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地方

長沙:煙稻輪作讓農田全年不“閑” 靈活用工帶來農村新變化

發布時間:2023-03-15 16:41:00來源: 人民網-湖南頻道

  初春時節的湖湘大地,田間地頭處處都是忙碌的身影。清晨,許多農民開著農機早早來到田邊,開始深翻土地、整地起壟、施肥蓋膜,趕著農時完成春耕前的一系列作業。

  跟隨農戶的腳步,穿梭于長沙轄區內的寧鄉、瀏陽農村煙稻輪作區,可以欣喜的發現農村靈活的用工模式、各式新農機的推廣使用、連片分區的土地承包等一系列新舉措,正給農業生產帶來全新的變化。

  倉稟實而民心安,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手中有糧,才能心中不慌。近年來,長沙正是通過“以煙促稻、以煙穩糧”的產業融合思路,采取煙稻輪作的模式,牢牢扎緊了農民的“糧袋子”和“錢袋子”。

  靈活用工解決勞動力不足

  “進入三月田里雜事特別多,一般中午回家吃個飯,就立馬趕過去。”見到伍祥旺時,他剛從田里回來。這位家住瀏陽市永安鎮督正村的85后農人,今年承包了114畝農田進行煙稻輪作,田里的工作量相比往年出現明顯增長。

  100多畝煙稻輪作田的日常打理,加上煙葉采收、烘烤、晚稻栽種都必須在短時間內完成,這給伍祥旺在缺少年輕勞動力的督正村,尋找幫工帶來了不小挑戰;但今年他卻對田間勞作毫不擔心,每天都在向技術員請教新煙葉品種栽種的注意事項。

  困擾已久的難題是如何解決的呢?伍祥旺帶我們走上他家二樓,打開房門里面擺放著三張正在使用的床。他笑著說:“去年我就從周邊的長沙縣提前預訂了3個勞動力,2月中旬他們趕過來住在我家,我包吃住付工錢,讓他們協助我打理農田。”

  今年在督正村共有10個外來勞動力進行務農作業,村里種糧、種煙大戶經過商議,采取全新的共享用工模式,讓請來的勞動力依次完成大家田里的農活,最后按土地面積給勞動力結算工錢。

  “這種共享模式讓外來勞動力天天有活干,從2月到11月算下來,能拿到比以前打散工多一倍的工錢,也破解了往年村里花高價還請不來人的囧境。”伍祥旺看著筆記本上的記錄說,外來的每個勞動力我們雇主都給其購買保險,讓他們干活有保障,也無后顧之憂。

  農忙時用工荒的情況,同樣也出現在寧鄉市大屯營鎮。“我們鎮里共有10200畝煙稻輪作田,種植面積排寧鄉地區第二,近幾年每到煙葉成熟采收、晚稻的種植收割季,各村勞動力都是一個人頂兩個人用。”大屯營鎮副鎮長李玉梅說道。

  既然勞動力短缺,那就“走出去”想辦法。

  大屯營鎮種糧、種煙大戶在當地郁金煙葉專業合作社協調下,跨省前往貴州鄉鎮進行銜接,批量引入當地閑余勞動力,在煙葉成熟采收、晚稻栽種農忙期,采取包車接送的形式異地“采購”用工。

  “合作社對貴州來的勞動人員進行統一管理、分配、結算,他們十分熟悉農活,具備水稻種植、煙葉采摘的經驗,我們直接用工既省心又省力。”該鎮石家灣社區的農民張海軍承包有120畝農田進行煙稻輪作,談起外地勞動力的使用直夸效果好。

  今年大屯營鎮還將與周邊花炮廠展開合作,利用廠里7至8月夏季停產放假期,組織工人前來田里進行勞作,通過共享用工的模式實現勞動力的合理利用,讓工人有事干、收入不“放假”,多種方式來解決農忙時的用工荒。

  智慧農機實現機械化作業

  望著眼前正在二次起壟的連片土地,大屯營鎮石家灣社區的農民魯李盼著下一場大雨,他說:“趁著春季氣溫回暖期,我們正抓緊時間用大型農機進行二次起壟,此時來場春雨把地澆透,能給移栽煙苗提供有利土壤條件,為今年煙葉、水稻豐收開個好局。”

  2019年,魯李在父親的勸說下留在家鄉務農,照顧家中老人小孩的同時,發現比在外打工收入更高。幾年時間下來,田里的各式新型農機他早已能熟練操作,相比于父親傳統種地方式,現在魯李的勞動強度已大幅減輕。

  如今,田里翻耕、碎土、起壟、開溝、覆膜、植保等環節都使用上了專業機械設備。不同于北方幾十米長的大型農機,當地合作社內針對不同地形大小的農業小型機械一應俱全,完全適應湖南農村田地零散、地形崎嶇的地貌特征。

  “家里承包的田進行煙稻輪作過程中,種煙的大部分環節已采用機械,種稻則以全部機械化,種田沒有過去那么累了。”魯李指著一臺農用小型覆膜機表示,這臺機械他一人就能操作,蓋膜效率是以前人工的4倍。

  沒有農業機械化,就沒有農業現代化。隨著大數據、云計算、5G等技術的出現,智能農業裝備搭載先進的智能控制技術,讓農機進入到更加智慧的人機互動。

  走進瀏陽當地的合作社內,擺放有無人機植保、智能拖拉機等智慧農機,設備搭載北斗自動導航駕駛系統,實現一鍵校準、故障自動診斷、曲線行駛等多種作業模式,能有效提高作業效率,降低農民的勞動強度。

