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宣城:一片羽絨的“跨省”之旅
人民網宣城5月24日電(記者 陳浩)新塘,是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的一個街道。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背景下,“新塘”被賦予了新內涵。
小滿前夕,宣城·新塘羽絨產業園內的華英新塘公司一派繁忙。生產線一側,碼放著五顏六色的麻袋。“這里面裝著我們生產的羽絨,不同顏色對應著不同客戶。”企業總經理孫關水說。
老孫一開口,就暴露了他“外地人”的身份。盡管這些年,他待在安徽的時間,遠超老家浙江。
華英新塘公司,起步于杭州蕭山的新塘街道。據孫關水介紹,蕭山被譽為“中國羽絨之都”。前些年,隨著蕭山羽絨產業外遷,企業落子宣城,“結緣宣城,看似偶然,其實是一種必然。”
一方面,外遷前,兩地政府合作,由宣城現代服務業產業園區與蕭山新塘街道共建宣城·新塘羽絨產業園,用于承接后者的羽絨產業轉移。
另一方面,宣城區位優越,到上海港的距離比從蕭山出發“遠不了多少”。對華英新塘這樣有出口需求的企業而言,這一點極具吸引力。“當然,這里的營商環境、政策支持對我們也‘很友好’。”老孫說。
眼下,華英新塘的八成產能都已從“老新塘”遷至“新新塘”。2022年,企業高絨(即含絨量80%以上)產量約1萬噸,市場份額數一數二。
“園區是安徽省首批18個長三角省際產業合作園區之一,規劃總面積3500多畝,一期、二期各占約一半。”據宣城·新塘羽絨產業園負責人介紹,一期入駐企業24戶,二期已有部分企業投產或在建。“2022年,園區總產值33.9億元,納稅7600萬元,出口4025萬美元。”
記者注意到,作為長三角產業合作的載體,園區聚集的不僅僅是羽絨及其制品企業。
園區一隅,方翔跨境電商的直播間內,是同樣的繁忙景象。
“我們主要通過各大電商平臺,開展羽絨及其制品的直播電商和跨境電商業務,去年完成交易額1.5億元。”方翔跨境電商常務副總經理卓山東說:“后續,我們將進一步發揮羽絨產業資源優勢,推進外貿轉型,構建輕紡產品跨境電商生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