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博物館群 引入國際組織機構 南中軸—首都商務新區亮相京港洽談會
人民網北京12月1日電 (記者鮑聰穎)京港洽談會上,豐臺區攜200億合作項目亮相,作為首都面向未來發展的核心載體,南中軸—首都商務新區備受關注。記者從豐臺區獲悉,該區域將逐步釋放超300萬平方米產業空間,布局更多大國重器,建設博物館群、大尺度綠地公園,引入國際組織機構,承載重大國際交往國事活動,展示國家形象和中華文化自信,成為對外交往的新門戶與會客廳。
《南中軸地區規劃(2020年-2035年)》已于2021年正式發布實施,新時代南中軸地區將形成國家文化、國際交往兩大核心功能,國際商務、生活服務、生態游憩三大支撐功能,建設成為“大國首都功能的新興承載區、中華文化自信的重要彰顯區、生態文明城市建設的樣板區、首都南部崛起的核心引領區和和諧宜居城市建設的示范區”。
據了解,北京中軸線作為世界上現存最長、保存最為完整的古代城市軸線之一,距今已有750余年。隨著城市的建設發展,歷史上的中軸線逐漸向北向南延伸拓展,時至今日北京中軸線及其延長線總長度達88.8公里,其中南中軸11.5公里,豐臺段長10公里(占南中軸總長度的87%)。
交通便利 縱跨首都四大環線
南中軸地區從南二環至南五環,縱跨首都南部四大環線,交通條件優越,至天安門直線距離僅4公里,分布有三環路、四環路等快速路,臨近三大高鐵站(北京西站、北京南站、北京豐臺站),三條地鐵線路穿區而過(地鐵10號線、8號線、14號線),45分鐘直達首都國際機場,30分鐘直達大興國際機場,40分鐘直達天津和雄安。規劃中的M20地鐵快線,將實現地區與首都功能核心區、CBD、使館區等重點功能區軌道快速直達。
南中軸地區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不斷完善公共配套服務,推動加快前沿產業聚集。豐臺區政務服務中心座落于南中軸沿線,聚合了47個部門、23 個專業分中心1600余個區級事項,“一門”進駐率達到100%,為企業就近就便提供優質高效政務服務;落地實施“豐九條”“獨角獸八條”等促進高精尖產業發展的優惠政策;豐臺區圖書館大紅門新館建成投用,豐臺區外國語學校實現招生。
首都商務新區 打造高水平首都文化功能承載地
大紅門地區(首都商務新區核心區)作為新時代服務保障首都功能的示范區、帶動城市南部地區發展的引領區、有國際吸引力的首都商務新高地和有世界影響力的文化藝術新中心,將逐步釋放超300萬平米產業空間。地區集中布局中央芭蕾舞團、國家自然博物館等國家級文化設施,打造高水平首都文化功能承載地;培育構建以文化為主導功能,以科技創新、國際商務“雙輪驅動”,以高端商業為配套的“1+2+1”產業生態圈,加快集聚文化創意、商業服務等功能業態。
作為北京南部生態綠肺,南苑森林濕地公園地區將布局五級三類22個公園,規劃建設1.4萬畝藍綠空間,建設南中軸線上的城市生態綠地公園,再現沼澤水淀、天然野趣、鷗鷺翔集的風貌。
南中軸國際文化科技園 打造國際一流新地標
南中軸國際文化科技園毗鄰南三環,位于中軸路和涼水河交匯處,總建筑規模19.5萬平方米,園區一期已于2022年底開園,今年年底將實現整體開園,是南中軸地區城市更新的標桿項目。南中軸國際文化科技園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文化貿易、數字貿易、高端科技服務等細分賽道,吸引前景無憂、中訊四方等140家優質企業落戶,包括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2家、上市公司子公司1家、國高新企業36家,集成電路、數字人等產業的集群發展態勢初步顯現。
下一步,豐臺區將強化使命擔當,緊密圍繞“建設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的目標要求,努力將南中軸建設成為生態軸、文化軸、發展軸。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