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月22日電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月22日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介紹《關于發展銀發經濟增進老年人福祉的意見》有關情況。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工業司司長何亞瓊在會上介紹,近年來,老年人多層次、多樣化、個性化的消費需求,促進了我國老年用品產業的發展。據統計,2023年我國老年用品市場的規模達到了5萬億,產品種類和數量也具備了一定規模。
何亞瓊表示,工業和信息化部指導廣大生產企業深入實施消費品工業“三品戰略”,下大力氣提升老年用品的品種豐富度、品質滿意度和品牌認可度,努力讓老年人買得放心、吃得安心、用得舒心。主要報告兩個方面的具體做法:
一方面,加大優質老年用品供給。一是先后發布了兩批老年人用品產品推廣目錄,主要聚焦老年服裝服飾、陪護機器人、智能監測儀、多功能護理床等631個優質產品。比如,針對老年人臥床起身不便的難題,開發了多功能護理床,能夠實現一鍵轉身、起身的功能,老年人自己在床上就可以獨自操作,有效提升了生活質量。二是先后編制了9批升級和創新消費品指南,加大了對老年用品傾斜力度,也推廣了一批非常契合老年人需求的創新產品。比如,智能坐便器、自動控溫灶具等創新升級家居產品。三是鼓勵支持地方培育傳統優勢食品產區和特色食品產業,特別是加大了老年食品、特色食品的供給。例如,歲數大了容易缺鈣,老年人用的高鈣奶粉、維生素礦物質片等營養膳食和保健食品有效滿足了老年人的營養需求。
下一步,工信部將針對老年人衣食住行醫等不同的場景需求,鼓勵和引導生產企業開發更多更加人性化、品質化、品牌化、實用化的老年用品。
另一方面,千方百計提品質、優服務。一是拓展渠道。工信部培育老年用品的展會、博覽會,讓更多老年人能夠找到質優的老年用品,開展孝老愛老消費活動,每年優選推出上億件覆蓋不同場景、不同消費需求的老年人用品。比如工信部跟民政部聯合開展了四屆“孝老愛老購物節”,指導電商平臺抓住“重陽節”這一傳統敬老節日,積極提供老年服裝服飾、家居產品、老年食品等多種優質商品,普惠老年群體。據統計,2023年居家適老產品的銷售同比都增長兩倍,應該說是非常受歡迎的。很多年輕人在重陽節的時候,向家里老人奉獻了一份愛心。二是強化標準引領。建立健全老年用品標準體系。工信部優先在家電、家具、制鞋等領域發布了《適用于老年人的家用電器 通用技術要求》《老年公寓家具通用技術要求》《老人鞋》等多項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從產品質量規范上對企業提出要求。三是在工作中堅持以人為本,注重服務的溫度和愛心,引導企業針對老年人不同場景、高品質的需求,提供優質適用的服務。
何亞瓊強調,通過我們共同的努力,銀發經濟的發展一定能夠上一個新的臺階。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