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青春奔跑在希望的田野上
“動作還要再規范細致,‘手消’一定要做到位……”3月28日,在天津市寶坻區某酒店隔離所,輪值所長楊秋靜正與工作人員“復盤”查看操作監控時發現的問題。
24小時“連軸轉”,19天“超長待機”。人員安排、流程細節、應急處置、后勤保障……每當有工作人員進污染區提供服務,她都會盯緊監控屏幕內的一舉一動。
“既然干,就要干得專業,對大家負責到底。污染區的每個動作都環環相扣,在這一整套‘衛生邏輯’中,‘找茬’能起大作用。”河北姑娘楊秋靜身上,總有一股子“軸勁兒”。
她的第一份工作,是河北省大學生村官,后來與一個天津寶坻小伙兒相戀,嫁到了這個距離老家200多公里的地方。2018年,偶然得知天津正面向全國招錄農村專職黨務工作者,撂不下“農村情結”的楊秋靜,放棄安逸的工作,滿腔熱情地通過考試,又一頭扎進了農村的廣闊天地里。面對不解,她憨笑道:“農村工作的幸福,來自群眾雪亮的眼睛,只要真心做了,大伙兒一定看得見!”
“外來的和尚,能把經念好?”“你們就是來鍍金的,過陣子就走嘍!”面對質疑,她繼續憨笑:“日子長了您就知道了,有事兒就來村里找我,我都在。”
慢慢地,大到自來水管道改造、安全隱患排查、煤改燃工程,小到開個證明、查個電話、釘個牌子,只要百姓遇到難題,楊秋靜立馬起身:“走,去看看!”這一 “走” ,就走進了村民的心坎里。
庚子年春,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她搬上鋪蓋卷和村里黨員干部一起投入了這場戰斗,“喊房”、設卡、消毒……在這場與時間賽跑的戰斗中,她在村里一住就是26天。隨著防控工作收緊,第一時間成立“便民小組”,村民“線上下單”,志愿者“線下采購”。“不好好當書記,干成勤務員了?”面對超市老板的打趣,她再次憨笑:“黨支部書記不就是村民的勤務員嗎?現在黨員都在看著,群眾都在盼著,我不‘掉鏈子’,他們才能安心。”
為什么這么拼?楊秋靜有自己的答案。
當選寶坻區方家莊鎮小杜莊村“一肩挑”后,她第一時間了解到已過世的老書記楊樹員,任職7年間帶領村民為村莊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村里的一草一木記錄著他的付出,村民的一言一語緬懷著他的事跡,震撼之余,楊秋靜含淚寫下一封無處投遞的信:“……我一定會帶著您的力量,繼續前行!若您聽到,以后小杜莊村發展的每個點滴,都是您給我的回信!”
挑起老楊書記曾經的擔子,楊秋靜服務群眾的“軸勁兒”愈加強。
從農村專職黨務工作者到村“一肩挑”,從“外鄉人”到“貼心人”再到“當家人”,她深挖村莊潛力、持續鏈接資源、不斷凝心聚力,陸續在村里建起了志愿服務隊伍、盤活了老年日間照料中心、創新了“周三集中坐班”制度、打響了黨建特色品牌……“小手拉大手”“我是黨員我帶頭”“每逢佳節更敬老”的村莊自治氛圍漸漸形成,“同營幸福 共享美好”的愿景也越來越近。
2021年初,小杜莊村捧回了“全國文明村”榮譽稱號,全村老少倍感振奮。楊秋靜說:“全村合力筑幸福,國字稱號捧回家,這一定是老楊書記給咱的回信。”
當青春擔當與鄉村發展同頻,楊秋靜和“小村莊”一起走上了“大舞臺”。2021年7月,她成為寶坻區史各莊鎮副鎮長,走上了服務群眾的新崗位。
“我既是這個新時代的親歷者、見證者,也是這個新時代的受益者、建設者。”憧憬未來,楊秋靜信心滿懷:“能在希望的田野上奔跑,我感到無比榮幸,今后,必將不負組織重托、不負青春韶華,書寫無悔無愧的精彩人生!”(記者 李國惠)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