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丨“俺村發新年大禮包嘍!”
“俺村發新年大禮包嘍!”60多歲的邱一洋三步并作兩步,穿過人群走上村民廣場正前方的百姓大舞臺,黝黑的臉龐笑開了花。
1月11日上午9時30分,邱一洋所在的江蘇睢寧縣金城街道邱圩社區,迎來了第一次集體經濟分紅。分紅總額達30萬元,用于購買年貨,發放給所有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全村900多戶村民,每戶10斤豬肉、1箱紅薯粉絲、1箱蓮藕,還有春聯、口罩等物資。
從社區黨總支書記張成輝手中接過大禮包,邱一洋樂呵呵地向人民網算了一筆賬:原先家中兩三畝地,辛苦忙一年,每畝地純收入只有五六百元。5年前,社區集體土地股份專業合作社一成立,他馬上響應號召把地給流轉了出去,隨后和老伴開了個小商店,每年收入能有2萬元。
“90后”村民邱艷虎也在場,他是集體經濟發展的見證者。作為一名返鄉創業大學生,邱艷虎承包了村里200多畝土地,用于藕蝦共養,年收入近30萬元。“我打小在村里長大,說起變化當真是天翻地覆。”邱艷虎說,柏油馬路干干凈凈,農家庭院亮亮堂堂,“住在新型農民居住區,條件可不比城里差。”
由于地勢較低,河湖眾多,邱圩社區一直有種植蓮藕、水稻的傳統。在過去,由于種植規模小、品種差,經濟效益很一般。
近年來,邱圩社區成立了集體土地股份合作社、農業公司和物業公司,盤活資源搞多種經營。社區集體合作社流轉土地2197畝,經營藕蝦、稻蝦共養、特色紅薯等項目,推出了四大系列十個特色產品,全部通過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認證。
線下農超對接,線上平臺銷售。2022年,邱圩社區特色產品年銷售額超過8000萬元。集體經濟收入從2017年的負數增加到了如今100多萬元,集體固定資產也增加到了1000多萬元。
“未來,我們會把更多發展的紅利裝進老百姓的腰包,讓大家伙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在分紅現場,張成輝信心滿滿。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