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多區試點投放高精度定位車 共享單車運營區域擴大至所有行政區
共享單車自2016年進入北京,至今已有6個年頭。記者昨天從市交通委獲悉,共享單車運營區域已由原來的五環內逐漸擴大至全市所有行政區,形成“1+N”的服務格局。截至今年8月底,全市范圍內報備的運營車輛為99.85萬輛,中心城區79.82萬輛。年底前,核心區將完成軌道站點電子圍欄全覆蓋。交通部門同時再次重申,全市禁止投放運營共享電單車。
自行車停放區增一倍
“1+N”的服務格局即中心城區作為一個整體的運營區域,3家企業按照承諾規模投放車輛;城市副中心、平原新城和生態涵養區作為N個獨立運營區域,因地制宜地引入一家或多家共享單車企業,科學測定車輛運營規模上限。目前,在北京運營的共享單車企業共有3家,分別是美團、哈啰和滴滴青桔。
在總量方面,北京堅持“總量調控”政策,按照淡、旺季進行動態調整。旺季是每年的4月到11月,中心城區作為統一運營區域,車輛投放總規模不超過80萬輛。淡季是每年的12月至3月,中心城區車輛投放總規模不超過50萬輛,未來還將視情況調整。
為規范停放,各區因地制宜擴大非機動車停放空間供給,全市自行車停放區由1.3萬個增至2.6萬個,按照管理要求將停放區域分為禁止停放區、入欄管理區和規范停放區。目前,全市正在大力推廣電子圍欄技術,車輛入欄率大概在90%左右。
高精度定位誤差小于1米
北京鼓勵企業適時推廣投放高精度定位車輛。目前多區正在試點投放高精度定位共享單車,使用效率、停放秩序明顯提升。市交通委表示,為進一步規范單車停放,年底前核心區將完成軌道站點電子圍欄全覆蓋。
2020年起,全市陸續啟動電子圍欄建設、推動共享單車入欄管理。圍繞軌道站點、大型商圈等共享單車停放需求旺盛地區,通過衛星定位、藍牙感知技術,對一定區域內的車輛投放規模和使用情況進行監測。目前,全市已經安裝1529套藍牙嗅探設備,覆蓋了1786個停放區。企業通過技術匹配,在31個重點區域的1181個停放區內,針對騎行人歸還車輛的環節實行入欄結算管理。車輛如果沒有停放至指定停放區,就會彈鎖并持續計費,同時還會在APP上引導騎行人至指定停放區。
目前,延慶、平谷、密云、門頭溝、大興等區已試點投放高精度定位車輛,車輛使用效率、停放秩序、市民滿意度較全市平均水平均有顯著提高。高精度定位車輛,通過在高精度鎖控制盒中使用我國自主研發的北斗定位芯片,配合載波相位差分技術,可實現車輛高精度定位,誤差小于1米,確保車輛在指定位置正常落鎖。
同時,為加強軌道站點周邊秩序維護,市民投訴集中、騎行需求較大的88個重點軌道站點已實現電子圍欄監測管理。年底前,核心區還將完成軌道站點電子圍欄全覆蓋,朝陽、海淀、豐臺、石景山區軌道站點電子圍欄覆蓋率50%以上。
禁止投放運營共享電單車
為規范共享單車運營,本市加強對違法違規行為的監管、處罰。市交通委的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至2022年8月底,市交通運輸綜合執法總隊共約談共享單車企業110余次,查處企業違法違規行為58起,罰款284.2萬元。
市自行車電動車行業協會今年初會同美團、哈啰和滴滴青桔3家共享單車運營企業簽署實施《北京區域互聯網租賃自行車行業規范用戶停放行為聯合限制性公約》,共同開展騎行人信用管理。自今年2月公約實施以來,已有514人被納入北京區域違規停放聯合限制騎行名單。
此外,《北京市非機動車管理條例》明確規定“本市不發展電動自行車租賃”,市發改委今年也將“禁止新增互聯網租賃電動自行車”納入《北京市新增產業的禁止和限制目錄(2022年版)》,全市規定禁止投放運營共享電單車。考慮到市民資金和出行安全,交通部門呼吁,市民不要使用共享電單車。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