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地方

數字賦能 江蘇古籍這樣“活”起來

發布時間:2022-03-18 16:35:00來源: 新華日報

古籍普查。(南京圖書館供圖)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加強文物古籍保護利用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古籍保護利用”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充分體現了國家對古籍保護利用工作的高度重視。

  古籍是中華文明的重要載體,凝聚著中華民族的智慧結晶。作為我國古籍收藏的重鎮,江蘇全省古籍收藏總量約為450萬冊,在古籍的保護利用方面也在不斷作出新的探索。

  450萬冊,江蘇古籍“家底”深厚

  從先秦至1912年的數千年間,在中國大地上書寫、刊刻或印刷的書籍,包括從商周的甲骨文、金文到漢代竹簡、帛書,再到后代汗牛充棟的寫本、抄本、印本這些書籍,統稱為“古籍”。古籍承載著豐厚的歷史文化內涵,是中華民族文化創造力的不竭源泉。

  南京圖書館原館長、南京大學教授徐小躍介紹,作為全國館藏古籍數量最多的省份之一,江蘇全省古籍收藏總量約為450萬冊。南京圖書館作為省內古籍藏量最豐的古籍收藏單位,所藏古籍達到160萬件(冊),且善本較多,館藏數量和質量在全國名列前茅。

  2009年,江蘇省古籍保護中心在南京圖書館揭牌。“知家底方能定良策,自‘中華古籍保護計劃’實施以來,江蘇省古籍保護中心開展古籍普查工作,已收集全省168家古籍收藏單位的古籍書目數據25萬余條,預計2022年底前將完成全部書目數據的審核。”南京圖書館副館長全勤告訴記者,目前已有33家單位的古籍普查登記目錄正式出版。古籍普查中,每審核一部書,普查工作者就對應地給予一個國家編號,保證書目數據真實精準。通過古籍普查,我省公藏機構現存古籍書目數量首次以準確數據得到展現,書目數據總量名列全國各省份之首。

  不但館藏數量龐大,江蘇古籍的價值在全國也位居前列。2020年,文化和旅游部發布《第六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全國共752部古籍入選。其中,江蘇共有9家單位127部古籍榜上有名,占全國總量的16.9%,是全國入選數量最多的省份。南京圖書館更是以107部占全國總量14.2%的比例,成為除國家圖書館外入選數量最多的古籍收藏單位。唐寫本《妙法蓮華經卷》、北宋刻本《禮部韻略》、元刻明修本 《附釋音禮記注疏六十三卷》……南圖入選的古籍版本多樣,珍品迭出,包括了唐寫本、宋刻本、宋刻元明遞修本、元刻明修本、明刻本、明抄本、南三閣四庫全書本、四庫底本等。綜合前六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評審名單看,江蘇共有1422部古籍入選,占全國總量10.9%,位列各省份第一。

  今年1月底,第五批江蘇省珍貴古籍名錄正式公布,《周易略例》《尚書說統》《詩地理考》等220部古籍入選。目前,全省已有3026部古籍被納入江蘇省珍貴古籍名錄。江蘇省委黨校圖書館、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入選江蘇省古籍重點保護單位名單,我省古籍重點保護單位達到22家。截至目前,我省已有21家單位入選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

  高科技,為古籍營造舒適的“家”

  歲月侵蝕使得很多古籍紙張早已脆弱不堪,亟待妥善保護。記者了解到,我省各大古籍收藏單位極為重視古籍的收藏保管,通過高科技手段,努力為珍貴的古籍營造適合其“居住”的環境。

  “我們的古籍書庫堪比銀行金庫。”全勤副館長如此描述南圖160萬冊古籍共同的家——南圖古籍書庫。這個總面積達3500平方米的書庫由鋼筋混凝土整筑而成,墻體厚度達80厘米,具有優良的密閉性和保溫隔熱性能、防盜防震功能;書庫不開窗戶,避免陽光直射。燈光照明選擇防紫外線的光源,降低對書籍的傷害程度;書庫的常年溫度保持在16-20攝氏度,濕度保持在50%-60%,有效濾除灰塵、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有害氣體;書架墊板和隔板全部使用樟木,古籍不會直接接觸金屬和油漆……各種高科技手段的運用,有效地為古籍“延年益壽”。

  用毛筆蘸上稀釋過的糨糊,涂在古書表面的破洞周圍,用宣紙蒙在上面,再用另一支毛筆蘸上清水,在糨糊痕跡上刷一遍,小心翼翼撕掉多余宣紙……在金陵科技學院的課堂上,同學們正在認真學習如何修復古籍。“我們培養的是‘古籍醫生’,為殘損古籍治病療傷。”該校古典文獻學(古籍修復)專業葛懷東老師介紹,修復一本殘損古籍,要經過去污、清洗、連口、補蛀洞、補破、鑲補、托裱、揭裱等多重工序,使用的修復工具則有鑷子、毛筆、排筆、錐子、棕刷、噴水壺等20余種。

