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地方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山河披綠 百姓致富

發布時間:2023-11-27 09:55:00來源: 山西日報

  滔滔黃河水,由偏關縣老牛灣入境,至垣曲縣馬蹄窩出境,流經我省4市19縣(市),用約965公里的澎湃,碰撞出屬于山西的精彩火花。

  “治理黃河,重在保護,要在治理。”近年來,我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因地制宜推進沿黃流域生態建設,全力做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大文章。數據顯示:2018年至2022年,沿黃19縣(市)新增水土流失綜合治理面積2300多平方公里,水土保持率由53.8%提高到56%;“十四五”以來,沿黃19縣(市)率先實現基本綠化。

  在“治”上下功夫

  ——多措并舉、協同治理,重點區域治理成效明顯

  金秋十月,碩果飄香。站在永和縣梯田觀景臺上舉目望去,田野里黃綠相間,色彩斑斕。

  永和縣地處黃河中游東岸,境內山巒起伏,梁峁層疊,溝壑縱橫交錯。從2010年起,當地在芝河源頭的高山上開始了“坡改梯田”工程,并探索出了坡耕地改造、壩灘聯治、經濟林栽植、荒山造林、設施改善“五位一體”的綜合治理模式,讓山川煥顏,水土重生。目前,全縣林木覆蓋率達到46.5%;年流失泥沙量比治理前減少48.7%以上,年可減少泥沙流失量88.3萬噸。

  村民們高興地說,水土流失綜合治理,“鎖”住了這里的山和水,生態變好了,致富路寬了!

  作為全國水土流失較為嚴重的省份之一,我省水土流失面積約10.8萬平方公里,占土地總面積的69%。治理中,一方面,我省堅持以小流域為單元,扎實推進國家水土保持重點治理項目的實施,探索適宜山西特色的水土流失治理模式;另一方面,通過坡耕地修建水平梯田,溝道建設淤地壩、治灘整地,荒山荒坡植樹種草等方式,因地制宜綜合治理,合力推進水土保持工作。

  俯瞰石樓縣板橋村,層層梯田錯落有致,風景如畫。

  石樓屬黃土高原丘陵區,溝壑縱橫,地形破碎,境內大小溝道就有5700余條,73%的國土面積水土流失嚴重,67%的土地是25度以上的陡坡地,生態環境十分脆弱。

  治理水土流失,筑起生態屏障。近年來,當地大力實施“坡改梯”綜合整治,推進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有效防治了水土流失,將跑土、跑水、跑肥的“三跑地”打造為保土、保水、保肥的“三保地”,豐潤了山川顏色,改變了群眾生活。目前,全縣治理溝壑100多條,綠化荒山1.1萬畝,新增耕地1.2萬畝。

  以戶承包治理小流域起源于黃河岸邊的河曲縣。

  地處晉西北黃河東岸、晉陜蒙三省交界之處,河曲縣屬典型的黃土丘陵溝壑區,水土流失嚴重。面對實情,河曲人民不等不靠,70多年來堅持不懈搞水土保持生態建設。

  2000年后,堅持山、水、田、林、草、路綜合治理,把坡改梯、造林種草、生態修復和溝道壩系及小型水保工程等建設結合起來,有效改善生產條件和生活環境。目前,全縣共治理坡耕地19.9萬畝,建設淤地壩1426個,水土保持率達65%,森林覆蓋率達24.8%。

  在“綠”上求突破

  ——實施植樹造林、退耕還林等工程,森林覆蓋率不斷提高

  沿著黃河一號旅游公路前往偏關縣乾坤灣,一路上,藍天白云朵朵,梯田層層疊疊,坡上草木莽莽,山下黃河滔滔。

  偏關縣是黃河入晉第一縣,自北向南流經縣境32公里,常年風大沙多,是生態極度脆弱的區域。從上世紀70年代起,偏關人在長城腳下、黃河岸邊、梁峁山巒間接力種樹。幾十年下來,全縣林地面積增加到146萬畝,森林覆蓋率7.8%,綠化率達40%,硬是把窮山惡水變為青山綠水。

  根據規劃,未來幾年,當地將圍繞筑牢黃河流域生態防護屏障,在黃河、長城一號旅游公路沿線建設10萬畝生態綠化帶。同時,依托林業資源優勢,培育12萬畝沙棘、2.5萬畝仁用杏干果經濟林和45萬畝的檸條生物質能源3個農民增收基地。

  從晉北干旱少雨的風沙地帶,到水土流失嚴重的呂梁山區,近年來,我省沿黃市縣堅持實施植樹造林、退耕還林、經濟林提質增效、濕地修復等一批重要生態保護修復工程,讓昔日的荒山荒坡逐漸披上“綠裝”。截至2021年底,流域內森林覆蓋率達到22.16%,較全省平均水平高出1.56個百分點,由生態脆弱區變為重要生態屏障。

