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設清廉山西——清廉山西建設巡禮】對違法者“利劍高懸” 對守法者“無事不擾”
近年來,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科學指引下,山西省生態環境執法系統以廉政教育為抓手,全面推進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改革,推動生態環境執法工作融入主戰場,積極創新執法機制,優化執法方式,提升執法效能,以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賦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行使好生態環境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
行使好生態環境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有助于提高生態環境部門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提升執法的公正性和精準性。
2020年7月,省生態環境廳印發了《山西省生態環境系統行政處罰自由裁量基準(試行)》,進一步提高我省生態環境部門的法治意識和規范意識,提高依法行政效能,有效防范執法風險,規范全省生態環境系統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該基準試行以來,因其條目清晰、簡便易用、可操作性強等優點,對規范約束生態環境行政處罰權發揮了重要作用。
隨著近年來,國家和我省多部法律、法規、規章制(修)訂的實施,對行政處罰的一般規定、部分違法行為的處罰幅度等作出調整。省生態環境廳生態環境執法局局長司新武介紹,為適應法治環境的不斷變化,更好地量刑執法,省生態環境廳于2022年11月印發了《生態環境行政處罰自由裁量基準》,進一步規范生態環境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的行使。新基準體現了裁量結果科學合理的原則,確保裁量結果科學、合理、準確;體現了法條競合從嚴處理的原則,落實對違法排污行為從嚴處理的立法宗旨;體現了寬嚴相濟主動服務的原則,執法過程中,主動宣講政策,服務市場主體,多措并舉優化營商環境。
在“柔性”服務上做文章
2023年3月3日,根據臨汾市、運城市生態環境交叉執法檢查轉辦問題整改查處情況反饋,某健康防護科技有限公司在二車間浸漬工序生產線光氧催化設施凈化中,一臺專用高壓電源電線未連接,另一臺正常運行,導致污染防治設施運行不正常。臨汾市生態環境局襄汾分局執法人員進行現場調查時發現,該公司上述行為違反了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法的相關規定,之后經研究,涉案公司違法行為屬初次違法,危害后果輕微,要求企業在5個工作日內按要求完成整改,符合上述首違不罰事項規定,決定對該公司行為不予行政處罰。
司新武介紹,在具體行政執法過程中,執法人員在堅持依法行政、嚴格執法的同時,將處罰與教育相結合,對初次違法者實行柔性執法,有利于減少執法爭議。在一定的條件下“首違不罰”,很大程度上能夠降低違法者的抵觸心理,發揮教育引導作用。處罰只是手段,糾正才是目的。在上述案件中,臨汾市生態環境局襄汾分局執法人員實地調查取證,理論聯系實際,幫助其糾正錯誤,不僅對違法主體起到教育警示作用,還體現出環境執法的溫度,也是優化營商環境的生動案例。
為進一步推行包容審慎監管執法,深化“放管服效”改革,我省生態環境執法部門在“柔性”服務上做文章,制定了《生態環境輕微違法行為不予處罰事項清單(2022年版)》(以下簡稱《清單》),給予企業適度的容錯糾錯空間。
司新武說,《清單》體現了免罰不免責的原則。“不罰清單”不是“免責清單”,不改變違法行為的違法性質和當事人承擔的相應責任,生態環境部門在依法作出不予處罰決定的同時,應對環境違法當事人批評教育,及時糾正違法行為;體現了包容審慎的原則,執法過程中,符合《清單》適用條件的,要依法作出不予處罰決定,保障當事人合法權益;體現了示范指導的原則,《清單》細化了輕微環境違法行為減免處罰的情形和程序,規定的25個事項具有示范性、指導性,各設區市生態環境局可結合實際,制定本行政區生態環境不予處罰事項清單。
借助科技手段執法更加科學精準
1月8日,記者在汾陽市智慧環保數字中心的生態環境監控平臺看到,大屏幕上一家企業的站房、進出料口等重要生產節點一一呈現,進行著實時監控。
呂梁市生態環境局汾陽分局局長劉國橋介紹:“我們在重點企業的廠區內架設了一座標準站,能夠在做好企業在線監控指標不超標的情況下,對它的無組織排放等進行監管,能夠第一時間根據指標的變化進行尋跡,發現問題所在。”
“通過這套系統,讓企業的環保活動和我們的執法行為,都在‘陽光’之下進行。”劉國橋進一步介紹,首先,無接觸執法減少了執法人員對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的干擾,同時,又對企業生產情況進行了實時的掌控;其次,對執法人員也是一項約束,有助于執法人員在執法過程當中做好相應規范的標準動作,提升執法的公信力。
如此,我省生態鐵軍一方面不斷強化環境監管執法力度,對違法者“利劍高懸”;另一方面,采取科學技術手段,對守法者“無事不擾”,進一步規范并健全非現場執法方式。對重點排污單位,通過污染源自動監控,利用無人機與走航車等手段開展非現場檢查和巡查;對其他企業,通過各類生態環境管理數據、自行監測數據或利用能源管理部門數據等開展非現場監管,及時進行預警提醒,精準發現違法行為。2023年出動走航車855臺次、無人機984架次,檢查企業3107家次,發現環境問題1530個,其中立行立改1452個、立案處罰78件,罰款1265萬元。
生態環境執法是踐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并最終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有力武器,我省生態環境執法部門將繼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努力探索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的實踐路徑,繼續創新執法思路,為美麗山西建設貢獻力量。(記者程國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