一句名言,都有警世教化的作用。

  其中,常見的題材有體現“忠孝廉節”的岳母刺字、伯俞泣杖、楊震卻金、蘇武牧羊;有贊美愛惜人才、求賢若渴的“四聘”故事(堯聘舜、渭水聘賢、三顧茅廬、商湯聘伊尹);有以古人喜愛的蘭、蓮、梅、菊“四愛”為主題,寓意人各有志趣和追求,思想自由;有以“四逸”(漁、樵、耕、讀)為主題,彰顯恬淡而崇高的意境;有以“四藝”(琴、棋、書、畫)為主題,追求多才多藝的完美;還有以桃園結義、三娘教子、太白醉酒、轅門斬子、郭子儀拜壽等中國民間膾炙人口的故事為主題,提倡世人從善如流,聰明智慧,追求卓越。還有以家規家訓、楹聯名句為題材的,都起到警誡后人的作用。

  三峽祖師廟雕刻精美的木雕藝術。受訪者供圖

  三峽祖師廟木雕藝術(局部)。受訪者供圖

  千百年來,臺灣同胞出入古宅祠堂、寺廟宮觀,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注入心田,就連臺灣地區冥頑不化的“臺獨”分裂分子,也在這些中華文化氣息極其濃厚的場所進進出出,他們早已為中華文化浸染與熏陶,淪肌浹骨,卻渾然不覺。

  臺灣古建裝飾藝術主要源于福建與廣東潮汕地區,屬于中國古代傳統建筑裝飾藝術的南系系列。它們在分類上大致有溪底派大木設計,崇武地區石雕,泉州地區木雕、交趾、剪粘、磚刻,以及大埔地區彩繪等。自然災害、人為破壞、年久失修等,都會對臺灣古建筑及其工藝作品產生不可逆轉的影響,所以對其進行搶救、保護,不僅為探究這些裝飾藝術的源流、風格、制作技藝提供歷史依據,從而證明臺灣文化源于中華文化,還可以通過扎實的田野調查工作,尋求臺灣地區古建裝飾藝術搶救、保護和傳承的應對之策。

  廟宇裝飾藝術(彰化南瑤宮)。受訪者供圖

  歷史上,福建地區特有的古建裝飾技藝移入臺灣后,原貌依存。應從中國古建裝飾藝術的整體發展脈絡中,勾畫其歷史底蘊和文化意涵,讓世人知道中國古建裝飾藝術的優秀與特色;同時結合建筑、工藝、繪畫、歷史、宗教等多學科知識,建構臺灣地區古建裝飾藝術的學理性知識。這樣,既可勾勒出中國南系古建裝飾藝術的全貌,又能使這些飽經滄桑的古建裝飾藝術珍品,成為臺灣文化源于中華文化,臺灣文化與福建文化同根、同源、同宗、同祖的歷史鐵證。

  臺灣桃園李騰芳故居。受訪者供圖

  中國傳統古建裝飾藝術,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探索其在兩岸文化認同中的作用,有利于祖國和平統一事業。闡明和宣傳古建裝飾藝術的文化內涵,可以讓更多臺灣人民意識到臺灣文化是中華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中華文化是兩岸同胞的心靈根脈和精神歸屬,進而開拓和深化“兩岸一家親”的交流互動格局。(完)

  作者簡介:

  吳巍巍,歷史學博士,現任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福建師范大學閩臺區域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閩臺歷史與文化、兩岸關系與海洋史等研究。

  近年來主持國家社科基金冷門“絕學”重大研究專項、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子課題、教育部人文社科后期資助項目等各級各類課題20余項;科研成果獲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福建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3項、三等獎1項;入選福建省高層次人才(B類)、福建省“雛鷹計劃”青年拔尖人才、福建省高校“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等。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日本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男人在线无码视频| 久久午夜无码鲁丝片午夜精品 | 亚洲成AV人片天堂网无码| 亚洲av麻豆aⅴ无码电影| 国产99久久九九精品无码|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日韩在线| 少妇无码?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 日韩丰满少妇无码内射|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国产高新无码在线观看| 免费看又黄又无码的网站| 最近最新高清免费中文字幕| 中文最新版地址在线| AV无码久久久久不卡蜜桃| 免费无码VA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下载 | 亚洲中文无韩国r级电影| 中文字幕乱码人妻无码久久 | 国产精品无码无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专区影院| 天堂中文8资源在线8| 久久中文骚妇内射| 中文字幕色婷婷在线视频|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爆乳av中文 | 久久久久亚洲AV片无码下载蜜桃| 精品无码成人片一区二区98 | 最近中文字幕大全中文字幕免费| 中日精品无码一本二本三本| 99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毛片| 国产精品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av免费网站| 玖玖资源站无码专区| 青青草无码免费一二三区| 精品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无码成A毛片免费| 99久久无码一区人妻| 免费无码AV一区二区| 全球中文成人在线| 台湾佬中文娱乐网22| 亚洲国产精品狼友中文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