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府有個“15分鐘基層醫療服務圈”
老年人免費體檢常態化、優質醫療資源向基層下沉、家庭醫生簽約診療、患者基層就診更便捷……為了更好地破解看病難問題,呼和浩特市新城區不斷優化基層醫療服務流程、豐富服務內容、提升服務品質,全力打造高效便民的“15分鐘基層醫療服務圈”,把醫療服務送到群眾“家門口”。
設在“家門口”的體檢站
“我都沒想到,在家門口就能做這么全的體檢。咱們迎新路街道東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給安排的體檢,實在是太貼心了。”說起自己在家門口做的免費體檢,家住新城區丁香路區域服務中心丁香社區恒大城北區的要秀英贊不絕口。
要秀英告訴記者,她印象中體檢是一件非常麻煩的事,“去醫院檢查也麻煩,還得提前預約,孩子們跟著跑一天,全家累夠嗆。”
“現在我們隨時可以到衛生服務中心來做免費體檢,血壓測量、血常規、B超等基礎項目都有。”要秀英說,“醫生還會詳細地告訴我們化驗單上的數值都是啥意思,告訴我們需要注意點啥,真好。”
新城區迎新路街道東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特設健康小屋,日常開展65歲以上老年居民的免費體檢工作。今年5月份,引進無紙化體檢系統后,大大縮短了居民體檢時間。名醫團隊還會為前來體檢的老年居民進行化驗單解讀,專業指導居民健康生活。
事實上,不僅是迎新路街道東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在新城區的其他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也將老年人免費體檢納入常態化工作內容,并獲得了轄區居民的一致好評。
“我們為轄區65歲以上老年居民免費進行基礎體檢,并根據轄區老年居民較多的特點,定期組織醫護人員進社區進行體檢工作,檢查結果及時反饋給居民,再依據老人的身體狀況,進行科學用藥、生活飲食及護理指導。”新城區衛生健康委員會主任胡燕介紹,“這也是我們不斷優化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打造‘15分鐘醫療服務圈’的重要舉措之一。”
智慧醫養和家醫團隊“雙輪驅動”
“小孫,你看看我最近的血壓數據,還可以吧?”新城區如意小區的居民梁阿姨給她的家庭醫生孫雪撥通了電話。
梁阿姨今年67歲,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壓,是迎新路街道東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家庭醫生重點簽約對象。自今年簽約后,家庭醫生每個月都會上門為她量血壓測血糖,讓她放心很多。這段時間,梁阿姨對家庭醫生這項服務更滿意了。
“以前是要約家庭醫生上門,現在更方便了,有‘智能醫生’全天守在我家里,我的身體有啥不舒服家庭醫生立刻就知道了。”梁阿姨高興地操作著街道衛生服務中心為轄區重點人群發放的移動智能醫療檢測設備。
新城區整合公共衛生信息系統,開展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搭建起智慧醫養指揮調度中心平臺,通過“互聯網+醫養”,鏈接線上咨詢、門診就診、入戶隨訪、移動支付、移動藥房等服務功能,使老年人足不出戶即可享受到便捷的醫養服務。
截至目前,該區醫院和轄區內6個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2個鄉鎮衛生院安裝了醫療機構管理系統,并且接入了呼和浩特市全民健康信息平臺中,擴大了醫療信息化服務應用范圍。
胡燕告訴記者,新城區組建了175支家庭醫生團隊,并協調各三級醫院下派115名醫師專家,加入基層家醫團隊。每支團隊包含全科醫生、護理人員、醫療專家等。家庭醫生團隊下沉融入各社區網格,打造“15分鐘醫療服務圈”,為群眾提供一體化、連續性健康服務。
流感疫苗移動“大篷車”開到群眾家門口
“在家門口就能接種流感疫苗,方便。”完成流感疫苗接種后,新城區東街街道老缸房社區居民齊文娟走下移動接種車,連連點贊衛生服務中心的貼心服務。
冬季是流感等呼吸道疾病高發季節,老年人免疫力相對較低且多伴有基礎疾病,感染流感后往往癥狀較重,部分患者會導致基礎疾病加重,是流感的高危人群。新城區衛生健康委員會在老年人較為集中的黨委社區、老缸房社區等開展疫苗接種進社區活動,將疫苗接種服務送到群眾“家門口”。
12月6日,在接種現場記者看到,新城區東街西街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工作人員一邊引導居民按步驟進行接種,一邊隨時為居民答疑。前來接種疫苗的居民在工作人員的引導下有序地進行信息登記、疫苗接種、留觀等,疫苗接種現場秩序井然。
醫護人員一邊開展接種服務,一邊對接種人員進行健康宣教,一上午共接種流感疫苗近百劑次。
76歲的王玉環老人家住黨委社區,老人平常出門不便,得知社區今天上門接種疫苗,便申請了上門接種服務。“黨的政策好,時刻關懷著我們老年人的身體健康。”王玉環由衷地說。
東街西街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梁濤告訴記者:“對于一些行動不便的居民,如果有疫苗接種的需要,我們也會安排醫護人員上門進行疫苗接種服務,打通為民服務‘最后一米’。”(記者 鄭學良 通訊員 梁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