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關注】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增進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質。”連日來,出席黨的二十大的山西團代表認真學習討論習近平總書記所作的報告,圍繞報告熱議我省保障和改善民生。代表們表示,要把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勵共同奮斗創造美好生活,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讓人民幸福生活水平更高、成色更足、內涵更豐富
黨的二十大代表、晉中市委書記吳俊清說,晉中作為山西中部城市群中心區域和太原榆次太谷城市核重要組成部分,必須成為高品質生活的幸福地。我們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同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緊密結合起來,不斷滿足人的全生命周期多層次多樣化需求。
千方百計增加城鄉居民收入。一方面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進一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脫貧人口年人均純收入12545元,同比增長20.5%,始終保持脫貧地區農民收入增速高于全市農民收入;另一方面實施就業優先戰略,打出減負穩崗擴就業政策組合拳,發揮“百千萬”億轉型項目帶動就業作用,預計今年城鎮新增就業3.6萬人,農民務工就業55.8萬人,按下群眾增收的“快進鍵”。
加大投入兜牢民生底線。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保持80%以上,統籌做好醫療、養老、社保、體育等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工作,城鄉低保和特困供養標準分別較上年提高2.4%、6.7%,讓病人共享優質醫療,讓老人共享優質保障,讓困難群眾共享優質幫扶。
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在全省率先普及了從學前到高中的15年教育,市域義務教育基本均衡比全省提前3年、比全國提前5年全面實現,特別是發揮山西大學城和晉中職教港科教資源集聚優勢,與高校共建附中附小,打造全省優質教育城,讓公平教育的陽光普照晉中大地。
保障和改善民生沒有終點。吳俊清代表表示,我們將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緊扣為民造福這一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圍繞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集中精力辦好民生實事,用心用情用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進一步增強公共服務均衡性和可及性,進一步完善多層次可持續的社會保障體系,讓人民幸福生活水平更高、成色更足、內涵更豐富,在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中交好晉中答卷。
三晉人民的出行更加便捷、物流更加通暢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明確提出,增進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質。”黨的二十大代表,中國鐵路太原局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包楚雄表示,將把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到工作實踐中,充分發揮鐵路國民經濟大動脈、重大民生工程和綜合交通運輸體系骨干作用,讓三晉人民分享更多鐵路高質量發展成果。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綜合立體交通網加速成型,綜合交通服務能力大幅提高。截至2021年底,全國鐵路營業里程突破15萬公里,其中高鐵超4萬公里,建成了當今世界先進的現代化鐵路網和發達的高鐵網,復興號動車組實現全國31個省(區、市)全覆蓋,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交通運輸發展道路,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和人民群眾生產生活提供了有力支撐。
包楚雄代表說,如今,縱貫南北、輻射東西的快速客運通道日趨完善,補強了三晉交通基礎設施短板,拉近了沿線城市時空距離,移動支付、在線選座、刷臉進站、互聯網訂餐等新服務、新體驗不斷推出,改變了人們出行觀念和生活方式,“坐著高鐵游山西、看中國”已經成為三晉人民享受美好生活的生動寫照。包楚雄代表介紹,十年間,山西省境內鐵路營業里程從3775公里增加到6252公里,增幅65.6%。其中,高速鐵路營業里程達到1150公里,比2012年增長7.85倍。大西、張大、鄭太等一批高鐵項目先后開通運營,復興號動車開進呂梁山,“太忻號”城際動車開行常態化,全省11個市實現動車全覆蓋,省會城市動客車通達率達到82.4%。
包楚雄代表介紹,目前,山西連通內蒙古的集大原高鐵、融入京津冀和服務雄安新區的雄忻高鐵正在加快建設,太原鐵路樞紐客運西環線全面推進,太原至綏德鐵路等項目已列入國鐵集團和山西省“十四五”建設規劃。
“1、2、3小時高鐵出行圈、1、2、3天鐵路快貨物流圈正在加速成型。”包楚雄代表說,“三晉人民的出行會更加便捷,物流會更加通暢,鐵路高質量發展成果必將為人們帶來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健康山西夯實人民幸福生活基石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進政策。“優先發展”“預防為主”“慢病管理”“基層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黨的二十大代表、山西醫科大學第二醫院護理部副主任張穎惠說,報告用相當大的篇幅對加快推進健康中國戰略進行擘畫,字里行間貫穿著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為加快推進健康山西建設、更好保障人民健康指明了今后工作的著力點和努力方向。
張穎惠說,回望過去十年,我們國家深入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醫療衛生體系,讓人民群眾病有所醫。我省始終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努力提升衛生健康服務供給,全面推動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持續保障人民群眾健康福祉。
張穎惠代表介紹,我省統籌“健康山西”戰略布局,出臺《“健康山西2030”規劃綱要》并啟動實施16個專項行動,加快推動從以治病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為中心轉變。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創造了醫改“山西模式”,被確定為全國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試點省,深化“三醫聯動”改革,全省公立醫院全部取消藥品和醫用耗材加成,實行零差率銷售,破除以藥養醫。全面推進分級診療,推進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發展高水平公立醫院,加強“一軸四中心”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布局,實施“136”興醫工程,公共衛生安全防控水平實現新跨越,中醫藥強省建設邁出新步伐,城鄉居民健康水平持續提高。
張穎惠代表認為,要堅持牢固樹立大衛生、大健康理念,加快推動從以治病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為中心轉變,加速推進健康山西建設。要堅持預防為主,加強重大慢性病健康管理,提高基層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要創新醫防協同、醫防融合機制,關口前移護佑健康。要發展壯大醫療衛生隊伍,把工作重點放在農村和社區,方便群眾就醫。要突出重視心理健康和精神衛生,提升人民群眾健康生活品質。針對老年病管理、康復醫學、安寧療護等群眾需求,加速培養專業人才和護理員隊伍,助力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的發展。要深入開展健康中國行動和愛國衛生運動,倡導文明健康生活方式,讓居家護理、急救復蘇等知識走進社區、走進家庭,進一步提升人民群眾健康素養。要加強重大疫情防控救治體系和應急能力建設,以制定政策、人員培訓、績效考核、日常演練等多層次多維度舉措,支撐防控政策落細落實。(記者高建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