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地方

優質資源下鄉 鄉土文化上云(深閱讀·關注數字鄉村建設)

發布時間:2022-07-08 16:51: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今年1月,《數字鄉村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5年)》印發,就鄉村網絡文化振興行動,提出筑牢鄉村網絡文化陣地,推進鄉村文化資源數字化。

  村文化禮堂吸引了更多的鄉親,“三農”題材視聽節目收獲了不少觀眾,農村地區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技藝得到了數字化保存……記者在浙江、河北、貴州走訪了解到,各地落實舉措、推進創新,著力推動鄉村網絡文化繁榮發展。

  精準匹配,文化大餐送進村

  下午4點,浙江省湖州市南潯區港胡村村民張國英來到村文化禮堂,在“潯禮e家”文化信息平臺前,熟練地點擊屏幕,打開“文化講堂”視頻節目觀看。老伴江文忠喊她回家吃飯,張國英這才注意到,時間已經過了1個多小時。

  “今天看了黃梅戲《女駙馬》,我打算跟大家排練這個,準備在下次文藝匯演上表演。”回家路上,張國英跟老伴分享當日的收獲和打算。江文忠也很高興:“這可比之前在家里打麻將好多啦!”

  近年來,南潯區推進基層宣傳文化陣地數字化建設,整合各類優質資源下沉一線。港胡村文化禮堂引入區里統一匹配的“潯禮e家”文化信息平臺后,許多村民像張國英一樣成了忠實用戶。

  港胡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錢建強介紹,平臺融合了“新時代文明實踐在南潯”“文化點單”“文化講堂”等內容,構建公共文化服務一站式平臺,為百姓提供數字化“文化大餐”。

  村民胡祥林是書法愛好者,提到“潯禮e家”,他不住點贊:“以前要跑到鎮里上書法課,現在我點點屏幕就能預約區里的老師免費授課,方便得很。”

  “村民喜歡什么、需要什么,我們就提供什么。”南潯區委宣傳部部務會議成員、社科聯副主席章蓉說,“潯禮e家”文化信息平臺實行“村里點、鎮上報、區里送”機制,可以實現供與需的精準匹配。

  如今,村里參加舞蹈排練、歌唱比賽、戲曲表演、旗袍走秀等文藝活動的人多了起來,文化氛圍頗為濃郁。

  據介紹,接下來,南潯區將推進基層宣傳文化陣地數字化建設2.0版,加強“潯禮e家”與移動端、電腦端銜接,讓村民不出家門就能在線享受優秀公共文化資源。

  云端輔導,專家授課隨時聽

  小麥進入返青期,河北省正定縣永盛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李永有些擔心:“去年雨水大、播種晚,麥苗苗情不如往年。”

  拿出手機,打開“云上智農”應用程序,選擇“冀農云課堂”,李永點開了“冬小麥科技壯苗專項行動”課程視頻。“可將磷酸二氫鉀、蕓苔素內酯、含氨基酸水溶肥等混合,噴施葉面肥……”李永根據專家教的方法,買回肥料噴灑。不久,小麥長勢由弱轉壯,問題得到解決。

  “以前遇到問題就著急,現在通過‘云課堂’,很多問題能通過學習解決。”自從2019年安裝了“云上智農”,李永逐漸習慣從“云課堂”找答案,“不僅能學到種植管理技巧,還能從中及時了解惠農政策”。

  除了視頻課程,“云課堂”還會定期組織專家直播授課。“專家課堂隨時聽,請教問題‘面對面’,這在以前可做不到。”李永說。

  “隨著科技進步,農業生產方式發生了明顯變化。依托互聯網課堂進行農技推廣,有助于培育適應現代農業產業化需求的新型職業農民,更好地為農業發展服務。”正定縣農業農村局工作人員邊新忠說。

  為加強冬小麥田間管理、保障夏糧豐收,今年以來,河北依托國家和省農業科教服務云、“云上智農”等平臺推出了“冬小麥科技壯苗專項行動”系列課程。“課程直播當天有近10萬人次觀看,深受農民歡迎。”河北省農業農村廳科教處副處長鄭福祿介紹,目前,全省通過科教云等平臺錄制、發布農業技術視頻或課件共412個。

  “未來,我們將根據農業生產情況、農民需求,進一步豐富網絡課堂內容,創新傳播形式,把農業技術和惠農政策送進千家萬戶。”鄭福祿說。

  存儲保護,非遺技藝全記錄

  “72道做紙工序,用兩臺機器、耗時3個多月才拍完。”提及拍攝皮紙制作技藝的情景,80歲高齡的羅守全說。

  羅守全生活的香紙溝,位于貴州省貴陽市烏當區新堡布依族鄉,因造紙技藝精湛而得名。這里生產的皮紙,成品綿韌、平整潤柔,迄今已有600多年歷史。羅守全是家族造紙第三代傳人,也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皮紙制作技藝的代表性傳承人。

  羅守全所說的拍攝,屬于對皮紙制作技藝的記錄保護,是貴州開展非遺數字化保護的項目之一。

  “工藝比較復雜,單靠語言,說不清楚。”羅守全說,過去學習這門技術,要靠口耳相傳、手把手地教。現在,借助數字化手段,人們可以看視頻,快速了解制作工藝,“這樣也能吸引更多的年輕人學習這門技藝。”

  烏當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胡曉蓉介紹,非遺數字化記錄手段多樣,包括圖片、視頻、音頻等,后期制作中還借助3D等技術,形成音視圖文全覆蓋的數據存儲,為研究、宣傳、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留下寶貴資料。

  皮紙制作技藝省級傳承人胡宗亮將自家房屋打造成以紙為主題的民宿,采用親手制作的花草紙和書畫紙裝飾客房,如今一到節假日,游客盈門。“數字化記錄資料,有助于吸引更多人關注這項古老的工藝,也會有更多游客來研學、現場體驗,進一步助力村子發展。”胡宗亮說,下一步他還將和村民開發更多的紙質工藝品,把這項祖輩留下的工藝發揚光大。

  自2015年啟動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搶救性記錄工作以來,貴州已完成34名傳承人的數字化記錄保護工作,共采集成果圖片2.04萬張,視頻、音頻資料700余小時,工作卷宗約272萬字,數據素材資料1萬多GB,涉及項目共245項。

  本期統籌:張佳瑩

  《 人民日報 》( 2022年05月28日 04 版)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亚洲日韩国产二区无码| 中文字幕av高清片| 日本成人中文字幕| 人妻少妇乱子伦无码视频专区| 中文字幕在线亚洲精品| 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字幕久久| 最近2019中文字幕| 无码少妇一区二区浪潮av| 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中文|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第23页| 在线精品自拍无码| 国产亚洲人成无码网在线观看| 波多野结衣AV无码久久一区|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综合| 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浪潮| 久久国产精品无码HDAV|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软件| 最近2019中文字幕一页二页| 欧美日韩国产中文字幕| 中文资源在线官网|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 人妻丰满熟妇AV无码片| 伊人久久精品无码av一区| 中文无码人妻有码人妻中文字幕| 无码人妻黑人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乱码人在线视频1区| 中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 久久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中文字幕| 久久久久成人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无码av人在线观看| 日本爆乳j罩杯无码视频| 国产在线拍偷自揄拍无码| 人妻系列AV无码专区| 中国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啪啪软件| 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免费| 日韩免费码中文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成人麻豆日韩在无码视频 |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特级做A爰片毛片免费看无码| 中文字幕在线免费看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