  晉陜大峽谷東岸,紅藍黃三色的黃河一號旅游公路宛若一條彩帶,穿越在呂梁山和黃河水間。

  黃河興縣段,油松、黃櫨等色彩繽紛的樹種,與山、水、岸、公路交相輝映,形成集“綠化、美化、彩化、財化、文化”于一體的立體綠化景觀走廊。近年來,當地搶抓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機遇,實施了沿黃公路通道綠化、蔚汾河生態治理等一批標志性項目,繪就高質量發展最美底色。

  沿黃而下,一路美景盡收眼底。

  吉縣因“千里黃河一壺收”的壺口瀑布而聞名于世,因“鮮艷濃紅、香脆甜爽”的優質蘋果而享譽全國。

  近年來,吉縣圍繞“山上治本、身邊增綠、促民增收”主線,依托天然林保護人工造林工程、三北防護林、新一輪退耕還林、黃土高原綜合治理水土流失項目、呂梁山生態脆弱區等重點工程,完成荒山造林9.34萬畝。

  東部油松防護林、南部刺槐防護林、中部水果經濟林、西部干果經濟林……從“光禿禿”到“綠油油”,把黃河沿岸變綠,吉縣人的夢想正一步步實現。截至2022年底,全縣林地面積117.34萬畝,森林覆蓋率43.96%。

  在“富”上做文章

  ——以重點項目、特色產業為抓手,拓寬興農強農之路

  行走黃河岸邊,蘋果、核桃、花椒等一批特色產業已初具規模,釋放出強勁的富農強農帶農效應。

  鄉寧縣位于呂梁山南端,黃河中游。在水土流失綜合治理中,以承包、租賃、股份合作等方式吸引社會力量投入,取得了明顯的生態和經濟效應,既改變了生態面貌,又發展了特色產業。

  馱澗村位于棗嶺鄉河谷地帶,緊鄰黃河,擁有得天獨厚的水資源和自然風光。近年來,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基礎上,積極發展水產養殖和生態旅游業,推動當地經濟轉型升級,拓寬農民增收之路。

  “我們村現在發展越來越好了,在家門口就可打工,一個月能掙3000多元,一年下來接近4萬塊錢,不出門就能賺到錢。”說起村里的變化,54歲的村民馬旺德喜笑顏開。

  生態興則產業興。實踐中,我省把生態綜合治理和鄉村振興結合起來,借助壩灘聯治、坡改梯等重點項目,大力發展林下經濟、生態農業等特色產業,恢復了綠水青山,守住了金山銀山。

  山巒秋色漸濃,田野五谷飄香。走進黃河岸邊的芮城縣風陵渡鎮,隨處可見晾曬的花椒,空氣中彌漫著一股濃郁的香氣。據了解,風陵渡鎮已經成為芮城縣花椒核心產區,種植面積6.7萬畝,占到全縣一半以上。

  在綠中富,在富中綠。依托水土流失治理工程,芮城縣加快建設花椒基地。目前,全縣花椒年產干椒6800多噸,產值約3.74億元,正在成為群眾增收致富的主導產業之一。

  山青了,水綠了,村民們也吃上了“生態飯”。在黃河沿線,農家樂、采摘、文化演繹等業態多點開花,帶動流域內村民吃上了“旅游飯”。

  臨縣磧口鎮是著名的黃河古碼頭。近年來,隨著生態環境的改善、文化保護意識的增強,磧口古鎮迎來新生。據悉,3萬多人的磧口有各類民俗客棧、農家樂40余家,旅游飯店60余家,旅游商品經營戶120余家等,旅游行業從業人員達5000余人。

  夜幕降臨,數束燈光映照著河畔的山莊,攢動的人影和熱烈的掌聲此起彼伏。國慶期間,大型實景劇《如夢磧口》場場爆滿。村民李探恩之前在外打工,2020年《如夢磧口》開演后,他來到劇場做場務工作,每年有近5萬元的收入。(記者趙建軍)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国产成年无码AV片在线韩国| 精品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永久免费AV网站| 色噜噜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人成无码网站|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中文| av无码国产在线看免费网站| 2014AV天堂无码一区| 7777久久亚洲中文字幕|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网站 | 亚洲伊人成无码综合网| 无码内射中文字幕岛国片|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国产| 日本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影音先锋中文无码一区| 无码国产成人午夜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一二三区| 日韩亚洲欧美中文高清在线| 爆操夜夜操天天操中文| 中文字幕无码一区二区免费|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在线无码| 草草久久久无码国产专区| 青青草无码免费一二三区| 亚洲AV无码日韩AV无码导航| 国产丰满乱子伦无码专区| 人妻无码人妻有码中文字幕|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网站直播| 午夜无码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中文在线最新版天堂8|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久久| 久久久中文字幕| 欧美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乱码免费高清| 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中文| 久久无码AV中文出轨人妻| 最好的中文字幕视频2019| 国产精品中文久久久久久久| 中文字幕AV一区中文字幕天堂| 中文字幕无码AV波多野吉衣| 香蕉伊蕉伊中文视频在线| 中文字幕手机在线视频| 中文无码字慕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