  古籍修復保護人才匱乏,曾一度嚴重影響古籍的保護工作。2003年有關部門的一項調查顯示,當時國內在編的古籍修復師不足百人,且很多年齡超過五旬。此后,經過近20年發展,目前我國古籍修復師已經超過千人,370萬頁珍貴古籍得到了修復。

  在古籍修復人才培養方面,江蘇走在了全國前列。從2004年開始,金陵科技學院、南京藝術學院、南京莫愁中專等院校陸續開設古籍修復專業。葛懷東說:“要成為一名古籍修復師并不容易,需要綜合學習博物館學、文獻學、書法、繪畫、古典文學等課程。盡管如此,還是有很多年輕人愿意投身這項看似單調枯燥的工作,畢業后進入各大圖書館、博物館成為‘古籍醫生’,用高超的技藝讓飽經滄桑的古籍煥發青春。”

  數字化,讓古籍里的文字“活”起來

  曾幾何時,古籍的“保護”和“利用”是一對矛盾命題——古籍往往脆弱易受損,強調保護則難以好好利用;強調利用,過多調閱,則易使古籍受損。進入互聯網時代,數字化為這一難題提供了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養在深閨”的古籍,通過“數字化替身”,隨時隨地滿足讀者閱讀需求,實現一對多、點對面、虛對實的傳播。

  《棲霞小志一卷》《洪武京城圖志》《高郵州鄉土志》……在電腦上打開南京圖書館發布的“稀見方志全文影像數據庫”,讀者可以進行遠程訪問,在線閱讀各種古代地方志,了解江蘇各城市的歷史與文化。

  南圖一直致力于古籍影像化全文掃描工作,實現數字閱覽,保證古籍資源共享。記者獲悉,以“江蘇珍貴古籍數字資源集成”為基礎,統籌全省古籍收藏單位古籍數字資源建設的“江蘇省珍貴古籍全文影像數據庫(第一期)”,會在不久的將來對社會免費開放。

  2016年啟動的“江蘇文脈整理研究與傳播工程”,截至2021年底,已推出《江蘇文庫》四批出版成果740冊,其中大部分為古代文獻典籍,其珍貴的母本古籍則深藏在國內各大圖書館。記者了解到,文脈工程的數字化工作也在有序推進中,隨著紙本圖書的推出,數字圖書也在不斷上新。“在PC端打開‘江蘇文庫’數據庫軟件平臺,或在手機上搜索‘江蘇文庫’微信小程序,就可以在線閱讀《江蘇文庫》推出的前三批圖書。”鳳凰傳媒數字化中心副主任蔡立說。

  在鳳凰出版社社長倪培翔看來,現代化的科學技術為古籍傳播創造了新的條件和途徑,而傳播則是古籍最好的保護和利用方式。近年來,江蘇持續加大古籍保護的宣傳力度。江蘇省古籍保護中心成功舉辦“冊府千華——江蘇省藏國家珍貴古籍特展”“江蘇省古籍保護十周年成果展”;2021年,南圖將“楮墨流輝——南京圖書館藏國家珍貴古籍展”搬到線上,超千萬人次在“云端”感受古籍之美;僅“十三五”期間,省內古籍收藏單位在線下舉辦的各類文化講座270場,展覽175次,深入挖掘中華古籍深厚的文化內涵,真正讓“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來”。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少妇人妻无码精品视频|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中文字幕无码一区二区免费 | 中文字幕精品视频在线| 暴力强奷在线播放无码|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蜜臀浪潮 | 国产精品无码素人福利不卡| 熟妇人妻中文a∨无码| 中文字幕av高清有码| 日韩精品无码久久一区二区三| 日韩三级中文字幕| 2021国产毛片无码视频| 日本欧美亚洲中文| 色婷婷久久综合中文久久蜜桃av| 亚洲熟妇无码AV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视频免费| 2019亚洲午夜无码天堂| 无码AV天堂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V无码大片在线看| 天堂在线资源中文在线8| 无码不卡亚洲成?人片| 国产又爽又黄无码无遮挡在线观看| 人妻夜夜添夜夜无码AV| 色窝窝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中文| 亚洲成a人在线看天堂无码|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 亚洲国产a∨无码中文777|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夜色午夜 | 亚洲综合av永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日韩欧美| 熟妇人妻系列av无码一区二区| 在线精品自拍无码|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 蜜桃视频无码区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人无码网www国产| 中文字幕在线无码一区| 熟妇人妻中文字幕无码老熟妇| 欧美日韩v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