  以前,煙葉在采摘后需送入烤房,進行長時間高溫烘烤,而農民就24小時輪流守著烤房維持高溫。“現在一部手機就能在家查看烤房溫度,并隨時對烤房下達加燃料、通風等指令,實現烘烤過程的動態管理。”瀏陽市永安鎮永和村的農民邵曉亮介紹道。

  擁有“創新達人”稱號的邵曉亮是一名農業機械改良能手,由他主導改良的土肥混合裝置實現了一臺機器頂替8個人工的紀錄,邵曉亮本著減工降本增效的目的,在種植煙葉、晚稻過程中,不斷改進使用的農業機械設備,借助智慧實現了小型農機的創新升級。

  當前,在國家政策的指導下,各地在加快新型專用農機的研發,重點發展適應不同地形地貌條件的實用農機,并對土地進行集約化管理,有效改善農機作業環境,解決農機作業“下田難”“作業難”問題,推動形成規模化、標準化、機械化的農業生產。

  邵曉亮對此深有感觸,往年他操作無人機噴撒打藥,風的原因經常會把農藥吹到周邊相鄰田中,給其他作物生產帶來影響,隨著村里分區塊進行連片集中種植煙葉后,他再也不用擔心“誤傷”的情況發生了。

  煙稻輪作助力農民穩增收

  人勤春來早,奮進正當時。沿著新修的瀝青馬路來到寧鄉市大屯營鎮煙葉苗培育大棚內,進入成苗期的煙苗長勢喜人,放眼望去綠油油一大片,工人們正使用剪葉機進行第二次剪葉,并通過噴淋管施肥補水來提高成苗率。

  負責該大棚技術指導的服務站站長郭松介紹:“大屯營鎮共有5個煙苗集中育苗點,能滿足10500畝煙田的用苗需求,因煙苗移栽種植時間早,大棚接下來能立馬進行水稻育秧,平時還能栽種高價值的經濟作物,一棚多用的情況讓使用率得到大幅提升。”

  今年,大屯營鎮煙葉種植面積增長了25%以上,全部采用煙稻輪作的模式,即先種植煙葉,采收完畢后再進行水稻種植,水稻收獲后進行土地休養。

  “兩種作物輪番種植不僅能大幅度降低病蟲害,有效改善土壤生態,實現煙葉與糧食生產質量和效益的提升,有利于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加上煙葉和晚稻都是季節性較強的作物,煙稻輪作在時間和季節上正好無縫銜接,因此深受農民的歡迎。”郭松對記者說道。

  隨著農村產業配套的不斷完善,煙稻輪作經濟效益的提升,農村正吸引一批青壯年返鄉務農。

  90后的新農人周強回到大屯營鎮石家灣社區種田有2年多時間,煙稻輪作面積由最初的42畝增加到64畝,掙到錢的周強笑著說:“去年我種烤煙收入突破10萬元,今年特意增加了種植面積,晚稻也將改種高產、價高的優質稻,收入有望再上一個臺階。”

  如今,煙稻輪作正帶來“多贏”局面,為國家糧食安全和農民增收提供充足保障。

  據了解,瀏陽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引進烤煙種植,經過幾十年的發展,這里建立了一批穩定的“煙—稻”可持續發展基地,在保障糧食安全的同時,鄉村振興也得到穩步推進。

  “發展糧食生產,保障糧食安全是任何時候都不能放松的大事。”瀏陽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說,瀏陽的煙稻輪作模式既提高了農田單位面積種植效益,又穩定提升了糧食產量,促進煙糧協調發展,實現以煙促稻、以煙穩糧、協同發展的產業融合發展。

  在不斷的探索中,煙稻輪作模式在瀏陽、寧鄉等煙草發展適宜區得到大面積推廣,成為解決煙糧爭地矛盾、實現煙葉可持續發展和保證煙糧雙豐收的重要模式。

  “通過煙稻輪作,我們穩住了前期被拋荒的良田。通過穩住良田就穩住了糧田,穩住農民的‘錢袋子’,進而拓寬鎮、鄉、村集體經濟收入渠道。”大屯營鎮副鎮長李玉梅表示,未來鎮里將努力讓農民把“飯碗”端得更穩,讓大家日子越過越紅火。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粉嫩高中生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在线看无码的免费网站| 波多野结衣AV无码| 大蕉久久伊人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无码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中文在线√天堂| 无码的免费不卡毛片视频| 亚洲欧洲无码AV电影在线观看| 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无码| 国产日韩精品中文字无码| 国产aⅴ激情无码久久| 中文字幕乱妇无码AV在线| gogo少妇无码肉肉视频|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久久区| 日本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中文| 精品久久亚洲中文无码| a级毛片无码兔费真人久久| 无码国产精成人午夜视频一区二区 | 中文字幕精品视频| 亚洲伊人成无码综合网| 国产V亚洲V天堂A无码| 亚洲AV无码专区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一级无码中文字幕 |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中文| 超清中文乱码字幕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无码AV| 亚洲成AV人在线播放无码| 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 国产高清中文欧美| 亚洲不卡无码av中文字幕| 亚洲日本欧美日韩中文字幕| 色婷婷久久综合中文久久蜜桃av| 亚洲成?Ⅴ人在线观看无码|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码WEB| 国产在线无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下载|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 亚洲一区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狠狠爱浪潮|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播放中文| 亚洲精品无码MV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